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文化旅游
【文化中國行】躋身“世界級”,坎布拉打造新樣本!
——探索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下)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才貢加
發布時間:2025-05-06 06:52:04
編輯:李娜
14
地質遺跡與村莊?膊祭皡^管理委員會提供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成為青海省繼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后的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青海省第7處擁有“世界級”稱號的自然保護地。

  這是青海一張嶄新的“世界級”名片,標志著青藏高原東北緣的這片地質瑰寶正式躋身全球地質保護網絡。

  回望來路,青海自2019年啟動申報工作以來,歷經越南會議全票通過及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終審議,最終以“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文化底蘊”雙重優勢摘得桂冠。

  展望未來,坎布拉將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綱領,推動地質研學、文化旅游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讓丹山碧水真正成為民眾的“金飯碗”,讓這座“地質—生態—人文”協同發展的世界級公園,為中國乃至全球提供高原地質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樣本”。

15
黃河畔綠意濃。

  遺產保護,遺跡守護與文化傳承并重

  坎布拉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并不是終點,更不是一勞永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四年對認證的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一次評估。評估不合格則有兩年整改期,如未達到整改要求,則會被取消世界地質公園的地位。

  面對新起點,坎布拉景區管委會信心滿滿,以主人翁精神,維護世界地質公園這塊響亮的招牌。

  地質公園的核心是地質遺跡,坎布拉景區管委會將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制定《坎布拉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辦法》,禁止在保護區內從事采石、取土、開礦等破壞活動。對典型地質遺跡,采取設置護欄、專人看護等封閉性保護管理措施。

16
苗木培育。

  “我們將地質遺跡保護區分為世界級、國家級和一般地質遺跡三類,對不同級別的保護區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坎布拉景區管委會綜合部部長敏超宮說,就像是世界級地質遺跡保護區有麥秀山火山地貌遺跡和生態黃河風情走廊相關地質遺跡,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著重保護丹霞峰叢等丹霞地貌體。

  文化遺產作為地質公園的靈魂,保護與傳承不可或缺。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加大非遺傳承保護,推動非遺項目的數字保護工作。

  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藏劇團)非遺中心負責人完么才旦從2006年進入劇團后,就開始了民間藏戲的田野調查,結果卻讓他吃驚,“以前,藏戲最活躍的時候,民間藏戲團有13家左右,調查后,發現民間藏戲團只有三四家,而這僅剩的三四家也是艱難度日。”

  2012年開始,完么才旦四處奔走,開展民間藏戲團的恢復籌備工作。2014年,籌辦了黃南州藏戲匯演,新成立和恢復的22家民間藏戲團主動參與,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17
麥秀林場自然教育科普館一角。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 才貢加 張多鈞 攝

  “22家民間藏戲團分布在尖扎縣、同仁市、澤庫縣等地村社、學校、社區,我們會幫助民間藏戲團寫劇本,教一些唱腔和舞姿,有時候還會提供服裝道具。”完么才旦說,從2013年開始,每年資助黃南地區中小學,開展藏戲進校園活動。

  “2014年,我們資助同仁市逸夫中學,赴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劇目《卓瓦桑姆》榮獲小戲類最高獎優秀劇目獎。”完么才旦自豪地說。

  2022年,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藏劇團)出版了《黃南藏戲劇本集錦》,全書共收錄傳統藏戲劇本34部。該叢書作為重要的黃南藏戲藝術文獻,為藏戲的創作者和演出者提供了豐富的劇目文本和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更為藏戲的研究者繼承歷史遺產、了解藏戲沿革史、探索振興藏戲之路儲備了第一手資料,為未來藏戲的保護與傳承奠定了基礎。

  植綠護綠,綠色動能養萬物

  4月18日清晨,麥秀林場苗圃內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技術員正將帶著泥土的苗木移栽到花盆中,動作嫻熟地在每個盆體貼上標簽,再將它們整齊擺放。棚外的空地上,工作人員手持園藝剪將枝條修剪成標準長度,把帶著嫩芽的枝椏扎成小捆,空氣中彌漫著松木特有的清香。

  “這些都是從高海拔地區引種的珍稀植物,從我們這里培育成功后要送往西寧市植物園,助力西寧植物園創建國家植物園,今年下達了500多種植物的引種培育任務。”說話間,技術員手中的活卻沒停下,捧一把土裝進花盆,上面再放一層花卉苗木種植專用土,再將小小的苗木栽到花盆中,貼上標簽。

  麥秀林場場長韓富忠穿梭在育苗區,不時俯身查看苗木長勢,他介紹:“作為黃南州苗木培育供應基地,不僅要保障國土綠化用苗,更承擔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任。”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既有整齊排列的云杉幼苗,也有正在培育的高原特色灌木。隨著全民生態意識提升,今年個人申請的苗木數量增加,牧民把綠意延伸到了房前屋后、田間牧場。

  沿麥秀河蜿蜒分布的300畝(1畝≈0.067公頃)苗圃,自1961年建立以來始終踐行“伐育平衡”的生態準則。漫步林間,遠眺山間茁壯成長的樹木,這些正是當年采伐后補種的“生態債”。

  六十載的堅守付出讓苗圃不僅成為種質資源庫,更轉型為集科研、科普于一體的生態教育基地,研學團隊可以在這里觀察植物生長周期,了解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地質構造,還可以參與育苗實踐。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麥秀林場獨特的生態廊道。從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到4000米的高山草甸,呈現出完整的垂直生態譜系:巖羊在裸巖地帶敏捷跳躍,鼯鼠在林間滑翔覓食,旱獺在灌叢中豎起警惕的耳朵,這種生物多樣性正是林場堅持“生態優先”的具象化表現。

  麥秀林場用六十載春秋書寫著生態優先的答卷。從“砍一棵種三棵”的樸素生態觀,到構建“育苗-科研-科普”的綠色發展鏈,這片土地見證著從資源索取到生態反哺的文明躍升。

  今天,當城市植物園里綻放著來自麥秀的珍稀花卉,當牧民的庭院里搖曳著新栽的樹苗,當研學少年在苗圃播下第一粒種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草木蔥蘢的景象,更是一個民族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詮釋。

  面向未來,麥秀林場將繼續以生態本底為發展底色,讓綠色動能滋養萬物生長。

18
丹山碧水坎布拉。記者 欒雨嘉 攝

  文旅融合,丹霞碧水織錦繡

  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長興。在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進程中,丹霞奇峰與碧水長天交相輝映,不僅守護了億萬年地質演化的珍貴記憶,更以文旅融合為紐帶,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漫步坎布拉景區,跨黃河玻璃索橋橫亙赤壁之間,凌空俯瞰,腳下是蜿蜒如翡翠的黃河碧波,眼前是色若渥丹的奇峰群巒。李家峽水庫形成的“水上丹霞”景觀尤為震撼,游船穿行其間,紅巖倒映碧水,恍若“人在畫中游”。

  “申創世界地質公園為景區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我們將依托這張國際名片全面提升服務品質。”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持卿表示,景區已完成跨黃河玻璃索橋建設、李坎公路病害整治、北岸碼頭改造等工程,新建的坎布拉國際酒店及會議中心已投入運營,旅游標識系統完成全面升級,初步構建起“地質觀光+文化體驗+商務接待”的多元服務體系。

  硬件升級的同時,文旅融合的觸角深入村社。景區內分布的徳洪村、尖藏村等4個藏族村落,正逐步轉型為沉浸式旅游體驗區。“目前景區提供160余個就業崗位,絕大多數員工來自周邊村莊。”潘持卿介紹,通過“景區培訓+村民上崗”模式,當地群眾既可在游船服務、景區安保、景區保潔等崗位就業,也能通過發展民宿、銷售農畜產品實現增收。

  潘持卿說,依托景區帶動,讓游客自主選擇住在藏式民宿,或是現代化酒店,讓觀光游變成體驗游,讓游客走進來、留下來、能消費,真正發揮地質公園的帶動作用。

  為突破單一觀光模式,坎布拉景區管理委員會將聯合當地文旅產業生態圈。通過建立千家合作伙伴網絡,將民宿、藏式風情園、特色餐飲等業態有機串聯,守護好地質遺跡的原始風貌的同時,讓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

  今后,坎布拉將推出地質研學線路,將丹霞觀測點與非遺體驗項目深度融合,讓游客既能領略自然奇觀,也可感受人文魅力。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不僅是對其獨特地質遺跡和文化底蘊的認可,更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期許。無論是地質遺跡的精心保護,還是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坎布拉都展現出了對自然與文化的深刻敬畏。

  展望未來,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將繼續秉持“地質—生態—人文”協同發展的理念,努力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地質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為守護綠水青山、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南京、杭州舉行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丁香,西寧的浪漫“香”遇
“五一”西寧市11處夜市“熱力全開”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文化盛宴受熱捧 市民樂享“文藝...
【文化中國行】省城“爆款夜市” 點燃文旅消費新引擎
古韻今輝交響 業態創新驅動 ——“五一”假期青海...
全民K歌活動點亮“五一”經濟新引擎
“五一”“浪”山 文明作伴
“五一”,去這里感受濃濃的假日氛圍
天峻縣百家旅行社生態旅游資源推介會在西寧舉辦
青海題材電視劇《生命樹》演員陣容官宣
【探尋雪豹之都】雪山之王成“明星” 引游客紛紛打卡
【探尋雪豹之都】靈動十足!“豹”元素點亮西寧街頭
熱點圖片
青年之力在匯聚 青年作為正當時 ——青海青年突擊隊以青春之名書寫新時代答卷
青年之力在匯聚 青年...
以青春之名,匯聚奮進力量 ——我省各地開展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
以青春之名,匯聚奮...
古韻今輝交響 業態創新驅動 ——“五一”假期青海旅游市場煥發新活力
古韻今輝交響 業態創...
【文化中國行】省城“爆款夜市” 點燃文旅消費新引擎
【文化中國行】省城...
【文化中國行】貴德:清清黃河水 風景美如畫
【文化中國行】貴德...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應時代召喚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
青;ブ骸拔逡弧泵袼滋厣w驗受熱捧
青;ブ骸拔逡弧...
【探尋雪豹之都】靈動十足!“豹”元素點亮西寧街頭
【探尋雪豹之都】靈...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躋身“世界級”,坎布拉打造新樣本!
——探索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下)

青海日報
2025-05-06 06:5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躋身“世界級”,坎布拉打造新樣本!
——探索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下)

青海日報
2025-05-06 06:5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躋身“世界級”,坎布拉打造新樣本!
——探索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下)

  • 2025-05-06 06:52:04
  • 來源:青海日報
14
地質遺跡與村莊。坎布拉景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成為青海省繼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后的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青海省第7處擁有“世界級”稱號的自然保護地。

  這是青海一張嶄新的“世界級”名片,標志著青藏高原東北緣的這片地質瑰寶正式躋身全球地質保護網絡。

  回望來路,青海自2019年啟動申報工作以來,歷經越南會議全票通過及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終審議,最終以“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文化底蘊”雙重優勢摘得桂冠。

  展望未來,坎布拉將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綱領,推動地質研學、文化旅游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讓丹山碧水真正成為民眾的“金飯碗”,讓這座“地質—生態—人文”協同發展的世界級公園,為中國乃至全球提供高原地質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樣本”。

15
黃河畔綠意濃。

  遺產保護,遺跡守護與文化傳承并重

  坎布拉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并不是終點,更不是一勞永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四年對認證的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一次評估。評估不合格則有兩年整改期,如未達到整改要求,則會被取消世界地質公園的地位。

  面對新起點,坎布拉景區管委會信心滿滿,以主人翁精神,維護世界地質公園這塊響亮的招牌。

  地質公園的核心是地質遺跡,坎布拉景區管委會將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制定《坎布拉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辦法》,禁止在保護區內從事采石、取土、開礦等破壞活動。對典型地質遺跡,采取設置護欄、專人看護等封閉性保護管理措施。

16
苗木培育。

  “我們將地質遺跡保護區分為世界級、國家級和一般地質遺跡三類,對不同級別的保護區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坎布拉景區管委會綜合部部長敏超宮說,就像是世界級地質遺跡保護區有麥秀山火山地貌遺跡和生態黃河風情走廊相關地質遺跡,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著重保護丹霞峰叢等丹霞地貌體。

  文化遺產作為地質公園的靈魂,保護與傳承不可或缺?膊祭澜绲刭|公園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加大非遺傳承保護,推動非遺項目的數字保護工作。

  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藏劇團)非遺中心負責人完么才旦從2006年進入劇團后,就開始了民間藏戲的田野調查,結果卻讓他吃驚,“以前,藏戲最活躍的時候,民間藏戲團有13家左右,調查后,發現民間藏戲團只有三四家,而這僅剩的三四家也是艱難度日。”

  2012年開始,完么才旦四處奔走,開展民間藏戲團的恢復籌備工作。2014年,籌辦了黃南州藏戲匯演,新成立和恢復的22家民間藏戲團主動參與,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17
麥秀林場自然教育科普館一角。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 才貢加 張多鈞 攝

  “22家民間藏戲團分布在尖扎縣、同仁市、澤庫縣等地村社、學校、社區,我們會幫助民間藏戲團寫劇本,教一些唱腔和舞姿,有時候還會提供服裝道具。”完么才旦說,從2013年開始,每年資助黃南地區中小學,開展藏戲進校園活動。

  “2014年,我們資助同仁市逸夫中學,赴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劇目《卓瓦桑姆》榮獲小戲類最高獎優秀劇目獎。”完么才旦自豪地說。

  2022年,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藏劇團)出版了《黃南藏戲劇本集錦》,全書共收錄傳統藏戲劇本34部。該叢書作為重要的黃南藏戲藝術文獻,為藏戲的創作者和演出者提供了豐富的劇目文本和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更為藏戲的研究者繼承歷史遺產、了解藏戲沿革史、探索振興藏戲之路儲備了第一手資料,為未來藏戲的保護與傳承奠定了基礎。

  植綠護綠,綠色動能養萬物

  4月18日清晨,麥秀林場苗圃內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技術員正將帶著泥土的苗木移栽到花盆中,動作嫻熟地在每個盆體貼上標簽,再將它們整齊擺放。棚外的空地上,工作人員手持園藝剪將枝條修剪成標準長度,把帶著嫩芽的枝椏扎成小捆,空氣中彌漫著松木特有的清香。

  “這些都是從高海拔地區引種的珍稀植物,從我們這里培育成功后要送往西寧市植物園,助力西寧植物園創建國家植物園,今年下達了500多種植物的引種培育任務。”說話間,技術員手中的活卻沒停下,捧一把土裝進花盆,上面再放一層花卉苗木種植專用土,再將小小的苗木栽到花盆中,貼上標簽。

  麥秀林場場長韓富忠穿梭在育苗區,不時俯身查看苗木長勢,他介紹:“作為黃南州苗木培育供應基地,不僅要保障國土綠化用苗,更承擔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任。”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既有整齊排列的云杉幼苗,也有正在培育的高原特色灌木。隨著全民生態意識提升,今年個人申請的苗木數量增加,牧民把綠意延伸到了房前屋后、田間牧場。

  沿麥秀河蜿蜒分布的300畝(1畝≈0.067公頃)苗圃,自1961年建立以來始終踐行“伐育平衡”的生態準則。漫步林間,遠眺山間茁壯成長的樹木,這些正是當年采伐后補種的“生態債”。

  六十載的堅守付出讓苗圃不僅成為種質資源庫,更轉型為集科研、科普于一體的生態教育基地,研學團隊可以在這里觀察植物生長周期,了解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地質構造,還可以參與育苗實踐。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麥秀林場獨特的生態廊道。從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到4000米的高山草甸,呈現出完整的垂直生態譜系:巖羊在裸巖地帶敏捷跳躍,鼯鼠在林間滑翔覓食,旱獺在灌叢中豎起警惕的耳朵,這種生物多樣性正是林場堅持“生態優先”的具象化表現。

  麥秀林場用六十載春秋書寫著生態優先的答卷。從“砍一棵種三棵”的樸素生態觀,到構建“育苗-科研-科普”的綠色發展鏈,這片土地見證著從資源索取到生態反哺的文明躍升。

  今天,當城市植物園里綻放著來自麥秀的珍稀花卉,當牧民的庭院里搖曳著新栽的樹苗,當研學少年在苗圃播下第一粒種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草木蔥蘢的景象,更是一個民族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詮釋。

  面向未來,麥秀林場將繼續以生態本底為發展底色,讓綠色動能滋養萬物生長。

18
丹山碧水坎布拉。記者 欒雨嘉 攝

  文旅融合,丹霞碧水織錦繡

  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長興。在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進程中,丹霞奇峰與碧水長天交相輝映,不僅守護了億萬年地質演化的珍貴記憶,更以文旅融合為紐帶,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漫步坎布拉景區,跨黃河玻璃索橋橫亙赤壁之間,凌空俯瞰,腳下是蜿蜒如翡翠的黃河碧波,眼前是色若渥丹的奇峰群巒。李家峽水庫形成的“水上丹霞”景觀尤為震撼,游船穿行其間,紅巖倒映碧水,恍若“人在畫中游”。

  “申創世界地質公園為景區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我們將依托這張國際名片全面提升服務品質。”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持卿表示,景區已完成跨黃河玻璃索橋建設、李坎公路病害整治、北岸碼頭改造等工程,新建的坎布拉國際酒店及會議中心已投入運營,旅游標識系統完成全面升級,初步構建起“地質觀光+文化體驗+商務接待”的多元服務體系。

  硬件升級的同時,文旅融合的觸角深入村社。景區內分布的徳洪村、尖藏村等4個藏族村落,正逐步轉型為沉浸式旅游體驗區。“目前景區提供160余個就業崗位,絕大多數員工來自周邊村莊。”潘持卿介紹,通過“景區培訓+村民上崗”模式,當地群眾既可在游船服務、景區安保、景區保潔等崗位就業,也能通過發展民宿、銷售農畜產品實現增收。

  潘持卿說,依托景區帶動,讓游客自主選擇住在藏式民宿,或是現代化酒店,讓觀光游變成體驗游,讓游客走進來、留下來、能消費,真正發揮地質公園的帶動作用。

  為突破單一觀光模式,坎布拉景區管理委員會將聯合當地文旅產業生態圈。通過建立千家合作伙伴網絡,將民宿、藏式風情園、特色餐飲等業態有機串聯,守護好地質遺跡的原始風貌的同時,讓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

  今后,坎布拉將推出地質研學線路,將丹霞觀測點與非遺體驗項目深度融合,讓游客既能領略自然奇觀,也可感受人文魅力。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申報,不僅是對其獨特地質遺跡和文化底蘊的認可,更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期許。無論是地質遺跡的精心保護,還是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坎布拉都展現出了對自然與文化的深刻敬畏。

  展望未來,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將繼續秉持“地質—生態—人文”協同發展的理念,努力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地質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為守護綠水青山、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張多鈞 才貢加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 91视频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性无码专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