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迎接全省兩會】
民族團結奏和音 幸福之花掛枝頭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魏爽
發布時間:2024-01-19 07:55:55
編輯:馬燕燕

民族團結一家親。李娜 魏雅琪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深冬時節,行走在青海城鄉,處處都能看到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情景。

  青海自古就是多民族互助共生、和諧相融的熱土。全省常住人口中,各少數民族人口占49.47%,是全國少數民族占比最高的省份,是中華民族團結融合、多元一體的典型地區,是全國民族工作大省。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共同描繪著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

  牢記囑托 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對進一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為青海的發展擘畫藍圖、把脈定向。

  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從熱貢之地到青海湖畔,從三江源頭到柴達木盆地,從草原牧場到河湟兩岸,各族干部群眾由衷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冬日暖陽里,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的村民們,圍在一起拉家常、說變化、話團結、感黨恩,三三兩兩的孩童在旁邊追逐嬉戲;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一件件華美精致的藏毯隨著轟鳴的織機、忙碌的身影走下生產線,共奏著企業發展的新樂章;走進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濃郁的民族團結和諧風撲面而來,各族居民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交流交往交融;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新修建的“騰志”廣場、無土栽培采摘園都投入使用,讓這里的牧民群眾滿面喜色,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感到自豪……

  牢記諄諄囑托,不負殷殷期望。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作為根本遵循,把抓好貫徹落實作為最根本的政治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途徑,舉全省之力先后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全省上下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局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青海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健全四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把“鑄牢”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巡視巡查、政治考察、政績考核、黨委政府督查檢查、人大政協視察調研等內容,形成黨委領導、黨政同責、社會同創的大創建格局。在全國開創黨委總攬創建、專項考核、第三方評估、動態管理、資金獎補為內容的“五個第一”創建機制,凝聚起全民共建共創共享的強大合力。

  創建聚力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對青海來說無疑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相繼迎來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制定出臺《青海省“十四五”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規劃》,組織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等10項行動和民族工作數字化、精美鄉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3項工程;“班瑪紅軍溝遺址”被評定為國家級4A級景區,使其成為各族群眾重溫紅軍長征歷史,接受紅色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紅色旅游景點……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在青海的城鄉街道、廣場、公園、車站,隨處可見民族團結進步的標語,展現著濃郁的民族團結氛圍。

  “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了各民族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更是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各民族青年學生心靈深處。”2023年11月3日,在西寧市城中區總寨鎮新城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場“紐扣畫里話民族 籽籽相連一家親”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展開,來自青海民族大學的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56名大學生參加。活動現場,青年學生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發揚團隊精神,將一枚枚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紐扣進行拼擺、縫制、裝飾,制成一件件創意十足的民族特色藝術品,現場的民族團結熱烈氣氛躍然紙上。

  在西寧市城西區興海路街道,多年來有一支300多人組建的“石榴籽家園”志愿者隊伍,一直盡心盡力服務各族群眾。他們通過實施“民族團結+精準幫扶”同頻共振工作法,利用“我們的節日”持續開展香包制作、書法及繪畫、傳承優育家風、廚藝比拼等活動,踐行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念,凝聚起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合力,使轄區居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是黨中央交給青海的重大政治任務,全省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十進”活動(進家庭、社區、鄉村、學校、機關、企業、寺院、軍營、網絡、市場),通過“點上提質、線上推進、面上突破、整體提升”的“點線面”工作思路,構建了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賦予各領域、各行業工作相向而行,確保向黨中央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民生為本 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在青海大地上,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結出累累碩果,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協力、攜手相助、奮力拼搏,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

  “村里的撒拉族會說藏語,藏族也會說撒拉語,多年來,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民族和睦共存,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勢如破竹。”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多哇村黨支部書記桑吉才讓說。近年來,該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打造“紅石榴家園”,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支持致富帶頭人開辦產業,有效帶動了村內經濟發展,實現了村民就近就業,探索出了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雙融互促的發展道路。

  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塔秀鄉塔秀村,寬闊的柏油路村道上車來車往,明媚的陽光照進農家院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塔秀村制定的32條“村規民約”里,大到村莊的遠景規劃,小到群眾的生產生活,各個細節都考慮到了民族團結、相互融合幫助的內容。如今的塔秀村通過不斷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的草原新村。

  種下團結“石榴籽”,澆灌民族“幸福花”。青海堅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注重以小財政辦大民生,將全省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領域。61個省直部門制定了“民族團結+”融合發展行動規劃,與生態文明高地打造、產業“四地”建設,民生改善、文旅產業發展等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享發展成果。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在新的起點上,青海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記者感言: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示范省創建,挖掘利用好我省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共有精神家園標志性成果,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青海實踐”,持續建好“社區石榴籽家園”,持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行各業打造更多民族團結進步的青海品牌。這是青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體現。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往細里做,在有形中凝聚共識、有感中引領思想、有效中見真知。青海是民族工作大省,是穩疆固藏的戰略要地,歷來就有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春風化雨、潛移默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在各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現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覆蓋,引導全省各族人民牢固樹立“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理念。要創新載體、細化舉措,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創作和傳播具有鮮明中華文化特征的優秀文化作品,塑造各民族共建共享的中華文化活動品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活動,使各族人民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要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各級各類學校作為主陣地,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不斷豐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載體,深入挖掘青海歷史文化,講好群眾身邊的故事,凝聚起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日日做功,久久為功,也需要多方協力,協同推進。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從基層做起、從民心做起、從社會最小單元做起,讓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青海:聚焦輸出地建設 加快構建城鄉流通體系
青海2家單位被認定為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十三號)
樂都:立即整改!讓垃圾站周邊居民“不受氣”
【迎接全省兩會】外貿出口見證西寧制造新成長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同仁蛋雞“孵”出致富路
【迎接全省兩會】繪就高原大地和美善治新畫卷
【迎接全省兩會】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走進...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海,...
【迎接全省兩會】用實干“民生畫筆”繪就幸福圖景
【迎接全省兩會】在高質量發展中樂享高品質生活
【迎接全省兩會】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
【迎接全省兩會】產業“四地”建設書寫“綠色答卷”
【平安建設在身邊】一顆法治“種子”潤澤農民心田 ...
熱點圖片
“邂逅”白唇鹿
“邂逅”白唇鹿
多彩活動迎“臘八”
多彩活動迎“臘八”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迎接全省兩會】在高質量發展中樂享高品質生活
【迎接全省兩會】在...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的美麗家園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種授權“零”突破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受災群眾家門口”——民和抗震救災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見聞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名優產品亮相北京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迎接全省兩會】
民族團結奏和音 幸福之花掛枝頭

青海日報
2024-01-19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迎接全省兩會】
民族團結奏和音 幸福之花掛枝頭

青海日報
2024-01-19 07:5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迎接全省兩會】
民族團結奏和音 幸福之花掛枝頭

  • 2024-01-19 07:55:55
  • 來源:青海日報

民族團結一家親。李娜 魏雅琪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深冬時節,行走在青海城鄉,處處都能看到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情景。

  青海自古就是多民族互助共生、和諧相融的熱土。全省常住人口中,各少數民族人口占49.47%,是全國少數民族占比最高的省份,是中華民族團結融合、多元一體的典型地區,是全國民族工作大省。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共同描繪著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

  牢記囑托 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對進一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為青海的發展擘畫藍圖、把脈定向。

  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從熱貢之地到青海湖畔,從三江源頭到柴達木盆地,從草原牧場到河湟兩岸,各族干部群眾由衷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冬日暖陽里,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的村民們,圍在一起拉家常、說變化、話團結、感黨恩,三三兩兩的孩童在旁邊追逐嬉戲;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一件件華美精致的藏毯隨著轟鳴的織機、忙碌的身影走下生產線,共奏著企業發展的新樂章;走進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濃郁的民族團結和諧風撲面而來,各族居民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交流交往交融;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新修建的“騰志”廣場、無土栽培采摘園都投入使用,讓這里的牧民群眾滿面喜色,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感到自豪……

  牢記諄諄囑托,不負殷殷期望。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作為根本遵循,把抓好貫徹落實作為最根本的政治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途徑,舉全省之力先后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全省上下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生動局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青海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健全四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把“鑄牢”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巡視巡查、政治考察、政績考核、黨委政府督查檢查、人大政協視察調研等內容,形成黨委領導、黨政同責、社會同創的大創建格局。在全國開創黨委總攬創建、專項考核、第三方評估、動態管理、資金獎補為內容的“五個第一”創建機制,凝聚起全民共建共創共享的強大合力。

  創建聚力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對青海來說無疑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相繼迎來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制定出臺《青海省“十四五”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規劃》,組織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等10項行動和民族工作數字化、精美鄉村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3項工程;“班瑪紅軍溝遺址”被評定為國家級4A級景區,使其成為各族群眾重溫紅軍長征歷史,接受紅色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紅色旅游景點……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在青海的城鄉街道、廣場、公園、車站,隨處可見民族團結進步的標語,展現著濃郁的民族團結氛圍。

  “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了各民族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更是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各民族青年學生心靈深處。”2023年11月3日,在西寧市城中區總寨鎮新城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場“紐扣畫里話民族 籽籽相連一家親”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展開,來自青海民族大學的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56名大學生參加。活動現場,青年學生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發揚團隊精神,將一枚枚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紐扣進行拼擺、縫制、裝飾,制成一件件創意十足的民族特色藝術品,現場的民族團結熱烈氣氛躍然紙上。

  在西寧市城西區興海路街道,多年來有一支300多人組建的“石榴籽家園”志愿者隊伍,一直盡心盡力服務各族群眾。他們通過實施“民族團結+精準幫扶”同頻共振工作法,利用“我們的節日”持續開展香包制作、書法及繪畫、傳承優育家風、廚藝比拼等活動,踐行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念,凝聚起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合力,使轄區居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是黨中央交給青海的重大政治任務,全省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十進”活動(進家庭、社區、鄉村、學校、機關、企業、寺院、軍營、網絡、市場),通過“點上提質、線上推進、面上突破、整體提升”的“點線面”工作思路,構建了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賦予各領域、各行業工作相向而行,確保向黨中央交出一份優異答卷。

  民生為本 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在青海大地上,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結出累累碩果,各族干部群眾同心協力、攜手相助、奮力拼搏,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

  “村里的撒拉族會說藏語,藏族也會說撒拉語,多年來,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民族和睦共存,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勢如破竹。”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藏族鄉多哇村黨支部書記桑吉才讓說。近年來,該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打造“紅石榴家園”,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支持致富帶頭人開辦產業,有效帶動了村內經濟發展,實現了村民就近就業,探索出了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雙融互促的發展道路。

  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塔秀鄉塔秀村,寬闊的柏油路村道上車來車往,明媚的陽光照進農家院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塔秀村制定的32條“村規民約”里,大到村莊的遠景規劃,小到群眾的生產生活,各個細節都考慮到了民族團結、相互融合幫助的內容。如今的塔秀村通過不斷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的草原新村。

  種下團結“石榴籽”,澆灌民族“幸福花”。青海堅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注重以小財政辦大民生,將全省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領域。61個省直部門制定了“民族團結+”融合發展行動規劃,與生態文明高地打造、產業“四地”建設,民生改善、文旅產業發展等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民族團結融合發展,共享發展成果。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在新的起點上,青海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記者感言: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示范省創建,挖掘利用好我省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共有精神家園標志性成果,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青海實踐”,持續建好“社區石榴籽家園”,持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行各業打造更多民族團結進步的青海品牌。這是青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體現。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往細里做,在有形中凝聚共識、有感中引領思想、有效中見真知。青海是民族工作大省,是穩疆固藏的戰略要地,歷來就有民族團結進步的歷史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春風化雨、潛移默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要在各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實現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覆蓋,引導全省各族人民牢固樹立“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理念。要創新載體、細化舉措,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創作和傳播具有鮮明中華文化特征的優秀文化作品,塑造各民族共建共享的中華文化活動品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活動,使各族人民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要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把各級各類學校作為主陣地,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不斷豐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載體,深入挖掘青海歷史文化,講好群眾身邊的故事,凝聚起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日日做功,久久為功,也需要多方協力,協同推進。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從基層做起、從民心做起、從社會最小單元做起,讓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作者 魏爽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另类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