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師曉瓊
發布時間:2024-08-21 10:09:37
編輯:趙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根根絲線,閃耀吉祥光芒。雙雙巧手,繡出美好生活。種種繡法,傳承千年技藝。”走進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一件件青繡作品或掛在墻上,或平鋪在桌上,每件作品獨具特色,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繡娘們手中的一針一線貫穿著奇巧心思,精湛的技藝和投入情感的集成她們手中的作品,絕無僅有。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大通縣東西部協作工作在“數字流量經濟賦能鄉村振興,聚焦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下,持續深入推進民族特色文化賦能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以非遺工坊為載體,“文化+人才+產業”,三駕馬車同向發力。成立了產業應用平臺“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充分挖掘青繡等民間手工藝文化遺產價值,讓民族文化資源更加多姿多彩,繼承更多民族文化記憶,助力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

  在自家炕頭上就能掙錢

  2021年12月30日,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正式掛牌。非遺工坊為青繡等一批傳統手工藝搭建“亮相”平臺,讓更多民族文化技藝被繼承。

  青繡成為大通婦女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技藝之一,“指尖技藝”變為了“指尖經濟”,用“指尖”推動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讓更多婦女用巧手實現了致富的夢想。

  李生蓮也趕上了這波熱潮。“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現在能一邊照顧家,一邊做點青繡賺些錢,既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也把我們的傳統手藝傳承下去,一舉多得……”大通縣橋頭鎮居民李生蓮手里繡著剛接到的訂單,一邊和記者聊著。

  據介紹,大通縣現已建成6家“青繡人家”非遺生活館,預計2024年直接帶動經濟收益1000萬元。2022年—2023年聯農帶農人數近300人,帶動近百位非遺青繡手工藝者實現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元。建立縣域非遺人才庫,入庫青繡繡娘100名,入庫皮影、農民畫、砂罐、牦牛毛編織等20余項非遺傳承人、技藝能手80名;建立10個服務于產業化的鄉村非遺指導站,包括非遺項目青繡、砂罐、皮影、唐卡、牦牛毛編織等,培養3000名符合縣域品牌技能標準的青繡繡娘。

  大通繡娘上海時裝周上展風采

  7月底,一場青繡專業培訓在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火熱進行,80余位繡娘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針法和色彩搭配。

  “這次的培訓主要針對有基礎的繡娘,培訓結束后就能上手完成訂單。”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生產管理負責人楊秀清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培訓中,“繡美鄉村計劃”是一項將非遺青繡與“高原美麗鄉村”相結合的長期非遺產業化發展項目。該計劃致力于通過振興青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當地鄉村的美化和經濟發展,同時樹立閃亮的地域文化名片。

  青繡正逐漸走出省門,走向更寬闊舞臺!2023年非遺工坊繡娘將自己的青繡作品帶到上海時裝周舞臺,在時裝周現場進行深度參與活動交流,并完成了時尚大片拍攝,發布在產業權威媒體渠道品牌推介達22家。2024年3月非遺工坊繡娘再次受邀參加2024秋冬上海時裝周,“為蔚藍”RISEUP可持續時尚設計特展系列活動。工坊正嘗試用傳統的刺繡、鉤針、編織等手工藝與當代時尚相結合,全面體系地推進非遺創新成果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的品牌化發展,不斷提升縣域經濟品牌美譽度。

  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

  一大早,朱明娟就來到自己的小店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雖然剛開業不久,但是已經有了訂單,這讓她對自己有了信心。

  朱明娟原本也是非遺工坊的一位繡娘,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很快就掌握了青繡的刺繡要領,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練習,她已經可以自己開店接單了。乘著“網絡直播”的快車,她也在網絡上獲得了一些客戶和學生。

  “非遺工坊+非遺指導站+合作社+繡娘”模式,帶動更多大通縣非遺項目傳承人等群體實現就業創業,使當地各民族優秀傳統技藝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搭建東西部婦女手工業溝通交流與協作發展平臺,邀請江蘇省4名產業教授、名家、名師為該縣70余名繡娘傳授技藝,有效地提升青繡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為繡娘們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助力她們在傳承青繡藝術的同時,實現收入的增加。

推薦閱讀
省政府與中國聯通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省首屆藏醫適宜技能競賽舉行
首屆新時代青海藝術文化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西寧:“馬上辦”點題破局 企業涅槃重生
【縣域經濟】小藍莓 就業增收“幸福果”
24H熱點
《三餐四季》西寧美食手繪地圖首發
青海西寧:開啟夜讀模式!市民的“書式生活”豐富了
【黨旗飄揚 青年擔當】炕味、泥土和真情
比肩同期蘇炳添 11.49秒!“小飛俠”韓信想跑進奧運會
夜經濟 消費再升級——“璀璨夜青海 經濟新活力”...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賽場內外 團結奮進——“青...
雪豹伴手禮的“出圈”記——西寧打造“雪豹之都”...
【大美青!じ咴闱颉炕盍攘 完美融合——“青...
【生態觀察】綠染沃野 林下生金
青海樂都:鮮桃采摘正當時
熱點圖片
《三餐四季》西寧美食手繪地圖首發
《三餐四季》西寧美...
青海西寧:開啟夜讀模式!市民的“書式生活”豐富了
青海西寧:開啟夜讀...
【黨旗飄揚 青年擔當】炕味、泥土和真情
【黨旗飄揚 青年擔當...
比肩同期蘇炳添 11.49秒!“小飛俠”韓信想跑進奧運會
比肩同期蘇炳添 11.4...
夜經濟 消費再升級——“璀璨夜青海 經濟新活力”系列報道②
夜經濟 消費再升級—...
【大美青!じ咴闱颉抠悎鰞韧 團結奮進——“青超聯賽”第九輪海東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雪豹伴手禮的“出圈”記——西寧打造“雪豹之都”系列報道④
雪豹伴手禮的“出圈...
【大美青!じ咴闱颉炕盍攘 完美融合——“青超聯賽”第九輪黃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じ咴闱...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西寧晚報
2024-08-21 10: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西寧晚報
2024-08-21 10: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 2024-08-21 10:09:37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根根絲線,閃耀吉祥光芒。雙雙巧手,繡出美好生活。種種繡法,傳承千年技藝。”走進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一件件青繡作品或掛在墻上,或平鋪在桌上,每件作品獨具特色,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繡娘們手中的一針一線貫穿著奇巧心思,精湛的技藝和投入情感的集成她們手中的作品,絕無僅有。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大通縣東西部協作工作在“數字流量經濟賦能鄉村振興,聚焦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下,持續深入推進民族特色文化賦能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以非遺工坊為載體,“文化+人才+產業”,三駕馬車同向發力。成立了產業應用平臺“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充分挖掘青繡等民間手工藝文化遺產價值,讓民族文化資源更加多姿多彩,繼承更多民族文化記憶,助力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

  在自家炕頭上就能掙錢

  2021年12月30日,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正式掛牌。非遺工坊為青繡等一批傳統手工藝搭建“亮相”平臺,讓更多民族文化技藝被繼承。

  青繡成為大通婦女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技藝之一,“指尖技藝”變為了“指尖經濟”,用“指尖”推動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讓更多婦女用巧手實現了致富的夢想。

  李生蓮也趕上了這波熱潮。“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現在能一邊照顧家,一邊做點青繡賺些錢,既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也把我們的傳統手藝傳承下去,一舉多得……”大通縣橋頭鎮居民李生蓮手里繡著剛接到的訂單,一邊和記者聊著。

  據介紹,大通縣現已建成6家“青繡人家”非遺生活館,預計2024年直接帶動經濟收益1000萬元。2022年—2023年聯農帶農人數近300人,帶動近百位非遺青繡手工藝者實現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元。建立縣域非遺人才庫,入庫青繡繡娘100名,入庫皮影、農民畫、砂罐、牦牛毛編織等20余項非遺傳承人、技藝能手80名;建立10個服務于產業化的鄉村非遺指導站,包括非遺項目青繡、砂罐、皮影、唐卡、牦牛毛編織等,培養3000名符合縣域品牌技能標準的青繡繡娘。

  大通繡娘上海時裝周上展風采

  7月底,一場青繡專業培訓在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火熱進行,80余位繡娘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針法和色彩搭配。

  “這次的培訓主要針對有基礎的繡娘,培訓結束后就能上手完成訂單。”大通縣民族特色非遺工坊生產管理負責人楊秀清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培訓中,“繡美鄉村計劃”是一項將非遺青繡與“高原美麗鄉村”相結合的長期非遺產業化發展項目。該計劃致力于通過振興青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當地鄉村的美化和經濟發展,同時樹立閃亮的地域文化名片。

  青繡正逐漸走出省門,走向更寬闊舞臺!2023年非遺工坊繡娘將自己的青繡作品帶到上海時裝周舞臺,在時裝周現場進行深度參與活動交流,并完成了時尚大片拍攝,發布在產業權威媒體渠道品牌推介達22家。2024年3月非遺工坊繡娘再次受邀參加2024秋冬上海時裝周,“為蔚藍”RISEUP可持續時尚設計特展系列活動。工坊正嘗試用傳統的刺繡、鉤針、編織等手工藝與當代時尚相結合,全面體系地推進非遺創新成果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的品牌化發展,不斷提升縣域經濟品牌美譽度。

  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

  一大早,朱明娟就來到自己的小店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雖然剛開業不久,但是已經有了訂單,這讓她對自己有了信心。

  朱明娟原本也是非遺工坊的一位繡娘,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很快就掌握了青繡的刺繡要領,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練習,她已經可以自己開店接單了。乘著“網絡直播”的快車,她也在網絡上獲得了一些客戶和學生。

  “非遺工坊+非遺指導站+合作社+繡娘”模式,帶動更多大通縣非遺項目傳承人等群體實現就業創業,使當地各民族優秀傳統技藝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搭建東西部婦女手工業溝通交流與協作發展平臺,邀請江蘇省4名產業教授、名家、名師為該縣70余名繡娘傳授技藝,有效地提升青繡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為繡娘們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助力她們在傳承青繡藝術的同時,實現收入的增加。

作者 師曉瓊
編輯:趙旭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线中文在线资源 官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