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春天的下寨村魅力四射。鄉村道上,游客熙熙攘攘,動感的音樂和歡聲笑語互相交織。民小公路上,私家車一輛接一輛,熱鬧非凡。
5月1日一大早,家住海東市樂都區的王新貴開車來到碾伯街道下寨村,專程帶著放假回家的女兒王珊珊抓住梨花盛開的“尾巴”,欣賞家鄉的美景。
“花尖帶粉的是沙果,那顆是馬奶頭,開敗的這些是軟兒梨……”在王新貴的介紹中,王珊珊不時發出感慨,“以前都覺得外面的景色美,現在真是好風景就在家門口。”
每走一段,王珊珊便會停下腳步,掏出手機,鏡頭一會兒對準枝頭上星星點點的白色小花,一會兒對著被白色花瓣覆蓋的地面,一會兒和老爸一起面對鏡頭比個耶,“太出片了,沒想到充滿人間煙火的小鄉村能拍出這么詩情畫意的照片。”
“百年古寨飄梨雪,千里湟水涌春潮。”碾伯街道下寨村種植梨樹已有200多年歷史,現有各種梨樹17000余棵,其中,百年古樹有三百余棵。品種以軟兒梨為主,還有冬果、沙果、馬奶頭、窩梨等。近年來,通過不斷發揮生態優勢,改善村居環境,發展旅游產業,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增收之路。每逢高原四月,下寨村都會成為游客賞花的打卡地。

“今年天氣好,花期時間長,游客比較多。從4月10日到30日,累計接待游客達20萬余人。”下寨村黨支部書記劉德有說,“雖然不少花已經開敗了,但我們這兒環境好、服務好、交通也方便,五一小長假期間,還是會有不少游客來參觀游玩。”
這時,正在查看地里洋芋長勢的村民李發祿和愛人李存芳,看到劉德有經過,趕忙停下手里的活喊道:“劉書記,忙著呢。”見劉德有走了過來,李發祿說出了自己盤算已久的想法:“這幾年村里的發展越來越好了,我們家也有五六十棵梨樹,尤其這幾棵古樹,大家總來拍照。等前幾年種的樹再長大點兒,我們也想開個茶園,賣點特色農產品,加上采摘,您覺得這個想法怎么樣?”
“老李,這個想法好,村里大力支持,看到大家的思路都打開了,我們村‘兩委’也高興。”劉德有笑著說道。近年來,隨著下寨村“梨花節”旅游名片的打造,村民們不再需要走出去銷售梨,來自省內各市州及甘肅、寧夏等地的經銷商會主動找到村民下訂單,不僅解決了銷路問題,而且讓大家有更多時間考慮發展的事。
“現在村里有了冷庫,今年國慶前后飲料加工車間就建成了,我們要推動農文旅多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要讓這里有好風景,更要打造一條集種植、觀賞、采摘、銷售、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同時,推進旅游業態迭代升級。”聽到劉德有的一席話,李發祿心里踏實了。看著劉德有的身影淹沒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李發祿哼起了自己改編的歌:“在那梨花兒盛開的地方,是我可愛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