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近日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一季度,全省第一產業產值增長5.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38元 ,增長6.5%,高于全國0.3個百分點,實現首季“開門紅”。
春耕生產推進有力。根據全省春耕生產部署,2025年,計劃播種糧食作物445萬畝(1畝≈0.0667公頃)以上、油料作物222萬畝以上、蔬菜65萬畝以上。截至4月22日,全省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達371.2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57.19萬畝、油料95.18萬畝、蔬菜18.84萬畝。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較去年分別增加4000畝、1400噸,蔬菜育苗訂單增加2500萬株。一季度冷涼蔬菜供港澳1400噸。
畜牧業生產穩中有增。一季度,省市(州)縣安排財政資金1.42億元,實施畜禽出欄補欄獎補政策和肉牛價格指數保險,精準調控,強化調度,全省牛、羊分別出欄29.7萬頭、109.7萬只,同比增長9.7%、7.4%,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1.7%,蛋產量增長35.8%。全省陸基養殖基地投產增效明顯,水產品產量達3304噸,同比增長29%;冷水魚出口1528噸、9168萬元,同比增長26%、29%。
農牧領域增收形勢良好。一季度,全省農村外出勞動力75.7萬人,同比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415元,同比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238元,增長5.3%;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18元,增長13.6%。
鄉村振興、“強村工程”等重點項目帶動村集體收益持續增長,土地流轉與承包草山租金價格上漲,帶動財產凈收入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務工人數增加,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和經營凈收入均有提升,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