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科教
支教接力在高原種下希望的種子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晨
發布時間:2025-05-07 07:19:18
編輯:李娜
QQ圖片20250507061756
河北大學支教團支教日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這是張楚榮報名學校支教團,來青海支教以來,最堅定的感受。

  2024年8月,作為河北大學19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張楚榮來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江西溝鎮民族小學。“這里天高地闊,雪山綿延,來到這里的第一天,我就被深深打動了,不僅因為遼闊的美景,更是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張楚榮說,從到達江西溝鎮的第一天起,她就下定決心要用知識點亮高原孩子的星空。

  “聽懂了嗎?”下課前,張楚榮試著用剛學會的藏語向學生問道。

  “老師,你好厲害,真的會藏語。”在聽清張楚榮的問題后,原來班上的調皮學生都端正了學習態度。

  張楚榮負責教五年級學生英語,但授課之初并不順利。“學生英語語法基礎普遍薄弱,他們說話時有著濃濃的藏語口音,每次上課提問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哪里不懂,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提高。”為此,張楚榮向當地教師學習藏語,下定決心要讓學生聽明白,把自己的知識都教給他們。

  張楚榮用一句藏語“聽懂了嗎?”打開了學生的心,也開啟了一場愛的雙向奔赴。對張楚榮而言,支教不僅是奉獻,更是一場生命的重塑。“我們教給學生們知識,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張楚榮說。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是支教團扎根的起點。在堅守教育教學主陣地的基礎上,張楚榮和研支團成員努力為高原上的孩子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并通過云課堂,讓河北大學各學院的老師在線上平臺為孩子帶來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兩地師生跨越千里,同上一節課。

QQ圖片20250507061803
河北大學支教團支教日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但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共鳴。

  在心理健康輔導室,支教團成員高江杉守著心靈信箱,在給孩子的回信上畫上一顆太陽,和孩子把心事疊成翱翔的紙飛機,讓煩惱飛向遠方。

  在國旗班訓練的日子里,支教團成員楊景程與孩子們共同揮灑汗水。當五星紅旗在操場上冉冉升起,莊嚴宣誓,用青春與熱血守護這片深愛的土地。

  在“紅領巾廣播站”里,支教團成員葛智靚和紅領巾小小講解員一起傳播黨的聲音、講述黨團隊的故事、感受青海的發展變化。

  在操場上、在教室里,支教團的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下藏棋、學藏語、跳鍋莊,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埋到小朋友的心里。并發起“童夢童行·千人助學”項目,將愛心傳遞給更多孩子。

  創新開展“高原雛鷹”云課堂、“格桑花開”夏令營等項目,將先進教育理念融入牧區課堂,用智慧化解“馬背小學”的教育困境。三尺講臺外,支教團的志愿者還深入村寨推廣普通話,組織生態保護志愿隊,在鄉村振興一線綻放別樣芳華。

  支教團的一言一行為“支教”“老師”“志愿者”賦予了豐富內涵,對江西溝鎮民族小學和倒淌河鎮民族小學的孩子們而言,這短短幾字卻重千金。

  “去年有一次我臨時出差,要去共和縣城,一年級的小朋友看到我在等班車,還以為我要走,都急得哭出來了。現在真正離別的時刻就快到了,我舍不得他們。”張楚榮說,一年的支教經歷教會了她很多,希望畢業以后還能回到基層,能夠走近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將愛與溫暖融入社會實踐。

  河北大學于2005年實施研究生支教團項目以來,在20年時間里向青海高原輸送了數百名青年志愿者他們用知識播撒希望,用青春澆灌出一朵朵堅韌的“格桑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用赤誠、勇氣和奉獻,傳遞著夢想和希望。

  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自1999年以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20所高校的1200余名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門源回族自治縣、曲麻萊縣、達日縣等19個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一代代青年學子跨越山海,將青春熱血傾注在青藏高原的廣袤大地。目前,95名來自17所高校的在崗志愿者正續寫著新時代的青春故事。

  二十二載春華秋實,近2萬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義無反顧地來到青海,走向基層一線服務崗位,勤奮工作、真誠奉獻;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他們用腳步丈量山河,以奉獻定義青春,在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書寫動人篇章。當稚嫩臉龐綻放求知笑容,當荒漠戈壁萌發科技新芽,便是對“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誓言的最好詮釋。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羅東川會見我省全國勞動模范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一老一小“接力”共繪鄉村新景
推動家庭醫生服務從“治病”向“健康”轉變
24H熱點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這個青年集體,以“中國...
扮靚城市的主力為何是丁香
青海油田格爾木30萬千瓦燃機電站成功并網發電
青海三峽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熱工程投運發電
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公司大柴旦100萬千瓦風光儲項目全...
可可西里庫塞湖5G通信基站建成投運
“巾幗護航”青海省女大學生就業創業宣講進高校活...
走近科學 從校園開始——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教育提...
【對話】構建科學實驗教學的青海新范式
2025年7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報名工作即將...
熱點圖片
青年之力在匯聚 青年作為正當時 ——青海青年突擊隊以青春之名書寫新時代答卷
青年之力在匯聚 青年...
以青春之名,匯聚奮進力量 ——我省各地開展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
以青春之名,匯聚奮...
古韻今輝交響 業態創新驅動 ——“五一”假期青海旅游市場煥發新活力
古韻今輝交響 業態創...
【文化中國行】省城“爆款夜市” 點燃文旅消費新引擎
【文化中國行】省城...
【文化中國行】貴德:清清黃河水 風景美如畫
【文化中國行】貴德...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應時代召喚
青春力量:以行動回...
青海互助:“五一”民俗特色體驗受熱捧
青海互助:“五一”...
【探尋雪豹之都】靈動十足!“豹”元素點亮西寧街頭
【探尋雪豹之都】靈...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支教接力在高原種下希望的種子

青海日報
2025-05-07 07:1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支教接力在高原種下希望的種子

青海日報
2025-05-07 07:1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支教接力在高原種下希望的種子

  • 2025-05-07 07:19:18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507061756
河北大學支教團支教日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這是張楚榮報名學校支教團,來青海支教以來,最堅定的感受。

  2024年8月,作為河北大學19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張楚榮來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江西溝鎮民族小學。“這里天高地闊,雪山綿延,來到這里的第一天,我就被深深打動了,不僅因為遼闊的美景,更是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張楚榮說,從到達江西溝鎮的第一天起,她就下定決心要用知識點亮高原孩子的星空。

  “聽懂了嗎?”下課前,張楚榮試著用剛學會的藏語向學生問道。

  “老師,你好厲害,真的會藏語。”在聽清張楚榮的問題后,原來班上的調皮學生都端正了學習態度。

  張楚榮負責教五年級學生英語,但授課之初并不順利。“學生英語語法基礎普遍薄弱,他們說話時有著濃濃的藏語口音,每次上課提問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哪里不懂,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們提高。”為此,張楚榮向當地教師學習藏語,下定決心要讓學生聽明白,把自己的知識都教給他們。

  張楚榮用一句藏語“聽懂了嗎?”打開了學生的心,也開啟了一場愛的雙向奔赴。對張楚榮而言,支教不僅是奉獻,更是一場生命的重塑。“我們教給學生們知識,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張楚榮說。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是支教團扎根的起點。在堅守教育教學主陣地的基礎上,張楚榮和研支團成員努力為高原上的孩子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并通過云課堂,讓河北大學各學院的老師在線上平臺為孩子帶來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兩地師生跨越千里,同上一節課。

QQ圖片20250507061803
河北大學支教團支教日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但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共鳴。

  在心理健康輔導室,支教團成員高江杉守著心靈信箱,在給孩子的回信上畫上一顆太陽,和孩子把心事疊成翱翔的紙飛機,讓煩惱飛向遠方。

  在國旗班訓練的日子里,支教團成員楊景程與孩子們共同揮灑汗水。當五星紅旗在操場上冉冉升起,莊嚴宣誓,用青春與熱血守護這片深愛的土地。

  在“紅領巾廣播站”里,支教團成員葛智靚和紅領巾小小講解員一起傳播黨的聲音、講述黨團隊的故事、感受青海的發展變化。

  在操場上、在教室里,支教團的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下藏棋、學藏語、跳鍋莊,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埋到小朋友的心里。并發起“童夢童行·千人助學”項目,將愛心傳遞給更多孩子。

  創新開展“高原雛鷹”云課堂、“格桑花開”夏令營等項目,將先進教育理念融入牧區課堂,用智慧化解“馬背小學”的教育困境。三尺講臺外,支教團的志愿者還深入村寨推廣普通話,組織生態保護志愿隊,在鄉村振興一線綻放別樣芳華。

  支教團的一言一行為“支教”“老師”“志愿者”賦予了豐富內涵,對江西溝鎮民族小學和倒淌河鎮民族小學的孩子們而言,這短短幾字卻重千金。

  “去年有一次我臨時出差,要去共和縣城,一年級的小朋友看到我在等班車,還以為我要走,都急得哭出來了。現在真正離別的時刻就快到了,我舍不得他們。”張楚榮說,一年的支教經歷教會了她很多,希望畢業以后還能回到基層,能夠走近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將愛與溫暖融入社會實踐。

  河北大學于2005年實施研究生支教團項目以來,在20年時間里向青海高原輸送了數百名青年志愿者他們用知識播撒希望,用青春澆灌出一朵朵堅韌的“格桑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用赤誠、勇氣和奉獻,傳遞著夢想和希望。

  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自1999年以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20所高校的1200余名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門源回族自治縣、曲麻萊縣、達日縣等19個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一代代青年學子跨越山海,將青春熱血傾注在青藏高原的廣袤大地。目前,95名來自17所高校的在崗志愿者正續寫著新時代的青春故事。

  二十二載春華秋實,近2萬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義無反顧地來到青海,走向基層一線服務崗位,勤奮工作、真誠奉獻;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他們用腳步丈量山河,以奉獻定義青春,在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書寫動人篇章。當稚嫩臉龐綻放求知笑容,當荒漠戈壁萌發科技新芽,便是對“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誓言的最好詮釋。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陳晨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1级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