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穿上球衣,他們是為榮譽而戰的足球隊員;脫下球衣,他們是為生活奔忙的普通人。不懼年齡,無論什么職業,在綠茵場上奮力奔跑的他們邀請全市市民免費觀看一場家門口的“青超聯賽”。
5月13日,記者走進我市西寧夏都隊訓練基地,探訪球員們的訓練、生活情況。作為我市剛成立的足球隊,除了日常訓練,全力以赴備戰“青超聯賽”外,球員們也有很多想對球迷說的話。
全力以赴就是對足球最大的尊重
“我在場上是后腰的位置,后腰位置就是足球場中的‘帶刀護衛’,一名優秀的后腰要具備攻防兼備的能力。”西寧夏都隊隊長王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24歲的王昱來自我市城東區,他已經有10年的球齡了,在40多人的隊伍中,他擔任的是球隊隊長,一路走來,從校隊到西寧競技隊,大大小小的比賽鍛煉了他,也讓他更加熱愛足球。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我市深知其中的道理,并且也在花大力氣積極踐行。舉辦了西寧市第一屆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吸引全市各學校58支隊伍、近1200名學生參加了比賽,營造了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氛圍;組織市區144名學生參加青海省第六屆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獲得男、女乙組雙項冠軍,創下歷屆參賽最好成績……近年來,我市強化經費保障,完善激勵機制,健全保障制度,創新足球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提高,充分利用競賽杠桿作用,校園足球呈現出全面謀劃、全域重視、全員參與、全程發力的生動局面。
不放棄任何一個讓自己進步的機會
“西寧夏都隊隊徽是我最喜歡的設計,最高處的山峰,代表球隊永不言棄,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當我加入其中之后,我真正感覺到了一個團隊的生命力就來自于永不言棄,勇攀高峰。”19歲的隊員哈曉龍出生于2004年,身高1.9米,是隊伍里的中后衛。
“這個比賽將許多熱愛足球的人聚在了一起,一些隊員雖然沒有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但是多年來從來沒有放棄過足球夢想,只要有機會給到他們,他們就會用盡全力,全力以赴。”王昱說。那么高原足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近年來,我市立足足球發展實際,探索出一條適合高原古城的足球改革發展道路,從足球長遠發展著眼,加強足球發展的組織基礎、人口基礎、設施基礎、管理基礎、文化基礎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足球改革發展的積極性,注重城鄉均衡發展,推動足球運動與全民健身相結合,實現了普及與提高、資源共享,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校園足球、社會足球、職業足球等足球運動全面、協調發展。
這場球賽帶來了合作交流的契機
阿不拉江·哈斯木江是新疆籍球員,他的加入無疑又為球隊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相較于其他球員,他有著豐富的大賽經驗,他更懂得在球場上如何和隊員們切磋球技,在交流中建立友誼。
“喜歡踢球的人之間都有一種天生的默契感,10歲左右開始接觸足球,足球就是我的第二生命。從家鄉開始,參與過大大小小數百場的球賽,踏上球場的那一刻,感覺每個隊員之間都變得心有靈犀。在高原上踢球,最重要的就是體能的訓練,西寧是一個特別美的城市,在這里踢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青超聯賽’既是一場考驗心態與抗壓能力的較量,也是我的一場特別的高原之旅。”外援阿不拉江·哈斯木江。
據西寧夏都隊主教練尚龍玉介紹,為了促進我市足球運動長足發展,我市積極推動“三大球”城市聯賽機制,指導各縣區廣泛開展足球比賽,以賽代練,鍛煉隊伍、提升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