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文化旅游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戴美玲
發布時間:2025-05-31 08:01:18
編輯:馬琦雯

  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至。我們在這個初夏時節,紛紛在門上懸掛艾草、與家人團坐品嘗軟糯粽子、給孩童掛起各式香包……端午習俗是一套精妙的文化編碼系統,每一個元素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記憶。粽子的制作工藝傳承了古代祭品的制作智慧,香包上各式各樣的吉祥物彰顯了人們對于平安祥和的追求,艾草菖蒲的使用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對于疾病預防的醫學理念。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背后,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忠孝節義”的倫理觀和“祛病防疫”的生命觀,蘊藏著中華民族對自然時序的敬畏、對歷史先賢的追思以及對集體價值的堅守。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加快推進,人們每天都生活、工作在快節奏的狀態中,生活模式也呈現為“兩點一線”的單一、高效化,紛繁的商業化更是沖淡了節日的文化儀式感。人們不再像父輩那樣傳承端午文化,不再花費時間和精力賡續節日背后的價值。甚至在忙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將端午節作為“粽子節”或“休息日”,其豐富的文化意蘊被簡化為飲食行為和休閑時光。超市里機械包裝的工業化粽子取代了家庭手工制作,人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端午節特有的節日儀式感。我們獲得了便利,獲得了休閑,但是我們失去了什么呢?當端午習俗不斷被去儀式化,我們的端午文化記憶正在逐漸淡化,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正在被逐漸稀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習俗簡化、文化記憶淡化,是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文化根脈需要如何傳承、怎樣傳承的時候了。我們過端午節,不能僅僅是吃粽子,在電子屏觀看賽龍舟,我們需要喚醒丟失在節日習俗背后的文化血脈。讓我們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文化,以創新精神開拓未來,使端午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在“六一”前夕看望少年兒童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海東市舉辦“新政會客廳”活動
青海瑪沁構建“五庫聯動”機制
24H熱點
香約慶陽丨第二十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啟幕 潘...
慶陽農文旅融合發展破解旅游短板 邀客商投資美麗鄉...
西寧真攢勁!文化大集點燃市民自豪感
剪紙和刺繡 指尖上的河湟非遺驚艷出圈
以多元文化魅力燃動河湟文化大集
這里有西寧最大的雪豹IP形象
非遺盔頭在河湟大集續寫千年戲韻
音樂舞蹈快閃!西寧文化大集精彩不斷
文化燈火點亮夏都夜晚——“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啟幕 四季文化盛宴精彩呈現
熱點圖片
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國少年
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
“橄欖綠”牽手“紅領巾”共繪國防教育新畫卷
“橄欖綠”牽手“紅...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促進條例6月1日起施行 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
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多項指標創新高
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
青海省廣播電視局與青海省地震局簽署應急廣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海省廣播電視局與...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國樂團走進青海文藝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之中國經典名曲音樂會圓滿舉行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啟幕 四季文化盛宴精彩呈現
“西海2261·河湟文化...
青海: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下沉惠及農村百萬群眾
青海:優質醫療衛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青海日報
2025-05-31 08: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青海日報
2025-05-31 08: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 2025-05-31 08:01:18
  • 來源:青海日報

  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至。我們在這個初夏時節,紛紛在門上懸掛艾草、與家人團坐品嘗軟糯粽子、給孩童掛起各式香包……端午習俗是一套精妙的文化編碼系統,每一個元素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記憶。粽子的制作工藝傳承了古代祭品的制作智慧,香包上各式各樣的吉祥物彰顯了人們對于平安祥和的追求,艾草菖蒲的使用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對于疾病預防的醫學理念。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背后,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忠孝節義”的倫理觀和“祛病防疫”的生命觀,蘊藏著中華民族對自然時序的敬畏、對歷史先賢的追思以及對集體價值的堅守。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加快推進,人們每天都生活、工作在快節奏的狀態中,生活模式也呈現為“兩點一線”的單一、高效化,紛繁的商業化更是沖淡了節日的文化儀式感。人們不再像父輩那樣傳承端午文化,不再花費時間和精力賡續節日背后的價值。甚至在忙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將端午節作為“粽子節”或“休息日”,其豐富的文化意蘊被簡化為飲食行為和休閑時光。超市里機械包裝的工業化粽子取代了家庭手工制作,人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端午節特有的節日儀式感。我們獲得了便利,獲得了休閑,但是我們失去了什么呢?當端午習俗不斷被去儀式化,我們的端午文化記憶正在逐漸淡化,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正在被逐漸稀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習俗簡化、文化記憶淡化,是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文化根脈需要如何傳承、怎樣傳承的時候了。我們過端午節,不能僅僅是吃粽子,在電子屏觀看賽龍舟,我們需要喚醒丟失在節日習俗背后的文化血脈。讓我們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文化,以創新精神開拓未來,使端午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戴美玲
編輯:馬琦雯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无码毛片AAA在线|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欧美无乱码久久久免费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