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這里建設面積達到15.8萬平方米,擁有A、B、C、D4島值機區域、171個商業點位;這里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查詢航班信息,安檢通道更加智能便捷,能迅速實現“秒”級通關;這里聚齊了青海各種特色,從三江之源的抽象雕塑到青藏高原特有的動物雪豹、牦牛、藏羚羊,從藏毯展示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示,甚至是高原動物標本都能盡收眼底……隨著探索腳步的延伸,在這里仿佛用新的視角探索了一個新的世界,這里就是備受外地游客和青海人民關注、承載著青海人民期盼的西寧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新建T3航站樓。
8月7日,西寧機場新建T3航站樓即將開門迎客,歷經5年的建設,這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7月30日,青海機場公司舉行西寧機場新建T3航站樓開放日活動,記者“嘗鮮”體驗,首次零距離走進T3航站樓進行轉場投運前的探訪。
面積更大,超以前兩個航站樓面積
走進T3航站樓,視野一下子開闊了起來,從西向東望去,仿佛一眼望不到頭。“大”“真大”這是記者最深刻的感受。
從外面看去,這里仿佛一只振翅高飛的黑頸鶴,占地面積達15.8萬平方米、共分為三層,這是什么概念?這個面積已經超過了現有T1和T2航站樓綜合面積。從東向西,這里的值機區域升級成了A、B、C、D4島,人工值機通道和自助值機設備也大幅增加,未來能應對和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
走進T3航站樓的“C”位,游客對青海的“第一印象”由此產生。只見這里矗立著高達40米的“三江源·中華水塔”雕塑,雕塑以三條蜿蜒飄帶為主體,自穹頂傾瀉與地面銜接,形成“水天相連”意象。雕塑由藍、黃、紅三色組成,三個顏色分別象征長江、黃河、瀾滄江,彰顯青海文化,讓“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深入人心,相信這里未來一定會成為游客“必打卡”“必留影”之地。
雕塑背后就是安檢通道,這里的安檢設備能夠通過人臉識別讓旅客快速通過,可實現“秒”級通關。安檢區域的面積也進行了擴容,且旅客使用的安檢筐還實現了循環傳送。此外,行李托運大廳和中轉大廳也進行了擴容,屆時,停機坪機位總數達75個、行李提取通道達10條。
功能更全,區域分布更合理
感受T3航站樓,這里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大功能區域配備更合理。經過出發大廳,旅客安檢后來到的區域就是候機大廳,在這里既有輕松購物的商業區、也有休閑放松孩子玩耍的游樂區,還有需要提供餐飲服務的就餐區、更有適合商務人士休息的頭等艙休息室,針對不同旅客的需求,更加合理布局。
此外,T3航站樓內的旅客候機座椅也全面升級,不僅數量大幅增多而且功能更全,坐在座椅上就可以為電器充電,著實方便。航站樓的公共衛生間功能也進行了統一布局,將以往飲水區、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公共衛生間整合放置在同一個區域,解決了不同旅客“跑遠路”問題。
更具本土特色,青海元素遍布角落
參觀T3航站樓,你一定會被這里遍布的青海元素所震撼。在候機大廳內人們隨處可以見到牦牛、藏羚羊、雪豹這些“小可愛”;到達出口處是一幅長50米、高2米采用長卷形式展示青海雄渾壯美風景的巨幅國畫《江源萬里繪蒼茫》;中指廊候機區最前方擺放著一個被稱為“青海之眼”的擺件,里面循環播放著青海的美景;此外在機場一個顯眼處,還有一個青海動物標本的展示區,各種動物奔跑在“大自然”中,不僅能讓外地游客更加了解青海,也盡顯青海的生態地位。
除了各種青海元素,T3航站樓內的非遺元素也是不斷沖擊震撼著記者的視覺。在東指廊候機區最前方,一大塊皮影制作的擺件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它不僅能看還能動,輕輕搖動手把,皮影“動”了起來,豬八戒孫悟空打妖怪的畫面栩栩如生。就連這里大部分衛生間的男區、女區標識也用到了皮影設計,讓人一目了然。
從“從無到有”到“從有到優”,西寧機場一步步華麗變身,未來西寧機場將成為青海又一個新地標。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