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2024,愿每一個夢想都能綻放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1-02 07:22:48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新年第一天,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一片明媚的陽光中醒來。

  屋外寒氣逼人,屋內溫暖如春,陰霾漸漸散去,歡喜掛在了臉上,幸福裝進了心里。災難過后,生活依然。我們看到,干部群眾正以樂觀的態度接受和面對困難,滿懷信心追尋新的希望。

呂菊英(右)和同伴在安置點打掃衛生。王煜鵬 攝

  有這么多人幫助,有啥挺不過去的

  講述人:呂菊英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草灘村三社村民

  新年第一天,我走在安置區,心里有一股暖意。這幾天,我們經歷了恐懼和絕望,也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情。沒想到地震發生后,救援物資能這么快送到我們手中,也沒想到這么快就搭建起了板房,更沒想到政府把一切都給我們安排得妥妥當當,把一個溫暖的家送給了我們。

  我現在住在自家門前搭建的帳篷里,爐子、煤炭、吃的啥也不缺,都是政府發的。之所以還住在帳篷里,是因為我們家情況還好,板房應該留給更需要的家庭。平日里,左鄰右舍的鄉親沒少幫助我,大道理我不懂,但是人心換人心的道理我懂,這么難的時候,大家就要相互關心。

  今天婦聯的同志來給我們送餃子,我心里特別感動。他們也是放棄休息的時間來送溫暖的,還有跟我們在一起的公安民警、消防員、醫生……都跟我們在一起。眼前的災難不可怕,有這么多人都在幫助我們,還有啥挺不過去的。

  我現在是安置點的一名清潔工人,雖然幫不上啥大忙,但是我也想盡一點心意服務大家。2024年已經來了,新的一年就有新的希望,我們會放好心態,積極克服困難,共渡難關。每一個人健康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李相全正在自家板房做試卷。王煜鵬 攝

  心懷感恩 努力學習

  講述人:李相全

  官亭鎮中心學校九年級學生

  今年我就要參加中考了,心情還是非常緊張的。特別是在遭遇地震之后,我對接下來該如何學習感到焦慮,是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們,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讓我們實現了線下復課。

  當我得知要被分流到民和縣第四中學上課時,既高興又忐忑,擔心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但令我意外的是,新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對我們非常關心和友好,讓我在這里感受到了來自另一個大家庭的溫暖。

  現在已經開始正常上課,老師會給我們做心理疏導,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在一天天變好。經歷了這場地震以后,我和許多同學的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我們更堅強了,其次更懂得感恩了。如今,我們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學習,是因為我們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些天的救援,給了我很多感觸。為了讓我們安居樂業,安心學習,很多人默默地守護在我們身邊。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無私奉獻。他們,就是我心中的榜樣。

  在這次地震中,我們接受了很多社會各界無私的幫助,作為新時代青少年,要時刻心懷感恩,也要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學習,在2024年考上理想中的高中。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喇安全的生鮮超市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王煜鵬 攝

  通過雙手讓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講述人:喇安全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農貿市場業主

  我的超市幾天前就開張了,雖然地震的時候有些經濟損失,但這都沒關系。現在交通便利,物資充足,我們進貨也很方便,村民需要的基本生活物品我們都能提供。這幾天大家搬進板房心情好了很多,走親串友的人也多了起來,店里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我們家也受災了,現在住在安置點的板房里,雖然不比在家里方便,但政府給我們提供了盡可能全的物資。這么困難的時候,有房子住、有飯吃、有干凈的自來水、有充足的煤炭……我母親已經76歲了,經歷了這場災難,依然身體健康,性格開朗,每天還能和老太太們曬曬太陽聊聊天。保障單位的工作人員盡心盡責,讓我能夠安心開店,沒有后顧之憂。

  新的一年,希望老人身體健康,孩子學業有成,大家鄰里友愛,齊心協力早日建成新家園。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馬夢瑤(左一)和弟弟、好朋友在一起。牛玉嬌 攝

  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樂成長

  講述人:馬夢瑤(11歲)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塔沙坡村

  地震發生時,是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幸運的是,那天晚上沒有一名同學受傷。我們互相擁抱、安慰,心里的害怕、恐懼很快就過去了。

  我一直牽掛著家人,尤其是爺爺,害怕他受傷。元旦假期,我從學校回到家,看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都平平安安的,我很開心。現在大人都搬進了板房,我第一次住這樣的房子,很暖和,很溫馨。平時爸爸媽媽很忙,最近幾天經常陪伴我們,晚上一家人一起做飯吃,聊天,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段日子。

  前天是弟弟馬伊的生日,媽媽給他做了面條吃。昨天,姑姑專門買來一個蛋糕,我們一起唱生日歌,弟弟許愿說:“希望爺爺的病快點好起來。”

  而我的心愿是:新的一年,希望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常回家看望我們,我和弟弟快樂成長。

  (牛玉嬌 王有婧 才讓東珠 采寫)

馬燕(左)入戶登記摸排,了解群眾困難。馬燕供圖

  扛好肩上責任 做好服務工作

  講述人:馬燕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杏兒藏族鄉人民政府組織委員

  地震后,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奔赴現場,全力以赴開展救援工作。他們冒著嚴寒、頂著風雪,用中國速度創造抗震救災奇跡。作為一名鄉鎮干部,也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在抗震救災中,我深刻理解和感悟到“人民情懷”。

  盡管兩條腿都跑麻木了,不能按時吃飯是常事兒,有時也會被誤解,但看到群眾臉上越來越安心的笑容,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杏兒鄉的村民非常樸實,不管到哪里,總能聽到親切的噓寒問暖,我時常覺得,他們沒有把我當成一名鄉鎮干部,而是把我當做了他們的女兒,這份真情令我感動,也是我繼續向前的動力。

  這些天,鄉政府的每一名干部職工堅守崗位,克服重重困難,全心全意為受災群眾做好服務工作。每到一處,看到受災群眾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時,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對生活的另一種態度——滿懷希望、積極向上。

  新的一年,我會扛好肩上的責任,在災后重建工作中,全力配合黨委政府,做好群眾的服務工作,希望受災群眾能早日住上新房子。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瑪乃才讓。牛玉嬌 攝

  大家過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講述人:瑪乃才讓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牙木村村委會委員

  地震發生后,雖然我家后面的山體開裂了,好在一家五口人都平平安安。

  村里有常住人口61戶,其中多數是老年人和孩子。這些天,我在安置點忙著給大家發放物資、清理周邊環境。盡管好幾天沒有睡整覺了,衣服臟得也沒有時間換,但看見村民在安置點安心踏實地生活,這一切都值得。有的干部比我還累,我必須堅持。

  去年12月30日,我去縣城接女兒回家,她看到倒塌的墻體哭得很傷心,問我:“爸爸,今年的春節怎么過啊?”我明白,孩子非常期盼過春節,就安慰她:“你看黨和政府給我們安排了這么好的板房,還送來那么多愛心物資,你的同伴也在這兒,在這里過春節同樣開心。”

  安置點的生活是全新的開始,鄰里關系、看病就醫、消防安全都是大事,作為村干部,我一有時間就來看看村里的老人,多跟大家聊聊天,提醒用火用電安全。

  新的一年,我們一定會在安置點好好生活,只要大家過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王宥力 王煜鵬 牛玉嬌 王有婧 才讓東珠 采寫)

喇先鋒(右)入戶摸排登記。王煜鵬 攝

  帶領全村群眾開啟新生活

  講述人:喇先鋒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喇家村村委會主任

  過去的十幾天太令人難忘了。從來沒想過,我們村這么團結,這么有凝聚力。一場地震,讓我對這個村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我身上的擔子,也有了更明確的定位。

  從地震發生到現在,我們村兩委擰成一股繩,不斷克服困難,解決接連不斷出現的新問題,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民心;我們村的年輕人,有擔當有責任感,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幫助村兩委給村民解決了不少問題。

  雖然這段時間很不容易,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現在村民的生活已經趨于平穩,安置點的設施也越來越齊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從來沒有間斷,我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2024年,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進入災后重建,帶領全村群眾逐步建成新家園,開啟新生活。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多杰卓瑪(右一)和鄰居在曬太陽。韓金花 攝

  相信新家園很快會建好

  講述人:多杰卓瑪

  化隆回族自治縣塔加藏族鄉曹旦麻村

  我今年78歲,一場地震,破壞了我們的家園。兒女們在外打工掙錢,那時候心里慌得很,不知道該怎么辦。多虧了鄉上、村上領導干部的關心照顧,第一時間讓我們住進帳篷,并寬慰我們:“有黨和政府,不用害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幾天,干部們忙前忙后,原來的一片空地上一天時間就蓋起了板房,房子里有水有電有爐子,房子外面還有公共廁所、衛生室。住在這里吃的用的都很方便,我還認識了新鄰居,白天一起曬太陽、聊聊天。最讓我高興的是兒女們也都回到了身邊。

  元旦前,鄉上的領導給我們送來了節日的慰問品,讓我感覺很溫暖。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家鄉不再有災難,我相信,我們的新家很快就會建好。

  (牛玉嬌 通訊員 韓金花 采寫)

推薦閱讀
陳剛赴民和縣督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樂都:以“暖心小事”凝聚駐村幫扶力量
以主題教育實效 推動產業“四地”中心城市建設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告知書
省網信辦征集"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整治重點的通告
西寧市2024年“三下鄉”活動啟動
循化縣清水鄉塔沙坡村集中安置點見聞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2024,逐夢前行!——全...
西寧市第51屆迎新年元旦環城賽激情開跑
2024年首日,玉樹優質農畜產品齊聚西寧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青海在行動】果洛...
青海省博物館24件(套)精品文物在云南展出
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多舉措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能
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回眸2023】“托”出土地 迎來幸福
【2023,我們這樣走過】青海:千方百計穩住最大的民生
實干篤行擔使命 奮楫揚帆啟新程——習近平主席二〇...
熱點圖片
沐浴冬日暖陽 享受元旦假期
沐浴冬日暖陽 享受元...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愛有溫度 心無距離——青海民和安置點的5個暖鏡頭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黨旗飄揚在抗震救災一線】黨員是群眾的“主心骨”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探訪西寧市民的智慧生活
探訪西寧市民的智慧生活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青海在行動】河道“大掃除” 疏浚保暢通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2023,我們這樣走過】青海精準落實穩健貨幣政策 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2023,我們這樣走...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被愛心緊緊包圍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2023,我們這樣走過】西寧: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成效預計全年接待游客2650萬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269億元
【2023,我們這樣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2024,愿每一個夢想都能綻放

青海日報
2024-01-02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2024,愿每一個夢想都能綻放

青海日報
2024-01-02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2024,愿每一個夢想都能綻放

  • 2024-01-02 07:22:48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新年第一天,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一片明媚的陽光中醒來。

  屋外寒氣逼人,屋內溫暖如春,陰霾漸漸散去,歡喜掛在了臉上,幸福裝進了心里。災難過后,生活依然。我們看到,干部群眾正以樂觀的態度接受和面對困難,滿懷信心追尋新的希望。

呂菊英(右)和同伴在安置點打掃衛生。王煜鵬 攝

  有這么多人幫助,有啥挺不過去的

  講述人:呂菊英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草灘村三社村民

  新年第一天,我走在安置區,心里有一股暖意。這幾天,我們經歷了恐懼和絕望,也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情。沒想到地震發生后,救援物資能這么快送到我們手中,也沒想到這么快就搭建起了板房,更沒想到政府把一切都給我們安排得妥妥當當,把一個溫暖的家送給了我們。

  我現在住在自家門前搭建的帳篷里,爐子、煤炭、吃的啥也不缺,都是政府發的。之所以還住在帳篷里,是因為我們家情況還好,板房應該留給更需要的家庭。平日里,左鄰右舍的鄉親沒少幫助我,大道理我不懂,但是人心換人心的道理我懂,這么難的時候,大家就要相互關心。

  今天婦聯的同志來給我們送餃子,我心里特別感動。他們也是放棄休息的時間來送溫暖的,還有跟我們在一起的公安民警、消防員、醫生……都跟我們在一起。眼前的災難不可怕,有這么多人都在幫助我們,還有啥挺不過去的。

  我現在是安置點的一名清潔工人,雖然幫不上啥大忙,但是我也想盡一點心意服務大家。2024年已經來了,新的一年就有新的希望,我們會放好心態,積極克服困難,共渡難關。每一個人健康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李相全正在自家板房做試卷。王煜鵬 攝

  心懷感恩 努力學習

  講述人:李相全

  官亭鎮中心學校九年級學生

  今年我就要參加中考了,心情還是非常緊張的。特別是在遭遇地震之后,我對接下來該如何學習感到焦慮,是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們,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讓我們實現了線下復課。

  當我得知要被分流到民和縣第四中學上課時,既高興又忐忑,擔心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但令我意外的是,新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對我們非常關心和友好,讓我在這里感受到了來自另一個大家庭的溫暖。

  現在已經開始正常上課,老師會給我們做心理疏導,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在一天天變好。經歷了這場地震以后,我和許多同學的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我們更堅強了,其次更懂得感恩了。如今,我們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學習,是因為我們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些天的救援,給了我很多感觸。為了讓我們安居樂業,安心學習,很多人默默地守護在我們身邊。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無私奉獻。他們,就是我心中的榜樣。

  在這次地震中,我們接受了很多社會各界無私的幫助,作為新時代青少年,要時刻心懷感恩,也要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努力學習,在2024年考上理想中的高中。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喇安全的生鮮超市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王煜鵬 攝

  通過雙手讓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講述人:喇安全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農貿市場業主

  我的超市幾天前就開張了,雖然地震的時候有些經濟損失,但這都沒關系。現在交通便利,物資充足,我們進貨也很方便,村民需要的基本生活物品我們都能提供。這幾天大家搬進板房心情好了很多,走親串友的人也多了起來,店里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我們家也受災了,現在住在安置點的板房里,雖然不比在家里方便,但政府給我們提供了盡可能全的物資。這么困難的時候,有房子住、有飯吃、有干凈的自來水、有充足的煤炭……我母親已經76歲了,經歷了這場災難,依然身體健康,性格開朗,每天還能和老太太們曬曬太陽聊聊天。保障單位的工作人員盡心盡責,讓我能夠安心開店,沒有后顧之憂。

  新的一年,希望老人身體健康,孩子學業有成,大家鄰里友愛,齊心協力早日建成新家園。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馬夢瑤(左一)和弟弟、好朋友在一起。牛玉嬌 攝

  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樂成長

  講述人:馬夢瑤(11歲)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塔沙坡村

  地震發生時,是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幸運的是,那天晚上沒有一名同學受傷。我們互相擁抱、安慰,心里的害怕、恐懼很快就過去了。

  我一直牽掛著家人,尤其是爺爺,害怕他受傷。元旦假期,我從學校回到家,看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弟弟都平平安安的,我很開心。現在大人都搬進了板房,我第一次住這樣的房子,很暖和,很溫馨。平時爸爸媽媽很忙,最近幾天經常陪伴我們,晚上一家人一起做飯吃,聊天,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段日子。

  前天是弟弟馬伊的生日,媽媽給他做了面條吃。昨天,姑姑專門買來一個蛋糕,我們一起唱生日歌,弟弟許愿說:“希望爺爺的病快點好起來。”

  而我的心愿是:新的一年,希望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常回家看望我們,我和弟弟快樂成長。

  (牛玉嬌 王有婧 才讓東珠 采寫)

馬燕(左)入戶登記摸排,了解群眾困難。馬燕供圖

  扛好肩上責任 做好服務工作

  講述人:馬燕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杏兒藏族鄉人民政府組織委員

  地震后,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奔赴現場,全力以赴開展救援工作。他們冒著嚴寒、頂著風雪,用中國速度創造抗震救災奇跡。作為一名鄉鎮干部,也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在抗震救災中,我深刻理解和感悟到“人民情懷”。

  盡管兩條腿都跑麻木了,不能按時吃飯是常事兒,有時也會被誤解,但看到群眾臉上越來越安心的笑容,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杏兒鄉的村民非常樸實,不管到哪里,總能聽到親切的噓寒問暖,我時常覺得,他們沒有把我當成一名鄉鎮干部,而是把我當做了他們的女兒,這份真情令我感動,也是我繼續向前的動力。

  這些天,鄉政府的每一名干部職工堅守崗位,克服重重困難,全心全意為受災群眾做好服務工作。每到一處,看到受災群眾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時,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對生活的另一種態度——滿懷希望、積極向上。

  新的一年,我會扛好肩上的責任,在災后重建工作中,全力配合黨委政府,做好群眾的服務工作,希望受災群眾能早日住上新房子。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瑪乃才讓。牛玉嬌 攝

  大家過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講述人:瑪乃才讓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牙木村村委會委員

  地震發生后,雖然我家后面的山體開裂了,好在一家五口人都平平安安。

  村里有常住人口61戶,其中多數是老年人和孩子。這些天,我在安置點忙著給大家發放物資、清理周邊環境。盡管好幾天沒有睡整覺了,衣服臟得也沒有時間換,但看見村民在安置點安心踏實地生活,這一切都值得。有的干部比我還累,我必須堅持。

  去年12月30日,我去縣城接女兒回家,她看到倒塌的墻體哭得很傷心,問我:“爸爸,今年的春節怎么過啊?”我明白,孩子非常期盼過春節,就安慰她:“你看黨和政府給我們安排了這么好的板房,還送來那么多愛心物資,你的同伴也在這兒,在這里過春節同樣開心。”

  安置點的生活是全新的開始,鄰里關系、看病就醫、消防安全都是大事,作為村干部,我一有時間就來看看村里的老人,多跟大家聊聊天,提醒用火用電安全。

  新的一年,我們一定會在安置點好好生活,只要大家過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王宥力 王煜鵬 牛玉嬌 王有婧 才讓東珠 采寫)

喇先鋒(右)入戶摸排登記。王煜鵬 攝

  帶領全村群眾開啟新生活

  講述人:喇先鋒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喇家村村委會主任

  過去的十幾天太令人難忘了。從來沒想過,我們村這么團結,這么有凝聚力。一場地震,讓我對這個村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我身上的擔子,也有了更明確的定位。

  從地震發生到現在,我們村兩委擰成一股繩,不斷克服困難,解決接連不斷出現的新問題,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民心;我們村的年輕人,有擔當有責任感,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幫助村兩委給村民解決了不少問題。

  雖然這段時間很不容易,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現在村民的生活已經趨于平穩,安置點的設施也越來越齊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從來沒有間斷,我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2024年,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進入災后重建,帶領全村群眾逐步建成新家園,開啟新生活。

  (王宥力 王煜鵬 采寫)

多杰卓瑪(右一)和鄰居在曬太陽。韓金花 攝

  相信新家園很快會建好

  講述人:多杰卓瑪

  化隆回族自治縣塔加藏族鄉曹旦麻村

  我今年78歲,一場地震,破壞了我們的家園。兒女們在外打工掙錢,那時候心里慌得很,不知道該怎么辦。多虧了鄉上、村上領導干部的關心照顧,第一時間讓我們住進帳篷,并寬慰我們:“有黨和政府,不用害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幾天,干部們忙前忙后,原來的一片空地上一天時間就蓋起了板房,房子里有水有電有爐子,房子外面還有公共廁所、衛生室。住在這里吃的用的都很方便,我還認識了新鄰居,白天一起曬太陽、聊聊天。最讓我高興的是兒女們也都回到了身邊。

  元旦前,鄉上的領導給我們送來了節日的慰問品,讓我感覺很溫暖。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家鄉不再有災難,我相信,我們的新家很快就會建好。

  (牛玉嬌 通訊員 韓金花 采寫)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三上悠亚ssⅰn939无码播放|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