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19日,來自省民政廳的消息,我省連續10年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民生十項實事”項目全力推進,并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每年投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2億元左右,實現全省經濟困難老年人和80歲以上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全覆蓋。
我省2009年起進入老齡化階段,截至2023年底,全省65周歲以上老年人達85.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4.23%。今年,我省將構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改造提升幸福院、敬老院等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整合養老服務、公共文化、醫療衛生、全民健康等服務功能,避免資源閑置、浪費,提高農牧區養老設施的利用率。圍繞實現農村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的期盼,突出解決好“一餐熱飯”,積極籌集資金800萬元,建設改造100個具備助餐、日間照料等綜合功能的農村互助幸福院,并采取政府補助、個人自助、愛心人士捐助、聯點單位幫助、村集體經濟資助的“五助”模式,開展助餐服務,讓更多農村老年人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同時,立足我省99%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的實際情況,持續改善全省老年人居住條件,加快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依托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和全省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省民政廳今年將籌集資金750萬元,為1500戶經濟困難居家老年人提供適老化改造。通過床邊加裝護欄和報警裝置,衛生間安裝扶手和沐浴凳,改造入門坡度及增設防滑措施,添置輪椅、拐杖、小夜燈、放大鏡等貼心物件,將適老化改造改到老年人的“心坎上”,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化和幸福指數。
此外,我省還將加快推進省老年醫院和省養老服務中心資源整合轉型發展進度;為全省養老機構配置不少于1000張護理型床位,推動護理型床位占比達62%;為全省高海拔地區養老機構配置430臺制氧設備,推動實現高海拔地區養老機構供氧設備全覆蓋;持續推進養老人才增量提質,完成1500名養老從業人員和600名家庭照護人員培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