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團結友愛點亮幸福日常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李慶玲
發布時間:2025-09-16 10:05:46
編輯:宋婷婷
城中社區工作人員為老人進行養老認證服務。李慶玲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9日,當清晨的第一縷暖陽灑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里溝鎮城中社區時,這個有著4000多人的社區大家庭便“蘇醒”了。

  在這個少數民族占比達40%的社區,當陽光溫柔地撫過漢藏蒙三語的門牌,不僅照亮了飄著奶茶香氣的窗戶,也照亮了這個多民族社區和諧共處的美好圖景。

  7時,家住城中社區佳禾小區的回族漢子馬曉明系著圍裙已在廚房忙碌,茶壺里飄出熬茶的醇香。他指尖輕掂鹽罐,特意為妻子瓦玉瑩多加了一點鹽,這是他熟記于心的,妻子最愛的咸度。

  一份熟知的味覺偏好里,藏著家庭的幸福密碼,這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家庭,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和睦,書寫著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

  推開馬曉明家的門,干凈明亮的客廳里,陽光在茶幾上投下斑駁光影,從夫妻兩人的合影到女兒手捧獎狀的燦爛笑臉,家里的照片集滿是溫馨瞬間。

  “我倆結婚十幾年,從沒吵過架、紅過臉,遇事都有商有量。”馬曉明笑著回憶相識往事。當年,他帶著兩個孩子,是瓦玉瑩的真誠善良打動了他;而瓦玉瑩,則被他的擔當深深吸引。兩年相處中,兩人因善良的品格與顧家的特質,堅定地走到了一起。

  當陽光照進客廳,兩人10歲的女兒馬夢婷蹦跳進門,馬尾辮在身后劃出歡快弧線。在友愛家庭長大的她,渾身透著與生俱來的自信與開朗。馬曉明拿出女兒兩次獲得的“民族團結好兒童”獎狀,旁邊擺放著夫妻倆獲得的由社區頒發的“民族團結示范戶”獎狀,二者相映成趣。

  小家和諧方能大家團結,當馬曉明按回族習俗準備早餐時,瓦玉瑩會默默配合;瓦玉瑩參加藏族傳統節日時,馬曉明總是全力支持。這個普通家庭的日常,正是城中社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最鮮活的注腳。

  15時,當高原的陽光輕盈灑在道路上,城中社區副主任馬芬蘭與委員納木金措踏著斑駁樹影,敲響了佳禾小區居民關保加老人的房門。

  “吱呀”一聲,門軸轉動,一股濃郁的奶茶香混著蜜瓜的甜味撲面而來,關保加夫婦早已備好茶點,見她們進來,老人笑容滿面地招呼,“快坐下,嘗嘗新熬的奶茶,香著呢!”

  寒暄過后,兩人開始為老人辦理養老認證服務。“您臉轉向這里,看鏡頭……”馬芬蘭舉著手機,手指在屏幕上輕輕滑動,耐心指導老人完成認證。納木金措在一旁偶爾進行蒙古語翻譯,補充幾句玩笑話,逗得老人開懷大笑。

  關保加的老伴兒瞇著眼湊近手機,馬芬蘭便蹲下身,將手機舉到老人眼前,另一只手輕輕扶住她的肩膀說“阿姨,別急,慢慢來!”認證結束后,馬芬蘭又從包里掏出一個小本子,仔細詢問和記錄老人近期的健康狀況。

  走出老人家,馬芬蘭說:“城中社區共有9名工作人員,其中4名是少數民族,我是回族,納木金措是蒙古族。作為網格長,我們常結伴上門服務,為老人量血壓、送藥品、代繳水電費等。”

城中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與居民聊家常。李慶玲 攝

  在馬芬蘭心中,社區是友愛和諧的大家庭,而社區工作人員也像石榴籽般緊密協作,將精細服務覆蓋至社區各個角落。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19時,城中社區三樓活動室的窗欞還泛著夕陽的余暉,《歌唱祖國》的旋律已乘著初秋的風飄出老遠。

  推門而入,社區快樂合唱團成員已各自就位,有的老人拉著馬頭琴伴奏,有的老人拿著二胡調音,還有幾個阿姐高聲歌唱;譜架上印有蒙漢雙語歌詞,翻動中仿佛在為合唱打著節拍。

  “我們這兒沒有專業歌手,但每個人、每顆心都唱得真誠。”一名合唱團成員說道。

  快樂合唱團正如其名,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氛圍。這個成立于今年5月的社區文藝團體,現有成員18名。馬芬蘭介紹,針對社區文藝愛好者眾多的特點,社區特別牽頭組建了民族團結合唱團,吸引來自漢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的居民加入。

  “合唱團堅持定期排練,成員在合唱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藝術修養,更通過音樂相互學習、增進了解,優美的歌聲已然成為聯結各族居民情感的重要紐帶。”馬芬蘭說。

  其實這樣的集體活動還有很多,城中社區通過系列文化活動凝聚各族居民情感,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理念融入日常,集體活動在這里也被轉化成為文化交融的生動課堂。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拜會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
羅東川率團赴北京市考察重點企業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考核面試公告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青海西寧城西區兩大科創平臺落地揭牌
大通縣:海拔2800米的山村迎來學生專線公交
24H熱點
9月14日青海新聞聯播
志合不以山海為遠——青海行共筑中非青年友誼合作橋
【學習貫徹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一線見聞】暖心...
青海亮相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
【生態深一度】農春河之變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雙方都拼到最后一刻——第二...
高原逐夢 全城燃情——中國體育彩票·2025大美青海...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林蔭深處石榴紅
專訪:156場的“百馬跑者”眼中西寧是啥樣
【文化中國行】指尖上的傳承:張吉祥讓絨毛畫復活
熱點圖片
青海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
青海省網絡安全宣傳...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能青海共和公司:戈壁灘上繪就能源新圖景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生態+消費”多業態融合 打造服務消費“特色樣板”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鄉村振興在青!刻飯@深處果香濃
【鄉村振興在青!...
【秋行祁連山——來自國家公園的秋收報告】祁連山的昨天和今天——探訪祁連山國家公園展陳中心大數據中心
【秋行祁連山——來...
4歲先心病患兒重獲心生
4歲先心病患兒重獲心生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縿⒂澜。25載法治路 實干顯擔當
【致敬新時代政法英...
西寧完成綠化15.57萬畝 為“三北”建設交出亮麗成績單
西寧完成綠化15.57萬...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團結友愛點亮幸福日常

青海日報
2025-09-16 10: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團結友愛點亮幸福日常

青海日報
2025-09-16 10: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團結友愛點亮幸福日常

  • 2025-09-16 10:05:46
  • 來源:青海日報
城中社區工作人員為老人進行養老認證服務。李慶玲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8月29日,當清晨的第一縷暖陽灑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里溝鎮城中社區時,這個有著4000多人的社區大家庭便“蘇醒”了。

  在這個少數民族占比達40%的社區,當陽光溫柔地撫過漢藏蒙三語的門牌,不僅照亮了飄著奶茶香氣的窗戶,也照亮了這個多民族社區和諧共處的美好圖景。

  7時,家住城中社區佳禾小區的回族漢子馬曉明系著圍裙已在廚房忙碌,茶壺里飄出熬茶的醇香。他指尖輕掂鹽罐,特意為妻子瓦玉瑩多加了一點鹽,這是他熟記于心的,妻子最愛的咸度。

  一份熟知的味覺偏好里,藏著家庭的幸福密碼,這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家庭,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和睦,書寫著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

  推開馬曉明家的門,干凈明亮的客廳里,陽光在茶幾上投下斑駁光影,從夫妻兩人的合影到女兒手捧獎狀的燦爛笑臉,家里的照片集滿是溫馨瞬間。

  “我倆結婚十幾年,從沒吵過架、紅過臉,遇事都有商有量。”馬曉明笑著回憶相識往事。當年,他帶著兩個孩子,是瓦玉瑩的真誠善良打動了他;而瓦玉瑩,則被他的擔當深深吸引。兩年相處中,兩人因善良的品格與顧家的特質,堅定地走到了一起。

  當陽光照進客廳,兩人10歲的女兒馬夢婷蹦跳進門,馬尾辮在身后劃出歡快弧線。在友愛家庭長大的她,渾身透著與生俱來的自信與開朗。馬曉明拿出女兒兩次獲得的“民族團結好兒童”獎狀,旁邊擺放著夫妻倆獲得的由社區頒發的“民族團結示范戶”獎狀,二者相映成趣。

  小家和諧方能大家團結,當馬曉明按回族習俗準備早餐時,瓦玉瑩會默默配合;瓦玉瑩參加藏族傳統節日時,馬曉明總是全力支持。這個普通家庭的日常,正是城中社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最鮮活的注腳。

  15時,當高原的陽光輕盈灑在道路上,城中社區副主任馬芬蘭與委員納木金措踏著斑駁樹影,敲響了佳禾小區居民關保加老人的房門。

  “吱呀”一聲,門軸轉動,一股濃郁的奶茶香混著蜜瓜的甜味撲面而來,關保加夫婦早已備好茶點,見她們進來,老人笑容滿面地招呼,“快坐下,嘗嘗新熬的奶茶,香著呢!”

  寒暄過后,兩人開始為老人辦理養老認證服務。“您臉轉向這里,看鏡頭……”馬芬蘭舉著手機,手指在屏幕上輕輕滑動,耐心指導老人完成認證。納木金措在一旁偶爾進行蒙古語翻譯,補充幾句玩笑話,逗得老人開懷大笑。

  關保加的老伴兒瞇著眼湊近手機,馬芬蘭便蹲下身,將手機舉到老人眼前,另一只手輕輕扶住她的肩膀說“阿姨,別急,慢慢來!”認證結束后,馬芬蘭又從包里掏出一個小本子,仔細詢問和記錄老人近期的健康狀況。

  走出老人家,馬芬蘭說:“城中社區共有9名工作人員,其中4名是少數民族,我是回族,納木金措是蒙古族。作為網格長,我們常結伴上門服務,為老人量血壓、送藥品、代繳水電費等。”

城中社區工作人員入戶與居民聊家常。李慶玲 攝

  在馬芬蘭心中,社區是友愛和諧的大家庭,而社區工作人員也像石榴籽般緊密協作,將精細服務覆蓋至社區各個角落。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19時,城中社區三樓活動室的窗欞還泛著夕陽的余暉,《歌唱祖國》的旋律已乘著初秋的風飄出老遠。

  推門而入,社區快樂合唱團成員已各自就位,有的老人拉著馬頭琴伴奏,有的老人拿著二胡調音,還有幾個阿姐高聲歌唱;譜架上印有蒙漢雙語歌詞,翻動中仿佛在為合唱打著節拍。

  “我們這兒沒有專業歌手,但每個人、每顆心都唱得真誠。”一名合唱團成員說道。

  快樂合唱團正如其名,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氛圍。這個成立于今年5月的社區文藝團體,現有成員18名。馬芬蘭介紹,針對社區文藝愛好者眾多的特點,社區特別牽頭組建了民族團結合唱團,吸引來自漢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的居民加入。

  “合唱團堅持定期排練,成員在合唱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藝術修養,更通過音樂相互學習、增進了解,優美的歌聲已然成為聯結各族居民情感的重要紐帶。”馬芬蘭說。

  其實這樣的集體活動還有很多,城中社區通過系列文化活動凝聚各族居民情感,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理念融入日常,集體活動在這里也被轉化成為文化交融的生動課堂。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李慶玲
編輯:宋婷婷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高清无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暖暖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