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進一步提升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擴大理論宣講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探索理論宣講新路徑,今年,省委講師團精心打造了“清風理韻”省級理論宣講品牌,明確宣講重點、培育宣講隊伍、強化實戰演練。6至7月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巡回宣講,行程4600余公里,足跡遍布全省8個市州,成功舉辦15場宣講(含6場藏語專場),覆蓋聽眾近4000人,做到了理論宣講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牧區、進企業。
精心謀劃,宣講與調研同向開展。宣講活動始終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海的實踐”這一主題。內容涵蓋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產業、鄉村振興等核心內容。面對不同群體,宣講員采取精準“滴灌”,針對各市州專場,深入挖掘當地鮮活案例,以“身邊人講身邊事”增進親近感;面向高校青年,突出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選派優秀大學生和校友走上宣講臺,以朋輩視角引發強烈共鳴;面向企業職工,著重闡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工匠精神的價值引領,激發奮斗熱情,宣講中同受眾溝通交流,現場調研宣講需求,收集宣講意見建議。在格爾木煉油廠,宣講后同職工進行了現場交流,調研企業職工對宣講的感受,并收集宣講需求,宣講員們當即訪談職工,了解煉油廠全國勞動模范楊永磊的事跡,儲備宣講素材。
全域覆蓋,場次與質量同步保證。此次巡回宣講,行程長、覆蓋廣、用心深、質量高。巡回宣講不僅抵達了8個市(州)府,更將理論宣講的觸角延伸到以往鮮有抵達的縣(區)。特別在玉樹、果洛、黃南、海南、海北、海西六州,安排了藏語專場,確保黨的聲音無障礙傳遞到每一位藏族同胞心中。首場報告會安排高校專場,高校作為青年思想引領的主陣地,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抓住了青年就抓住宣講的重要受眾,西寧市全部本科院校800名學生代表齊聚一堂,在青年學子心中播撒下信仰的種子。青海大學學生羅穎表示:“此次宣講把高深的理論知識轉化成青年易懂的語言,尤其是結合青海本地發展實踐部分讓人印象深刻,讓我深刻認識到新時代青年的責任。”
創新表達,深度與溫度相伴而行。宣講團積極運用AI人物對話等前沿視頻技術,賦予理論表達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玉樹,面向高中生宣講時,宣講員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等家鄉瑰寶為切入點,通過生動科普互動,點燃學子們對家鄉的熾熱情懷與自豪感。宣講結束后學生久久不愿離去,爭相同宣講員合影,宣講員將隨身佩戴的徽章贈送給學生留念。老師們說:“這樣的宣講讓同學們了解家鄉、開闊眼界、提升自信、堅定信念,是一場生動的思政課。”藏語專場采用“訪談+互動”模式,宣講員深入淺出地闡述理論觀點后,巧妙設問引導聽眾思考。由“我講你聽”向“你問我答”轉變,宣講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是群眾身邊的貼心人。理論宣講由此跳出了單向灌輸的模式,在親切的交流中拉近距離,在隨機的問答中激活思維,真正實現了聽眾從“被動聽”到“主動融”的轉變。
品牌聯動,合力與活力相得益彰。本次巡回宣講不僅是省級品牌的展示,更成為全省理論宣講力量的一次大集結、大交流;顒诱骷⑽{了各市州“一地一品牌”的優秀理論宣講作品和宣講骨干,實現省、市州宣講員同臺獻藝、切磋共進。各地選送的“理論+非遺”宣講節目,不僅充分展現了基層理論宣講的豐碩成果,也為省級宣講注入了鮮活的地方特色和藝術魅力。海南州選送的《鄉村序語》穿插于宣講之中,以藏語說唱配合大屏幕字幕翻譯,生動描繪了牧區在黨的引領下生活富裕、人心向黨的和順圖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讓黨的恩情與群眾的感恩心聲在旋律中交融共振。
從河湟谷地到三江之源,“清風理韻”省級理論宣講品牌以理論為筆、以實踐為墨,在青海高原遼闊大地上,奮力書寫著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生動篇章。每一次宣講,如同播撒一粒粒思想火種;每一次互動,如同點亮一盞盞前行明燈。當理論之光穿透語言屏障,當思想偉力融入高原血脈,信仰的旗幟便在青海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獵獵飛揚,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匯聚起澎湃的精神力量。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