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 產業“四地”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五大產業勾勒來玉幸福圖景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欒雨嘉
發布時間:2024-07-03 07:58:1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25日,走進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尖扎灘鄉來玉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環顧四周,兩旁綠松挺直,野花隨風搖曳,修建完畢且漂亮大氣的黃河民宿正在營業。進入村子的搬遷區,一排排花園式房屋用圍欄分成別致的家庭院落,顯得緊湊又溫馨,干凈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門前。

  “噠噠噠……”跟隨來玉村第一書記青措,我們來到村里的達格瑪寶服裝廠,幾名婦女正忙著挑選布料、量好尺寸、制作校服……

  “最近校服生產情況咋樣,能按時交付嗎?”青措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最近工廠的生產運營情況。

  “青措書記,您放心,目前已完成一千四百多套。現在大家每天都加班加點生產,保證這批校服按時交貨。”村民多杰措臉上充滿著自信。

  青措滿意地點點頭:“家門口開起了服裝廠,我們村的大多數婦女來到這里工作。既掌握了技能,又能顧家,一舉兩得,你瞧,大家的精氣神多足啊!”

  青措告訴記者,很多婦女剛來這工作時,甚至連縫紉機都沒見過。青措到江蘇南京,青海海東、海北等地邀請老師為婦女們培訓縫紉技術。大家踏實肯干,很快便學會了服裝制作。

  “就拿多杰措來說,來這之前從沒做過衣服。慢慢地,能做一些簡單的圍裙、袖套、馬甲。現在,能夠承擔衣服口袋的制作。要知道,衣服口袋做工是最復雜的,特別考驗人的細致與耐心。”現在,多杰措越干越熟練,從剛開始一天只能縫制20個到如今二百多個,她的速度不僅跟上了,做工的質量也越來越好,這份工作讓多杰措每個月在家門口創收3000元。

  在青措看來,村民們正是因為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搬離了大山,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他們的生活才越來越有獲得感、滿足感。

  “來玉”在藏語里的意思是“大山的背后”。曾經的來玉村地處淺腦山區,是一個農牧結合的村落。來玉村山高路遠,基礎條件薄弱,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這“四難”成為困擾當地群眾的突出問題。

  想起在山上居住的時光,青措有一肚子辛酸:“以前沒有交通工具,村民蓋房子的水泥、磚瓦都要靠毛驢馱上去。在來玉,流傳著一句俗話,‘水是借的、奶是給的’,意味著水比牛奶貴,村民們用水需要到大山深溝里用毛驢馱水,來回一趟就要兩小時。來玉村離尖扎灘鄉40公里,離尖扎縣要60公里,加之路不好,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更別提群眾就醫和孩子上學了。”

  昨日的來玉村一去不復返。2018年,尖扎縣委、縣政府按照“山上問題,山下解決”思路,在來玉村實施脫貧攻堅易地搬遷措施,整村搬遷99戶380人,先后投入資金2547萬元在新村址新建安置住房,配套飲水、供電、硬化道路等,修建村級綜合辦公服務中心。新建的廣場、公園、觀景長廊、籃球場、兒童游樂園滿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綜合辦服務中心內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搬遷后的來玉村距縣城6公里,靠著依山傍水的優勢,打造起“黃河民宿第一村”,形成“多業共生、多輪驅動”五大特色產業,即旅游業、光伏產業、民宿產業、采摘業、服裝加工廠。來玉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好路子,村民就地實現就業增收致富的目標,生產生活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黃河邊的小村落真是名不虛傳,民宿小院融合了江南風情和藏式風格,真的很特別!”來自浙江的游客袁薇雯不時拿手機定格美好時刻。徜徉在黃河之畔的民宿長廊,青山綠水的黃河美景映入眼簾,耳邊緩緩的風夾帶著鳥鳴,此番景象,好不愜意。

  “第一次來尖扎,大家走到黃河邊,看到這番景象,都忍不住感嘆‘黃河水怎么這么清澈?這景色太美了!’在一聲聲的贊美和感嘆中,我們就決定了要在來玉村發展民宿旅游產業。”黃河民宿第一村總經理蔣琴玲笑意盈盈地說。

  有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政府的積極引導,2021年,來玉村民宿旅游項目動工建設,2022年夏天正式開業。

  “我們有5棟小別院,都要提前一個星期預約,最有特色的三進院,要提前20天預約。”蔣琴玲說,隨著暑期旅游黃金季的到來,民宿迎來入住小高峰,預定的不僅有省內周邊市縣的游客,還有浙江、江蘇、北京等地游客。

  黃河民宿第一村的打造也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問題。為幫助當地群眾就業,公司出資50萬元,援助來玉村10戶村民打造藏式農家院,旺季到來時,吸納周邊村勞動力30人至40人,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為群眾提供廚師、服務員、導游等就業崗位。

  行走在來玉村整齊的村舍巷道,可以看到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安裝了7.8千瓦光伏設備,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光伏電板可以為村民每戶每年帶來四千多元的收益,讓村民多了一份“陽光收入”。此外,黃河沿岸的9.2公頃土地種滿棗子、杏子、桃子、李子等十多種果樹,成片的經濟林成為來玉村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來玉,多重產業并駕齊驅,同向發力,鄉村振興的美景在黃河邊鋪展開來。

推薦閱讀
陳剛: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學筆會盛大啟幕
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賽事總冠名簽約儀式舉行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生物園區特色產品大集啟幕
青海大通:一盞“暖心燈”照亮群眾回家路
24H熱點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以“質”煥“新” 產業“四...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追“風”逐“日”蓄綠能
【新春走基層】青海:2024年助推“四地”建設消費...
【迎接全省兩會】產業“四地”建設書寫“綠色答卷”
青海:高原大地奏出產業“四地”協作曲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聚力打造產業“四地” 轉...
2024年助推“四地”建設消費幫扶活動暨新春年貨節啟動
【新春走基層】青海:2024年助推“四地”建設消費...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青海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產...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綠色算力賦能產業“四地”建設
熱點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社區“石榴籽” 同心話幸福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黨建引領張力足 生態養雞助振興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讓雪域高原的孩子逐夢翱翔——高質量發展區域調研行·果洛篇(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身邊的感動】用愛書寫親情故事——記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史海菊
【身邊的感動】用愛...
【祖國好 家鄉美】優質教育“聯”到家門口
【祖國好 家鄉美】優...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賽】青超聯賽六輪積分榜出爐 玉樹牦牛隊繼續領跑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2024年“村BA”球王爭霸賽青海賽區開賽
2024年“村BA”球王...
父親和兒子同時參加高考 兒子取得625分的好成績,父親要去大學圓夢
父親和兒子同時參加...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五大產業勾勒來玉幸福圖景

青海日報
2024-07-03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五大產業勾勒來玉幸福圖景

青海日報
2024-07-03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五大產業勾勒來玉幸福圖景

  • 2024-07-03 07:58:1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25日,走進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尖扎灘鄉來玉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環顧四周,兩旁綠松挺直,野花隨風搖曳,修建完畢且漂亮大氣的黃河民宿正在營業。進入村子的搬遷區,一排排花園式房屋用圍欄分成別致的家庭院落,顯得緊湊又溫馨,干凈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門前。

  “噠噠噠……”跟隨來玉村第一書記青措,我們來到村里的達格瑪寶服裝廠,幾名婦女正忙著挑選布料、量好尺寸、制作校服……

  “最近校服生產情況咋樣,能按時交付嗎?”青措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最近工廠的生產運營情況。

  “青措書記,您放心,目前已完成一千四百多套。現在大家每天都加班加點生產,保證這批校服按時交貨。”村民多杰措臉上充滿著自信。

  青措滿意地點點頭:“家門口開起了服裝廠,我們村的大多數婦女來到這里工作。既掌握了技能,又能顧家,一舉兩得,你瞧,大家的精氣神多足啊!”

  青措告訴記者,很多婦女剛來這工作時,甚至連縫紉機都沒見過。青措到江蘇南京,青海海東、海北等地邀請老師為婦女們培訓縫紉技術。大家踏實肯干,很快便學會了服裝制作。

  “就拿多杰措來說,來這之前從沒做過衣服。慢慢地,能做一些簡單的圍裙、袖套、馬甲。現在,能夠承擔衣服口袋的制作。要知道,衣服口袋做工是最復雜的,特別考驗人的細致與耐心。”現在,多杰措越干越熟練,從剛開始一天只能縫制20個到如今二百多個,她的速度不僅跟上了,做工的質量也越來越好,這份工作讓多杰措每個月在家門口創收3000元。

  在青措看來,村民們正是因為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搬離了大山,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他們的生活才越來越有獲得感、滿足感。

  “來玉”在藏語里的意思是“大山的背后”。曾經的來玉村地處淺腦山區,是一個農牧結合的村落。來玉村山高路遠,基礎條件薄弱,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這“四難”成為困擾當地群眾的突出問題。

  想起在山上居住的時光,青措有一肚子辛酸:“以前沒有交通工具,村民蓋房子的水泥、磚瓦都要靠毛驢馱上去。在來玉,流傳著一句俗話,‘水是借的、奶是給的’,意味著水比牛奶貴,村民們用水需要到大山深溝里用毛驢馱水,來回一趟就要兩小時。來玉村離尖扎灘鄉40公里,離尖扎縣要60公里,加之路不好,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更別提群眾就醫和孩子上學了。”

  昨日的來玉村一去不復返。2018年,尖扎縣委、縣政府按照“山上問題,山下解決”思路,在來玉村實施脫貧攻堅易地搬遷措施,整村搬遷99戶380人,先后投入資金2547萬元在新村址新建安置住房,配套飲水、供電、硬化道路等,修建村級綜合辦公服務中心。新建的廣場、公園、觀景長廊、籃球場、兒童游樂園滿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綜合辦服務中心內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搬遷后的來玉村距縣城6公里,靠著依山傍水的優勢,打造起“黃河民宿第一村”,形成“多業共生、多輪驅動”五大特色產業,即旅游業、光伏產業、民宿產業、采摘業、服裝加工廠。來玉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好路子,村民就地實現就業增收致富的目標,生產生活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黃河邊的小村落真是名不虛傳,民宿小院融合了江南風情和藏式風格,真的很特別!”來自浙江的游客袁薇雯不時拿手機定格美好時刻。徜徉在黃河之畔的民宿長廊,青山綠水的黃河美景映入眼簾,耳邊緩緩的風夾帶著鳥鳴,此番景象,好不愜意。

  “第一次來尖扎,大家走到黃河邊,看到這番景象,都忍不住感嘆‘黃河水怎么這么清澈?這景色太美了!’在一聲聲的贊美和感嘆中,我們就決定了要在來玉村發展民宿旅游產業。”黃河民宿第一村總經理蔣琴玲笑意盈盈地說。

  有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政府的積極引導,2021年,來玉村民宿旅游項目動工建設,2022年夏天正式開業。

  “我們有5棟小別院,都要提前一個星期預約,最有特色的三進院,要提前20天預約。”蔣琴玲說,隨著暑期旅游黃金季的到來,民宿迎來入住小高峰,預定的不僅有省內周邊市縣的游客,還有浙江、江蘇、北京等地游客。

  黃河民宿第一村的打造也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問題。為幫助當地群眾就業,公司出資50萬元,援助來玉村10戶村民打造藏式農家院,旺季到來時,吸納周邊村勞動力30人至40人,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為群眾提供廚師、服務員、導游等就業崗位。

  行走在來玉村整齊的村舍巷道,可以看到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安裝了7.8千瓦光伏設備,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光伏電板可以為村民每戶每年帶來四千多元的收益,讓村民多了一份“陽光收入”。此外,黃河沿岸的9.2公頃土地種滿棗子、杏子、桃子、李子等十多種果樹,成片的經濟林成為來玉村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來玉,多重產業并駕齊驅,同向發力,鄉村振興的美景在黃河邊鋪展開來。

作者 欒雨嘉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www中文|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