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大力開展校園體育賽事、科學精準提升學生體質……今年以來,國家和相關部門出臺了多個文件,明確要求保障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如何上好“體育課”,讓青少年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引發市民的廣泛關注。連日來,記者走進西寧市多所中小學校看到,操場上,學生們盡情奔跑、揮灑汗水。矯健的身姿、燦爛的笑容,讓校園內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每天一節體育課”內容豐富,學生期待
周四下午,在文逸小學的操場上,多個班級正在上體育課,在老師的指導下,上足球課、排球課、田徑課的學生正在分組練習,盡情享受運動時間。“我們學校打破了以往的體育課限制,低年級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計體育課程內容,高年級采用了‘選項走班’的形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學習。”文逸小學體育教師張雪玲介紹說,“我們打造了‘6+2+N’體育特色品牌理念,將籃球、足球、排球、游泳、腰鼓、跳繩六種體育鍛煉作為學生必修的6項技能,并將攀巖、射箭、高爾夫球等項目作為選修技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我非常喜歡排球課,我學排球有一年了,每天和我的小伙伴們練習,我特別快樂!”四年級的李宸正在和同學練習排球墊球技巧,對她而言每天在體育課上練習體育項目,和同學一起學習進步,就是每天的快樂來源。
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文逸小學的學生迎來了“逸動時間”。隨著動感的音樂響起,各年級學生紛紛趕到指定地點,揮動手中的跳繩,腳尖在地面上輕盈地點跳,繩子在空中發出有節奏的呼呼聲。“我們學校實施每日一節體育課,并通過體育大課間、‘逸動體育’等多種活動方式,確保學生在校綜合運動時間達到2小時。”張雪玲說,“多樣的體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愛上了體育運動。”
活力滿格,體育活動助力學生成長
“加油啊!防住他!”“快!射門啊!”前不久,在北大街小學的操場上,一年一度的“校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正式拉開帷幕。操場兩旁的啦啦隊早已就位,對戰的小球員們用他們的熱情與汗水,為校園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我們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校園體育活動,按不同項目不同主題設計比賽,吸引全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現在我們舉辦的校園足球聯賽和跳繩段位賽讓校園內有了很好的體育氛圍,很大程度調動了孩子們愛體育、學體育的積極性。”北大街小學體育組教師唐定青說道。
南大街小學大課間“抖空竹”在校園內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掀起了一股傳統運動熱潮。大課間時段操場上的同學們排列整齊,通過“過橋”“對拋”“串繞”“盤絲”等動作,讓空竹旋轉騰躍,發出清脆的嗡鳴聲。“學校將空竹運動與體能訓練結合,通過分年級教學、趣味游戲化練習和創意動作創編,讓學生在手眼協調、肢體配合中增強體質,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南大街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體育課讓學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腳下有力
西寧市育才學校大課間“玩”出了新花樣。歡快的下課鈴響起,同學們腰間別著跳繩,拿著足球,飛快趕到操場,整齊列隊。伴隨著動感的音樂,同學們與足球共舞,踩球、撥球,動感十足、整齊劃一的表演,洋溢著陽光的氣息、飛揚著動人的神采。“我們學校是青海省足球特色校,為把足球普及到每一個孩子身邊,我們編創了足球操,培養學生的球性、球感。”育才學校體育組負責人介紹說,“除了大課間活動,我們還根據學生年齡分層設計了各年級小課間活動,在體育課里融入傳統體育項目板鞋等運動,還每月開展一次校園體育活動,提升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強了學生間團隊合作的能力。”
“現在我們打造‘有對抗、能出汗’的體育課,全區按照課標要求,基于‘學、練、賽、評’深入開展校園體育課程建設,確保學生百分之百動起來。”城東區體育教研員李增壽說,“現在體育活動多了,校園里的笑聲也多了。學生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腳下有力,身體素質也更強了。”
“為落實學生每天綜合鍛煉時間不少于2小時、每天安排一節體育課的要求,城東區結合區域教育實際,通過調整課程表編排、合理分配運用場地和器材,統籌綜合鍛煉時間、推廣‘一校一品’特色操、開設內容豐富的體育社團、舉辦班級聯賽等方式,讓體育課化作茁壯成長的‘營養劑’,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李增壽介紹道。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