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牢記囑托擔使命 高原礪志映初心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工作綜述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鄭思哲 青組
發布時間:2025-07-28 07:23:50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2022年7月以來,承載著6個援青省市、58家中央單位和中央企業的深情厚誼,第五批441名援青干部人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青海當作第二故鄉,踴躍投身援青事業,推動青海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了對口援青工作的新篇章。

  踐行使命

  在關懷激勵中凝聚奮進力量

  2024年6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包括教育在內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殷殷囑托,廣大援青干部人才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凝聚起感恩奮進的強大思想共識。

  三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援青工作,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連續三年主持召開高規格對口援青干部人才座談會,激勵鼓舞援青干部人才在新青海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砥礪心智、增長才干、貢獻力量。省級層面先后舉辦援青干部人才全員培訓班3期,主題讀書班5期,組織各類省情研修活動10余次。各援青團隊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對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對口援青工作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省委組織部堅持將援青干部人才納入全省干部人才總盤子,在州縣的援青工作負責同志擔任黨委副書記、政府班子副職,援青專業技術人才擔任科室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等,讓援青干部人才有職、有權、有責,有干事創業的良好平臺。加強正向激勵,常態化開展“組團式”援青工作現場觀摩和比學趕超活動,激勵廣大援青干部人才履職盡責、擔當奉獻。

  產業賦能

  在服務大局中唱響援青主旋律

  第五批援青團隊錨定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的宏偉藍圖,三年累計投入對口援青資金55.46億元,規劃實施各領域項目1400余個,促進青海經濟轉型升級。開展“雙招雙引”專場活動116場,招引綠色算力、清潔能源等領域重點項目223個,緊缺人才2400余名,援青“五大電力集團”等央企持續加大對青投入,天合光能、阿特斯、紅獅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落戶青海,零碳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等產業園區拔地而起,繪就以綠色算力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圖景。

  2024年,“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推介會在援青6省市舉辦,讓青海的壯美景色、旖旎風光和多彩的民俗風情在內地省市得到充分展示。近年來,隨著“一只歐拉羊帶您去旅行”“暢行中國?山宗水源”交通廣播走進大美青海、“二十萬人游海北”等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文旅活動在青海和援青省市同步開展,援受雙方文旅資源實現深度融合、互促共贏,2024年援青6省市來青游客數量達524.4萬人,較2019年增長71%。

  省委組織部組建22個重點領域援青工作平臺,各援青團隊創新開展127個“小組團”援青項目,培育打造龍羊峽三文魚、高原寒地小龍蝦等數十個特色優勢品牌。浙江團隊引進浙商投資104億元,立項德令哈、格爾木兩個350MW全球最大光熱電站項目。北京團隊幫助打造的“玉樹牦牛”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并于2024年成為青海唯一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的品牌。天津團隊推動云谷云(深圳)投資2.3億元的算力項目落地,助力黃南綠色算力加速發展。上海團隊打造黃河女兒灣等特色景區,全力提升更多“品質化”旅游體驗。江蘇團隊共建27個產業園區,成為蘇青合力打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山東團隊成立海北州魯青生態農牧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各援青團隊創新對口支援舉措,組建綠色算力工作專班,舉辦綠色算力人才發展論壇,積極對接聯系81家綠色算力企業簽訂投資意向420.5億元,落地投資已達147.3億元。

  牢記宗旨

  在民生事業中增強群眾獲得感

  大危難彰顯大擔當,2022年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進青伊始,就遇到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特大汛情,各相關專業領域的援青干部全部駐扎一線指揮,21支援青醫療隊就地轉為疫情防控隊,267名援青干部人才主動申請擔任社區志愿者,64名援青副縣長在一線日夜堅守,援青6省市馳援7500多萬元資金物資運往對口支援州縣,為青海平穩度過這一“疫汛疊加期”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時,省委組織部援青辦連夜提出11條應急處置措施,迅速召開援青領隊聯席會協調落實600套活動板房,省級醫院和海東市所有援青醫生連夜赴一線參與災后救治,8小時內相關領域援青干部全部返崗參與救災,200余名援青醫生奔赴14個災區安置點巡診,援青干部人才自發向地震災區捐款25.34萬元,援青6省市前后方共捐贈6200余萬元救災資金和物資,在危難時刻展現了援青擔當。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始終立足民生、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各省市投入的援青項目資金中,民生領域資金占比達到90%,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有效地解決。青海省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青工作相繼納入中央干部人才對口支援體系,援青省市先進醫院、學校與青海21家醫院、17所學校建立結對關系,243名醫療、教育人才跨越山海,為青海教育醫療事業發展帶來不竭動力,許多過去不敢治、治不了的疑難雜癥現在在州域內就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治療,高海拔地區的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東部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援受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年來,涉藏6州人民醫院全部晉升為三級醫院,14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醫院提前兩年全部晉升二甲醫院,20家州縣“組團式”受援醫院急危重癥“五個中心”全部建成,門急診量、住院人數和手術量均實現17%以上增長,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穩定在93%以上。14所受援高中本科總體上線率從44%提升至58%,600余名學生考上了“雙一流”大學,輸送萬余名學子在內地學校接受更好教育,民族地區的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建設家鄉的人生夢想變成了現實。

  “魚漁兼授”的“組團式”援青模式,不僅引入先進的技術理念,更注重提升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援青醫生、教師累計幫帶培養1500余名學員,外派送學900余人次,培訓4萬余人次。創新開展醫療、教育人才“雙向組團”培養,整建制選派200余名本地人才到東部6省市跟崗學習,涉藏州縣人民醫院醫生持證率較支援前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為青海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文化共融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厚植民族團結主基調

  援青6省市結合強基、育苗、潤心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項行動”,累計安排資金1.87億元實施55類民族“三交”項目,推動文化宣傳、民族巡演、青少年交流等系列“三交”活動涵蓋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北京舉行“石榴花開美京城”——京玉民族團結共建交流活動,促進援受雙方深入交流合作。天津組織村干部、青少年等開展“青少年逐夢計劃”“足球援青”“石榴籽一家親夏令營”等多元系列交流活動。上海團隊組建中國首支藏族青少年管樂團“果洛州青少年管樂團”,亮相中國第十七屆優秀管樂團隊展演,榮獲“中華杯”優秀管樂團展演團隊獎。江蘇創新舉辦“南京西寧文化旅游周”“常州·共和周”等活動,為蘇青兩地深化文化交流、促進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浙江組織開展“浙江—海西亞運交流年”系列活動,海西州參與群眾達1.4萬余人次,促進了兩地文旅交流互鑒。山東衛視支持海北參加沿黃九省(區)共同舉辦的“大河之美”國慶大型沉浸式融媒云直播,微博話題瀏覽量超1億……隨著對口援青走深走實,援受雙方干部群眾互訪學習更加頻繁,文化交流互鑒更加深入,為援受兩地干部群眾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從黃河到長江》《遇上你是我的緣》等大型音樂會、民族劇在上海、江蘇等援青省市巡演,“宋韻絲路行·浙青一家親”專場文藝晚會在浙江舉辦,《青海之美,傳承之心》專題紀錄片打響“大美青海、神韻黃南”文化品牌,援青題材電影《靠近我 看見你》、藏風兒童劇《高原上的黑眼睛》在江蘇、北京相繼上演,廣受好評……文藝援青不僅讓青海的民族文化得以展示,也讓內地的多元文化得以傳播,各民族心靈契合邁出了新步伐。

  三度春秋,讓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雖非青海所生、更似高原之子,雖經艱難磨礪、更獲成長蛻變,所有的執著堅守、只爭朝夕都是為了青海的日新月異。

  眾志成城再登高,揚優成勢開新局。站在青海戰略機遇期疊加、政策紅利匯聚的“風口”,廣大援青干部人才還將繼續把初心與使命、忠誠與擔當、情懷與奉獻寫在江源大地,為青海最好發展時期貢獻出最大的援青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在西寧市調研重點企業運行情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貴德縣三屯:古村展新顏 產業富鄉親
第六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抵達青海果洛州
24H熱點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智援青海培桃李 情系高...
聞“汛”而動 向險而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從藏羊...
【經濟聚焦】從“圈滿需求”到“圈暖人心”——“...
【援青禮贊】山海情深十五載 魯青共筑高原夢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海——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書寫“性命相托”的醫者擔當...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雙向賦能,打造“帶不走”的...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熱點圖片
【活力中國調研行】探訪青海清潔能源外送的核心樞紐
【活力中國調研行】...
【活力中國調研行】走進中國原子城
【活力中國調研行】...
青海果洛州:瑪可河畔“菌”飄香
青海果洛州:瑪可河...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紅魔”旋風席卷球場內外——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七輪青海果洛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文旅援青,讓青海走向更廣闊舞臺!——援青工作巡禮之五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
【活力中國調研行】河湟風情“活”在街巷間
【活力中國調研行】...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唐卡金線勾勒足球弧線——第二屆“青超聯賽”第七輪青海黃南州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海西寧市農業的“綠色奇跡”——西寧“冷涼經濟”系列報道之三
冷涼氣候如何成就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牢記囑托擔使命 高原礪志映初心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工作綜述

青海日報
2025-07-28 07:2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牢記囑托擔使命 高原礪志映初心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工作綜述

青海日報
2025-07-28 07:2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牢記囑托擔使命 高原礪志映初心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工作綜述

  • 2025-07-28 07:23:5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2022年7月以來,承載著6個援青省市、58家中央單位和中央企業的深情厚誼,第五批441名援青干部人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青海當作第二故鄉,踴躍投身援青事業,推動青海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了對口援青工作的新篇章。

  踐行使命

  在關懷激勵中凝聚奮進力量

  2024年6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包括教育在內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殷殷囑托,廣大援青干部人才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凝聚起感恩奮進的強大思想共識。

  三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援青工作,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連續三年主持召開高規格對口援青干部人才座談會,激勵鼓舞援青干部人才在新青海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砥礪心智、增長才干、貢獻力量。省級層面先后舉辦援青干部人才全員培訓班3期,主題讀書班5期,組織各類省情研修活動10余次。各援青團隊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對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對口援青工作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省委組織部堅持將援青干部人才納入全省干部人才總盤子,在州縣的援青工作負責同志擔任黨委副書記、政府班子副職,援青專業技術人才擔任科室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等,讓援青干部人才有職、有權、有責,有干事創業的良好平臺。加強正向激勵,常態化開展“組團式”援青工作現場觀摩和比學趕超活動,激勵廣大援青干部人才履職盡責、擔當奉獻。

  產業賦能

  在服務大局中唱響援青主旋律

  第五批援青團隊錨定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的宏偉藍圖,三年累計投入對口援青資金55.46億元,規劃實施各領域項目1400余個,促進青海經濟轉型升級。開展“雙招雙引”專場活動116場,招引綠色算力、清潔能源等領域重點項目223個,緊缺人才2400余名,援青“五大電力集團”等央企持續加大對青投入,天合光能、阿特斯、紅獅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落戶青海,零碳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等產業園區拔地而起,繪就以綠色算力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圖景。

  2024年,“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推介會在援青6省市舉辦,讓青海的壯美景色、旖旎風光和多彩的民俗風情在內地省市得到充分展示。近年來,隨著“一只歐拉羊帶您去旅行”“暢行中國?山宗水源”交通廣播走進大美青海、“二十萬人游海北”等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文旅活動在青海和援青省市同步開展,援受雙方文旅資源實現深度融合、互促共贏,2024年援青6省市來青游客數量達524.4萬人,較2019年增長71%。

  省委組織部組建22個重點領域援青工作平臺,各援青團隊創新開展127個“小組團”援青項目,培育打造龍羊峽三文魚、高原寒地小龍蝦等數十個特色優勢品牌。浙江團隊引進浙商投資104億元,立項德令哈、格爾木兩個350MW全球最大光熱電站項目。北京團隊幫助打造的“玉樹牦牛”區域公用品牌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并于2024年成為青海唯一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的品牌。天津團隊推動云谷云(深圳)投資2.3億元的算力項目落地,助力黃南綠色算力加速發展。上海團隊打造黃河女兒灣等特色景區,全力提升更多“品質化”旅游體驗。江蘇團隊共建27個產業園區,成為蘇青合力打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山東團隊成立海北州魯青生態農牧產業技術研究院,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各援青團隊創新對口支援舉措,組建綠色算力工作專班,舉辦綠色算力人才發展論壇,積極對接聯系81家綠色算力企業簽訂投資意向420.5億元,落地投資已達147.3億元。

  牢記宗旨

  在民生事業中增強群眾獲得感

  大危難彰顯大擔當,2022年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進青伊始,就遇到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特大汛情,各相關專業領域的援青干部全部駐扎一線指揮,21支援青醫療隊就地轉為疫情防控隊,267名援青干部人才主動申請擔任社區志愿者,64名援青副縣長在一線日夜堅守,援青6省市馳援7500多萬元資金物資運往對口支援州縣,為青海平穩度過這一“疫汛疊加期”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時,省委組織部援青辦連夜提出11條應急處置措施,迅速召開援青領隊聯席會協調落實600套活動板房,省級醫院和海東市所有援青醫生連夜赴一線參與災后救治,8小時內相關領域援青干部全部返崗參與救災,200余名援青醫生奔赴14個災區安置點巡診,援青干部人才自發向地震災區捐款25.34萬元,援青6省市前后方共捐贈6200余萬元救災資金和物資,在危難時刻展現了援青擔當。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始終立足民生、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各省市投入的援青項目資金中,民生領域資金占比達到90%,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有效地解決。青海省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青工作相繼納入中央干部人才對口支援體系,援青省市先進醫院、學校與青海21家醫院、17所學校建立結對關系,243名醫療、教育人才跨越山海,為青海教育醫療事業發展帶來不竭動力,許多過去不敢治、治不了的疑難雜癥現在在州域內就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治療,高海拔地區的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東部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援受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年來,涉藏6州人民醫院全部晉升為三級醫院,14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醫院提前兩年全部晉升二甲醫院,20家州縣“組團式”受援醫院急危重癥“五個中心”全部建成,門急診量、住院人數和手術量均實現17%以上增長,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穩定在93%以上。14所受援高中本科總體上線率從44%提升至58%,600余名學生考上了“雙一流”大學,輸送萬余名學子在內地學校接受更好教育,民族地區的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建設家鄉的人生夢想變成了現實。

  “魚漁兼授”的“組團式”援青模式,不僅引入先進的技術理念,更注重提升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援青醫生、教師累計幫帶培養1500余名學員,外派送學900余人次,培訓4萬余人次。創新開展醫療、教育人才“雙向組團”培養,整建制選派200余名本地人才到東部6省市跟崗學習,涉藏州縣人民醫院醫生持證率較支援前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為青海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文化共融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厚植民族團結主基調

  援青6省市結合強基、育苗、潤心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項行動”,累計安排資金1.87億元實施55類民族“三交”項目,推動文化宣傳、民族巡演、青少年交流等系列“三交”活動涵蓋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北京舉行“石榴花開美京城”——京玉民族團結共建交流活動,促進援受雙方深入交流合作。天津組織村干部、青少年等開展“青少年逐夢計劃”“足球援青”“石榴籽一家親夏令營”等多元系列交流活動。上海團隊組建中國首支藏族青少年管樂團“果洛州青少年管樂團”,亮相中國第十七屆優秀管樂團隊展演,榮獲“中華杯”優秀管樂團展演團隊獎。江蘇創新舉辦“南京西寧文化旅游周”“常州·共和周”等活動,為蘇青兩地深化文化交流、促進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浙江組織開展“浙江—海西亞運交流年”系列活動,海西州參與群眾達1.4萬余人次,促進了兩地文旅交流互鑒。山東衛視支持海北參加沿黃九省(區)共同舉辦的“大河之美”國慶大型沉浸式融媒云直播,微博話題瀏覽量超1億……隨著對口援青走深走實,援受雙方干部群眾互訪學習更加頻繁,文化交流互鑒更加深入,為援受兩地干部群眾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從黃河到長江》《遇上你是我的緣》等大型音樂會、民族劇在上海、江蘇等援青省市巡演,“宋韻絲路行·浙青一家親”專場文藝晚會在浙江舉辦,《青海之美,傳承之心》專題紀錄片打響“大美青海、神韻黃南”文化品牌,援青題材電影《靠近我 看見你》、藏風兒童劇《高原上的黑眼睛》在江蘇、北京相繼上演,廣受好評……文藝援青不僅讓青海的民族文化得以展示,也讓內地的多元文化得以傳播,各民族心靈契合邁出了新步伐。

  三度春秋,讓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雖非青海所生、更似高原之子,雖經艱難磨礪、更獲成長蛻變,所有的執著堅守、只爭朝夕都是為了青海的日新月異。

  眾志成城再登高,揚優成勢開新局。站在青海戰略機遇期疊加、政策紅利匯聚的“風口”,廣大援青干部人才還將繼續把初心與使命、忠誠與擔當、情懷與奉獻寫在江源大地,為青海最好發展時期貢獻出最大的援青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鄭思哲 青組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