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
留駐“千年古驛” 感受“今朝平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牛玉嬌
發布時間:2024-02-29 09:05:21
編輯:黨成恩
游客與平安鴿互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如果說青海有哪個景區不分季節、不分時段,總是有熱鬧的人潮,那一定是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

  2月26日,記者來到海東市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景區正門“平安鐘”廣場上人來人往,除了廣場兩邊顯眼的九口大鐘,廣場中央造型獨特的遙控車是孩子們的最愛。伴隨著歡笑聲,糖葫蘆、新鮮草莓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穿過廣場,一座年代久遠的河湟戲樓映入眼簾,看到戲樓,很多人的記憶會被即刻拉回小時候逛“九月九廟會”的場景,還有那些記憶中難以忘懷的小吃,全部藏在景區的各個街區。

  “美食街、民國街、文創街,幾條街區藏有13個老作坊、300多種小吃。”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副總經理唐旭天告訴記者,無論什么時節,游客都可以沉浸式體驗“逛吃”,來一份釀皮、糖餅、洋芋餅,賞一曲秦腔、皮影戲,喝一碗八寶茶、青海熬茶,一個愜意的午后很快就過去了……

  唐旭天說:“可是,如果只逛吃,游客就無法真正體驗到河湟民俗文化,這是景區的核心內容。”

  古有唐蕃道,今有平安驛。平安,古時是唐蕃古道和“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如今是國內外游客進入青海旅游的必經之地。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由于資金和發展策略的制約,平安的旅游開發僅僅停留在分散的生態園、農家樂等小型旅游項目,旅游市場目標也大多以西寧周邊游為主,平安“古驛站”歷史底蘊未能挖掘、優勢未能顯現。

  2017年,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項目開工建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為景區的重要指引,通過挖掘悠久的河湟文化、驛站文化、祈福文化,這個具有傳統文化風貌和地域特色屬性的人文景區,一經亮相,即成“網紅”。

  唐旭天說,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是濃縮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館”,如果不留心,很多游客會被街區里的美食“誘惑”,而忽略藏在這里的“文化”。

  走在舊青磚鋪就的街區里,時而會有漢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不同民族的傳統院落,傳統建筑加上特色美食,深度還原了游客記憶中的“河湟”。

  走進回族文化館,院中擺放的奇石、花草展現了回族群眾日新月異的精神面貌,撒拉族民居是讓人驚嘆的雕梁畫棟和精湛的河湟木雕,土族民居的莊廓院呈現著尊卑有序的空間布局,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內,耕地的犁、鏵,裝面的斗、升,滿載著河湟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來到祈福區,滿墻的紅飄帶和祈福牌不禁讓人震撼,祈福許愿、披紅掛彩是青海人由來已久的習俗,景區祈福區濃厚的氛圍吸引不少游客許下新年愿望。

  唐旭天說:“景區通過挖掘悠久的河湟文化、驛站文化、祈福文化,喚醒游客的鄉愁,以及通過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讓游客深度體驗河湟民俗。”

  每年臘八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景區都會集中呈現傳統文化活動,讓文化與旅游交融交織。

游客駐足祈福區。牛玉嬌 攝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15.74萬人次讓海東市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滿是人間煙火氣,白天看一場河湟地區的傳統社火,與身著漢服游街的小姐姐合影留念,晚上看美輪美奐的打鐵花表演,還可以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來一次難忘的篝火晚會。

  平安驛景區將這些河湟人民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情感藏在細節處,關心文化帶給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催化了景區發展與游客需求共存共生。

  近幾年,平安驛景區通過增加民宿、露營基地、藏式酒店、兒童科普園,設立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使得景區承載力更大,包容性更強,“老傳統”新玩法,不論一年四季或是夜晚白晝,“全時旅游”趨勢顯現。

  平安區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蘇倩男說:“平安驛的出現和發展,讓‘平安’二字值千金。”

  2022年,平安區成為青海首個擁有區域公共品牌的區縣,品牌形象不斷優化升級,平安驛景區“平平”“安安”吉祥物和文創產品隨處可見,“仿千年古驛,享歲歲平安”的宣傳主題語更是融合了平安的驛站文化和祈福文化。

  如今,“平安”不僅是一個城區的名字,更成為平安區的一張亮麗名片、文旅融合發展的航標。

  醇厚的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在這里交織,千年古驛的繁華再現其中。落腳休憩、品特色美食、賞民俗風情、祈福家國平安,平安驛給了游客無數個“駐留”的理由。

推薦閱讀
全省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大會召開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學習會
青海省實際利用外資提前實現首季“開門紅”
青海省婦聯十三屆七次執委會召開
青海省2024年“春風行動”省級專場招聘活動公告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青海甘德: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崗龍做法”
西寧市醫保有這些惠民好消息
24H熱點
點對點噓寒問暖 心貼心幸福升級——記2022年度全國...
“搶勢”開局,青海做強工業主引擎
用生命唱響三江源頭最美的歌——記2023年“青海好...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青海油田:增產增效開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青海西寧:“每月一題”破...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在希望的田野上躬耕振興...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番“嘮家常”,宣講更...
青海體育題材人文紀錄片《一腳三千里》全省展播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頂級種用藏羊在青海誕生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祁連草原新牧歌
熱點圖片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號文件送春風 惠民宣講進萬家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溫暖心窩的養老服務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留駐“千年古驛” 感受“今朝平安”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節前節后不停歇 碳纖維生產運轉忙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祁連草原新牧歌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頂級種用藏羊在青海誕生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
青海體育題材人文紀錄片《一腳三千里》全省展播
青海體育題材人文紀...
【黨旗領航】堅持以創新強引領 彰顯政治機關本色——青海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建工作掃描
【黨旗領航】堅持以...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
留駐“千年古驛” 感受“今朝平安”

青海日報
2024-02-29 09: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
留駐“千年古驛” 感受“今朝平安”

青海日報
2024-02-29 09: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
留駐“千年古驛” 感受“今朝平安”

  • 2024-02-29 09:05:21
  • 來源:青海日報
游客與平安鴿互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如果說青海有哪個景區不分季節、不分時段,總是有熱鬧的人潮,那一定是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

  2月26日,記者來到海東市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景區正門“平安鐘”廣場上人來人往,除了廣場兩邊顯眼的九口大鐘,廣場中央造型獨特的遙控車是孩子們的最愛。伴隨著歡笑聲,糖葫蘆、新鮮草莓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穿過廣場,一座年代久遠的河湟戲樓映入眼簾,看到戲樓,很多人的記憶會被即刻拉回小時候逛“九月九廟會”的場景,還有那些記憶中難以忘懷的小吃,全部藏在景區的各個街區。

  “美食街、民國街、文創街,幾條街區藏有13個老作坊、300多種小吃。”

  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副總經理唐旭天告訴記者,無論什么時節,游客都可以沉浸式體驗“逛吃”,來一份釀皮、糖餅、洋芋餅,賞一曲秦腔、皮影戲,喝一碗八寶茶、青海熬茶,一個愜意的午后很快就過去了……

  唐旭天說:“可是,如果只逛吃,游客就無法真正體驗到河湟民俗文化,這是景區的核心內容。”

  古有唐蕃道,今有平安驛。平安,古時是唐蕃古道和“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如今是國內外游客進入青海旅游的必經之地。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由于資金和發展策略的制約,平安的旅游開發僅僅停留在分散的生態園、農家樂等小型旅游項目,旅游市場目標也大多以西寧周邊游為主,平安“古驛站”歷史底蘊未能挖掘、優勢未能顯現。

  2017年,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項目開工建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為景區的重要指引,通過挖掘悠久的河湟文化、驛站文化、祈福文化,這個具有傳統文化風貌和地域特色屬性的人文景區,一經亮相,即成“網紅”。

  唐旭天說,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是濃縮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館”,如果不留心,很多游客會被街區里的美食“誘惑”,而忽略藏在這里的“文化”。

  走在舊青磚鋪就的街區里,時而會有漢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不同民族的傳統院落,傳統建筑加上特色美食,深度還原了游客記憶中的“河湟”。

  走進回族文化館,院中擺放的奇石、花草展現了回族群眾日新月異的精神面貌,撒拉族民居是讓人驚嘆的雕梁畫棟和精湛的河湟木雕,土族民居的莊廓院呈現著尊卑有序的空間布局,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內,耕地的犁、鏵,裝面的斗、升,滿載著河湟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來到祈福區,滿墻的紅飄帶和祈福牌不禁讓人震撼,祈福許愿、披紅掛彩是青海人由來已久的習俗,景區祈福區濃厚的氛圍吸引不少游客許下新年愿望。

  唐旭天說:“景區通過挖掘悠久的河湟文化、驛站文化、祈福文化,喚醒游客的鄉愁,以及通過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讓游客深度體驗河湟民俗。”

  每年臘八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景區都會集中呈現傳統文化活動,讓文化與旅游交融交織。

游客駐足祈福區。牛玉嬌 攝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15.74萬人次讓海東市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景區滿是人間煙火氣,白天看一場河湟地區的傳統社火,與身著漢服游街的小姐姐合影留念,晚上看美輪美奐的打鐵花表演,還可以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來一次難忘的篝火晚會。

  平安驛景區將這些河湟人民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情感藏在細節處,關心文化帶給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催化了景區發展與游客需求共存共生。

  近幾年,平安驛景區通過增加民宿、露營基地、藏式酒店、兒童科普園,設立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使得景區承載力更大,包容性更強,“老傳統”新玩法,不論一年四季或是夜晚白晝,“全時旅游”趨勢顯現。

  平安區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蘇倩男說:“平安驛的出現和發展,讓‘平安’二字值千金。”

  2022年,平安區成為青海首個擁有區域公共品牌的區縣,品牌形象不斷優化升級,平安驛景區“平平”“安安”吉祥物和文創產品隨處可見,“仿千年古驛,享歲歲平安”的宣傳主題語更是融合了平安的驛站文化和祈福文化。

  如今,“平安”不僅是一個城區的名字,更成為平安區的一張亮麗名片、文旅融合發展的航標。

  醇厚的人文資源和歷史文化在這里交織,千年古驛的繁華再現其中。落腳休憩、品特色美食、賞民俗風情、祈福家國平安,平安驛給了游客無數個“駐留”的理由。

作者 牛玉嬌
編輯:黨成恩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