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環湖賽一路生花——在青海湖遇見美麗中國
來源:新華社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7-11 07:36:26
編輯:馬燕燕

  新華社西寧7月10日電(記者李琳海、耿輝凰)青青的山,藍藍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開,飛旋的車輪競豪邁。

  這是2023年6月7日拍攝的青海湖。新華社發(楊濤攝)

  從蒼茫戈壁到連綿草甸,從祁連山下到青海湖畔,青海用最美的景色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車手,展現美麗中國新圖景。

  從一無所有辦賽到迅速升級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每一個轉彎、每一次加速、每一段爬坡,23歲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以高原的力量、體育的激情,在打造百年賽事道路上奮勇前行。

  競技之路:環湖賽成世界級公路自行車賽事

  隨著一聲鳴槍,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7日在高原古城西寧開賽。本屆賽事于7日至14日進行,分8個賽段,總距離1255公里。來自四大洲的22支隊伍、154名專業車手將在青藏高原展現競技體育之美。

  7月7日,參賽選手在起點處等待出發。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國際自行車運動聯盟主席大衛·拉帕蒂安在開賽致辭時說,二十多年來,環湖賽一直以其穿越中國青海的絕美路線讓參賽車手和觀眾們充滿期待和喜悅,這項多日賽憑借其圓滿成功的舉辦和卓越的品質,晉升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主要賽事之一。

  “誠然,歷屆賽事皆精彩非凡,我要感謝組委會一次次為大家呈現如此壯觀和令人流連忘返的線路。”拉帕蒂安說。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差,長期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幾乎沒有人相信可以在這里舉辦高水平國際性賽事。2002年,青海省創新思路、另辟蹊徑,首屆環湖賽由此誕生。

  2002年7月31日,在首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五賽段的比賽中,選手途經湖區草原。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缺資金、缺經驗、缺支持,初生的環湖賽引來的質疑和抱怨遠遠多于喜悅……

  一些長期關注環湖賽的媒體記者猶記前幾屆賽事的“簡陋”情況:第一屆因為使用傳統的手掐秒表,好幾個賽段多名運動員同時沖線,裁判只能憑經驗估算成績;一些賽段,記者和一些工作人員只能住在簡陋的帳篷或車馬店中……

  歷經23年磨礪,從首屆賽事的2.5級,到升級為亞洲頂級公路自行車賽事,再到如今成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這項大型公路自行車賽事穩步前行。

  日月山,青海公路自行車隊訓練的必經之地,也是環湖賽從城市路段轉至高海拔路段的過渡點。

  7月9日,參賽車手在比賽中騎行。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藏族車手董曉勇出生于日月山腳下的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從小受環湖賽的影響,2004年初中畢業后,他進入青海省自行車隊,成為一名專業車手。

  2005年,董曉勇代表中國二隊參加環湖賽,當時隊里的7名隊員有3人完成了比賽,他是完賽車手之一。“他們太快了,但當年有‘亞洲車王’黃金寶參賽,我仿佛看到了一盞啟明燈。”

  2016年的環湖賽場,董曉勇在第一賽段站上了領獎臺,穿上了代表“亞洲最佳車手”的藍衫。2017年從車隊退役后,老將董曉勇成為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車隊的教練。

  7月9日,參賽選手在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三賽段互助至貴德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董曉勇說,在環湖賽帶動下,高原本地車隊迅速成長,從跟賽到獲獎,他們見證了中國公路自行車運動的崛起。

  “是環湖賽成就了我。為了自行車,我流過汗、流過血,也流下過淚水。從18歲的少年到30多歲的漢子,14斤的車子在我心中有著無法比擬的厚重。”董曉勇說。

  歷經二十余載風雨,如今環湖賽已形成以職業賽事為引擎,以衍生賽事為拓展,以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播為兩翼,以全民健身、大眾參與為支撐的發展格局,以其獨特的創造力、深遠的影響力、強大的品牌力吸引著世界目光。

  綠色之路:高天厚土間展現高原大美風光

  環湖賽從誕生之日起,就將“綠色、人文、和諧、體驗”作為主題,延續至今。

  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在中國乃至亞洲都占據重要的生態位置。

  這是2022年6月24日拍攝的祁連山下的大通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環湖賽見證了青海守護好綠色江源的決心,但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綠色運動方式,組委會向外界傳遞保護三江源、青海湖乃至沿線生態環境的強烈信號,這是環湖賽的使命所在,也是眾望所歸。”青海省體育局局長王霞說。

  環湖賽途經的山川河湖,向世人展示高原大地草原、湖泊、森林、花海、雪山繪就的大美畫卷,助力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本屆環湖賽第六賽段,車手將騎行至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所轄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

  清晨,一場雨后,潔白的云朵繚繞在山間,蔚藍天幕下,灰色房頂的琉璃瓦房反射著銀光,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民居沿著山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登高放眼,遠處牛心山的積雪清晰可見。

  祁連縣八寶鎮美景(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文貽煒 攝

  這個靜謐的村莊叫拉洞臺,位于祁連縣八寶鎮。

  依托祁連大草原壯美風光,今年6月,土生土長的李長峰在山東援建資金支持下,在村里開了一家名叫天境星空居的民宿。夜晚,游客們在房間就可以和浪漫的星空對話。

  村黨支部副書記聶文剛說,在環湖賽等體育賽事帶動下,當地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全村273戶百姓中,65家利用自家民房開起民宿。“每年七月,很多游客因環湖賽慕名而來,用騎行的方式感受當地民俗風情和草原風貌。”

  每年的環湖賽車手經過青海湖畔時,都能看到成群的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畔的草原上撒歡跳躍。作為環湖賽的吉祥物、青海湖地區的珍稀動物,普氏原羚數量已由保護初期的不足300只增加到現在的3400余只,它們生活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好時代”。

  這是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鎮境內的草原上拍攝的普氏原羚。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頒獎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車手手握香檳,對著鏡頭展示可愛的普氏原羚時,更多人會通過這一美麗物種,了解其背后的動人故事。

  “作為一種視覺符號,環湖賽吉祥物普氏原羚在傳達體育精神和地域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表達著人們保護好高原生態的美好愿望。”青海天佑德洲際自行車隊領隊張小龍說。

  普氏原羚是青海生態保護的縮影。

  作為環湖賽最經典的賽段,環青海湖區域的生態持續向好。如今的青海湖,正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譜寫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新篇章。水質優良率達100%,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60%,濕地保護率達69%,“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趨于平衡,青海湖碧波蕩漾,光彩奪目。

  和諧之路:新起點再出發圓“百年環湖”之夢

  每年夏季,只要環湖賽經過家鄉,年過八旬的土族老人呂有榮都會佇立在班彥村村口,注視著環湖賽車隊風馳而來、電掣而去。老人說:“以前哪想過這樣的景象啊!填不飽肚子的時候,老鄉們只想掙錢養家,在家門口能看到國際體育賽事是種奢望。”

  本屆賽事第三賽段的起點是呂有榮的家鄉,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車手們奮力騎行的樣子,就像班彥村村民為美好生活奮斗的模樣。

  2021年7月13日,參賽選手在第20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三賽段互助至貴德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互助縣五十鎮班彥村,有著上百年歷史,地處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長期以來,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等問題困擾著居住在山上的村民。

  2016年,村民們陸續從海拔2800米的山上搬到了山下的平川。如今,鄉村振興中規劃建設的系列產業為當地發展插上了翅膀。近年來這里初步形成了光伏發電、特色養殖、酩餾酒釀造、土族盤繡制作、鄉村旅游等產業,摘掉“貧困村”帽子的村民有了更多追求。

  環湖賽一路走來,見證著青海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的圖景。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金銀灘。夏季,漫山的金露梅和銀露梅裝扮著草原。2012年,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洛桑尖措在家鄉創辦了以自行車騎行為主的達玉部落。

  從青海湖北岸的海晏縣出發,民間騎行愛好者經過青海湖畔的二郎劍、黑馬河、剛察等地,最終回到起點。

  2021年7月14,日參賽選手在第20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四賽段貴德至龍羊峽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人們用騎行的方式丈量大美青海。

  現在這個基地有各類自行車1000余輛,僅每年的7月至10月,從基地出發騎行的愛好者有近5千人次。“在環湖賽帶動下,青海湖畔的騎行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環湖賽一路成長,為大美青海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綠色、低碳之窗。”洛桑尖措說。

  參賽選手在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中騎行(2024年7月7日攝)。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一輛車,一段路,環湖賽也鍛造了一種精神。當人們驚訝于環湖賽成長速度時,也發現了比賽事本身更重要的收獲:環湖賽填補了青海體育史上沒有舉辦過國際大賽的空白。23年的實踐證明,高原人民依托自身特色資源,也能把賽事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出水平。

  在環湖賽引領下,青海舉辦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崗什卡國際滑雪登山交流大會等賽事,展現著我國西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體育獨特的作用。

  2017年8月5日,第13屆“化青杯”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預賽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舉行。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環湖賽,日益成為高原兒女團結奮進的紐帶。

  每年環湖賽所到之處,沿線牧民高舉五星紅旗,在賽道旁策馬奔騰的畫面振奮人心。身穿民族服飾的觀眾扶老攜幼,歡迎世界各地的車手。

  海北州文體旅游廣電局體育科副科長旦巴才讓說,環湖賽實現了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切實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實惠。現在海北州很多百姓轉行從事自行車租賃、騎行服務等工作,在增長見識、增加收入的同時,各族群眾在高原大地上共同譜寫出動人的民族團結進步之歌。

  2023年7月9日,第22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結束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的角逐。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董曉勇的父親董明發曾是青海省自行車隊的車手。每年的環湖賽西寧繞圈賽前,不管兒子是否參賽,董明發都會為參加環湖賽的青海車隊的車手們集體敬獻哈達,老車手在用這樣的方式向后輩們致敬。

  王霞說:“每一步蛻變,都見證了環湖賽成長的歷程,新活力的注入,也是環湖賽走向成熟的必然。我們希望能不斷超越自我,將環湖賽辦成百年自行車賽事。”

推薦閱讀
上海市代表團來青考察交流
第23屆環湖賽開幕 陳剛宣布開幕 吳曉軍致辭
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
第23屆環湖賽第四賽段——勇攀高峰 逐夢環湖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招標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海北成為全省最大的油菜供種基地
青海湟中高原冷涼蔬菜發往廣州深圳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千里良“援”用心“牽”...
【新時代 新征程 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以高...
【鄉村振興在青海】白武家村百畝果園果溢香
以開放胸懷 書寫綠色發展新篇——探館第25屆中國·...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讓“石榴籽”抱得更緊更密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加讓村:村民變“股民”...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堅持走在前作表率 推動新...
【環湖聽新音】“五業”交融,繪就彩虹故鄉幸福新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天峻之...
【環湖聽潮音】環湖攬勝 古風今韻秀湟源 人與自然...
熱點圖片
【環湖聽新音·環湖印象】貴德風情畫 環湖賽上展
【環湖聽新音·環湖印...
圖說環湖
圖說環湖
七月門源遍野流金
七月門源遍野流金
天峻之變——“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海西”系列報道之一
天峻之變——“高質...
天路職工緊急救助高反游客
天路職工緊急救助高...
“五業”交融,繪就彩虹故鄉幸福新卷
“五業”交融,繪就...
穿越千年歷史 共舞彩陶神韻
穿越千年歷史 共舞彩...
加讓村:村民變“股民” 共奔致富路
加讓村:村民變“股...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環湖賽一路生花——在青海湖遇見美麗中國

新華社
2024-07-11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環湖賽一路生花——在青海湖遇見美麗中國

新華社
2024-07-11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環湖賽一路生花——在青海湖遇見美麗中國

  • 2024-07-11 07:36:26
  •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7月10日電(記者李琳海、耿輝凰)青青的山,藍藍的海,高天上流云映花開,飛旋的車輪競豪邁。

  這是2023年6月7日拍攝的青海湖。新華社發(楊濤攝)

  從蒼茫戈壁到連綿草甸,從祁連山下到青海湖畔,青海用最美的景色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車手,展現美麗中國新圖景。

  從一無所有辦賽到迅速升級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每一個轉彎、每一次加速、每一段爬坡,23歲的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以高原的力量、體育的激情,在打造百年賽事道路上奮勇前行。

  競技之路:環湖賽成世界級公路自行車賽事

  隨著一聲鳴槍,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7日在高原古城西寧開賽。本屆賽事于7日至14日進行,分8個賽段,總距離1255公里。來自四大洲的22支隊伍、154名專業車手將在青藏高原展現競技體育之美。

  7月7日,參賽選手在起點處等待出發。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國際自行車運動聯盟主席大衛·拉帕蒂安在開賽致辭時說,二十多年來,環湖賽一直以其穿越中國青海的絕美路線讓參賽車手和觀眾們充滿期待和喜悅,這項多日賽憑借其圓滿成功的舉辦和卓越的品質,晉升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主要賽事之一。

  “誠然,歷屆賽事皆精彩非凡,我要感謝組委會一次次為大家呈現如此壯觀和令人流連忘返的線路。”拉帕蒂安說。

  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差,長期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幾乎沒有人相信可以在這里舉辦高水平國際性賽事。2002年,青海省創新思路、另辟蹊徑,首屆環湖賽由此誕生。

  2002年7月31日,在首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五賽段的比賽中,選手途經湖區草原。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缺資金、缺經驗、缺支持,初生的環湖賽引來的質疑和抱怨遠遠多于喜悅……

  一些長期關注環湖賽的媒體記者猶記前幾屆賽事的“簡陋”情況:第一屆因為使用傳統的手掐秒表,好幾個賽段多名運動員同時沖線,裁判只能憑經驗估算成績;一些賽段,記者和一些工作人員只能住在簡陋的帳篷或車馬店中……

  歷經23年磨礪,從首屆賽事的2.5級,到升級為亞洲頂級公路自行車賽事,再到如今成為國際自盟職業系列賽,這項大型公路自行車賽事穩步前行。

  日月山,青海公路自行車隊訓練的必經之地,也是環湖賽從城市路段轉至高海拔路段的過渡點。

  7月9日,參賽車手在比賽中騎行。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藏族車手董曉勇出生于日月山腳下的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從小受環湖賽的影響,2004年初中畢業后,他進入青海省自行車隊,成為一名專業車手。

  2005年,董曉勇代表中國二隊參加環湖賽,當時隊里的7名隊員有3人完成了比賽,他是完賽車手之一。“他們太快了,但當年有‘亞洲車王’黃金寶參賽,我仿佛看到了一盞啟明燈。”

  2016年的環湖賽場,董曉勇在第一賽段站上了領獎臺,穿上了代表“亞洲最佳車手”的藍衫。2017年從車隊退役后,老將董曉勇成為青海女子公路自行車隊的教練。

  7月9日,參賽選手在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三賽段互助至貴德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董曉勇說,在環湖賽帶動下,高原本地車隊迅速成長,從跟賽到獲獎,他們見證了中國公路自行車運動的崛起。

  “是環湖賽成就了我。為了自行車,我流過汗、流過血,也流下過淚水。從18歲的少年到30多歲的漢子,14斤的車子在我心中有著無法比擬的厚重。”董曉勇說。

  歷經二十余載風雨,如今環湖賽已形成以職業賽事為引擎,以衍生賽事為拓展,以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播為兩翼,以全民健身、大眾參與為支撐的發展格局,以其獨特的創造力、深遠的影響力、強大的品牌力吸引著世界目光。

  綠色之路:高天厚土間展現高原大美風光

  環湖賽從誕生之日起,就將“綠色、人文、和諧、體驗”作為主題,延續至今。

  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在中國乃至亞洲都占據重要的生態位置。

  這是2022年6月24日拍攝的祁連山下的大通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環湖賽見證了青海守護好綠色江源的決心,但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綠色運動方式,組委會向外界傳遞保護三江源、青海湖乃至沿線生態環境的強烈信號,這是環湖賽的使命所在,也是眾望所歸。”青海省體育局局長王霞說。

  環湖賽途經的山川河湖,向世人展示高原大地草原、湖泊、森林、花海、雪山繪就的大美畫卷,助力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本屆環湖賽第六賽段,車手將騎行至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所轄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

  清晨,一場雨后,潔白的云朵繚繞在山間,蔚藍天幕下,灰色房頂的琉璃瓦房反射著銀光,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民居沿著山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登高放眼,遠處牛心山的積雪清晰可見。

  祁連縣八寶鎮美景(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文貽煒 攝

  這個靜謐的村莊叫拉洞臺,位于祁連縣八寶鎮。

  依托祁連大草原壯美風光,今年6月,土生土長的李長峰在山東援建資金支持下,在村里開了一家名叫天境星空居的民宿。夜晚,游客們在房間就可以和浪漫的星空對話。

  村黨支部副書記聶文剛說,在環湖賽等體育賽事帶動下,當地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全村273戶百姓中,65家利用自家民房開起民宿。“每年七月,很多游客因環湖賽慕名而來,用騎行的方式感受當地民俗風情和草原風貌。”

  每年的環湖賽車手經過青海湖畔時,都能看到成群的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畔的草原上撒歡跳躍。作為環湖賽的吉祥物、青海湖地區的珍稀動物,普氏原羚數量已由保護初期的不足300只增加到現在的3400余只,它們生活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好時代”。

  這是2024年1月2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鎮境內的草原上拍攝的普氏原羚。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

  頒獎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車手手握香檳,對著鏡頭展示可愛的普氏原羚時,更多人會通過這一美麗物種,了解其背后的動人故事。

  “作為一種視覺符號,環湖賽吉祥物普氏原羚在傳達體育精神和地域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表達著人們保護好高原生態的美好愿望。”青海天佑德洲際自行車隊領隊張小龍說。

  普氏原羚是青海生態保護的縮影。

  作為環湖賽最經典的賽段,環青海湖區域的生態持續向好。如今的青海湖,正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譜寫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新篇章。水質優良率達100%,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60%,濕地保護率達69%,“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趨于平衡,青海湖碧波蕩漾,光彩奪目。

  和諧之路:新起點再出發圓“百年環湖”之夢

  每年夏季,只要環湖賽經過家鄉,年過八旬的土族老人呂有榮都會佇立在班彥村村口,注視著環湖賽車隊風馳而來、電掣而去。老人說:“以前哪想過這樣的景象啊!填不飽肚子的時候,老鄉們只想掙錢養家,在家門口能看到國際體育賽事是種奢望。”

  本屆賽事第三賽段的起點是呂有榮的家鄉,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車手們奮力騎行的樣子,就像班彥村村民為美好生活奮斗的模樣。

  2021年7月13日,參賽選手在第20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三賽段互助至貴德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互助縣五十鎮班彥村,有著上百年歷史,地處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長期以來,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等問題困擾著居住在山上的村民。

  2016年,村民們陸續從海拔2800米的山上搬到了山下的平川。如今,鄉村振興中規劃建設的系列產業為當地發展插上了翅膀。近年來這里初步形成了光伏發電、特色養殖、酩餾酒釀造、土族盤繡制作、鄉村旅游等產業,摘掉“貧困村”帽子的村民有了更多追求。

  環湖賽一路走來,見證著青海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的圖景。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金銀灘。夏季,漫山的金露梅和銀露梅裝扮著草原。2012年,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洛桑尖措在家鄉創辦了以自行車騎行為主的達玉部落。

  從青海湖北岸的海晏縣出發,民間騎行愛好者經過青海湖畔的二郎劍、黑馬河、剛察等地,最終回到起點。

  2021年7月14,日參賽選手在第20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四賽段貴德至龍羊峽的比賽中騎行。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人們用騎行的方式丈量大美青海。

  現在這個基地有各類自行車1000余輛,僅每年的7月至10月,從基地出發騎行的愛好者有近5千人次。“在環湖賽帶動下,青海湖畔的騎行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環湖賽一路成長,為大美青海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綠色、低碳之窗。”洛桑尖措說。

  參賽選手在第23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中騎行(2024年7月7日攝)。新華社發(潘彬彬攝)

  一輛車,一段路,環湖賽也鍛造了一種精神。當人們驚訝于環湖賽成長速度時,也發現了比賽事本身更重要的收獲:環湖賽填補了青海體育史上沒有舉辦過國際大賽的空白。23年的實踐證明,高原人民依托自身特色資源,也能把賽事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出水平。

  在環湖賽引領下,青海舉辦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崗什卡國際滑雪登山交流大會等賽事,展現著我國西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體育獨特的作用。

  2017年8月5日,第13屆“化青杯”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預賽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舉行。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環湖賽,日益成為高原兒女團結奮進的紐帶。

  每年環湖賽所到之處,沿線牧民高舉五星紅旗,在賽道旁策馬奔騰的畫面振奮人心。身穿民族服飾的觀眾扶老攜幼,歡迎世界各地的車手。

  海北州文體旅游廣電局體育科副科長旦巴才讓說,環湖賽實現了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切實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實惠。現在海北州很多百姓轉行從事自行車租賃、騎行服務等工作,在增長見識、增加收入的同時,各族群眾在高原大地上共同譜寫出動人的民族團結進步之歌。

  2023年7月9日,第22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結束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的角逐。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董曉勇的父親董明發曾是青海省自行車隊的車手。每年的環湖賽西寧繞圈賽前,不管兒子是否參賽,董明發都會為參加環湖賽的青海車隊的車手們集體敬獻哈達,老車手在用這樣的方式向后輩們致敬。

  王霞說:“每一步蛻變,都見證了環湖賽成長的歷程,新活力的注入,也是環湖賽走向成熟的必然。我們希望能不斷超越自我,將環湖賽辦成百年自行車賽事。”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