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青海民和答卷:從生態宜居到產業興縣
作者:趙俊杰
發布時間:2025-09-08 07:36:47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初秋時節,走進民和大地,一幅山川秀美、生態宜人的畫卷徐徐展開。工業園區內機器轟鳴,奏響綠色智造的時代強音;露天蔬菜種植基地里,高原冷涼氣候孕育出供港菜心的翡翠產業鏈;避險搬遷安置點里新房拔地而起,群眾喜遷新居;黃河岸邊的金田新村,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共唱民族團結贊歌。

  今年以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奮進姿態,在產業升級、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生態旅游等方面同步發力,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和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6億元,同比增長1.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全縣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高原智造鏈動未來

  地處青海東部的民和縣,坐擁蘭西城市群核心區位的戰略優勢,以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京藏高速、蘭新高鐵、西寧機場1小時經濟圈)和宜業宜居的高原氣候,成為西部投資興業的熱土。

  每當走進海東工業園區民和工業園,總能感受到令人振奮的活力——從鱗次櫛比的標準化廠房到機器轟鳴的智能車間,從新材料研發中心到新能源裝備生產線,每個角落都躍動著產業升級的強勁脈搏,每家企業都在書寫高原工業化的創新篇章。

  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蘆會鐘的辦公桌上,陳列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牛奶瓶蓋。這些牛奶瓶蓋雖不起眼,但每一個都是擁有國家專利的創新成果。對于乳制品行業而言,瓶蓋雖小,卻是牽動產業命脈的關鍵部件——優質瓶蓋能形成完美密封,確保產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品質如一;而劣質瓶蓋的微小氣孔,可能讓整批產品提前變質,最終損害品牌信譽。這些專利產品,詮釋著包裝領域“細節決定成敗”的行業真諦。

  “青海乳制品企業較多,以前產品銷到省外的較少,主要是包裝的問題。因為產品要達到一定的保質期,必須有高端和高密封的包裝,而青海不少企業的奶制品包裝次、密封性低。”蘆會鐘說,以前青海省內沒有奶瓶蓋專利生產企業,而省外購買無形中增加了運輸成本,導致產品銷售受到影響,現在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在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榮譽墻上,展示著蒙牛、伊利、青海湖、天露等數十家省內外知名奶制品企業的商標。蘆會鐘介紹,這些家喻戶曉的乳制品,其關鍵包裝部件都產自高原。在民和工業園這片熱土上,燕龍包裝以本地化生產的戰略智慧,為青海乳業構建起安全供應鏈——既破解了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的產業困局,又通過縮短物流半徑,為合作企業降低運輸成本。這種扎根高原、服務高原的發展模式,正是青海制造賦能本地產業的生動實踐。

  自2024年7月投產以來,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用短短一年交出了2300萬元的銷售答卷。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民和工業園管委會《強化為企服務十項措施》的生動實踐——從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到生產配套的精準對接,從政策紅利的直達快享到要素保障的全程跟進,園區以全周期保姆式服務為企業掃清發展障礙。這種將“最后一公里”變成零距離的服務理念,不僅讓入駐企業快速站穩腳跟,更成為民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標桿案例。

  憂居到優居的暖心跨越

  避險搬遷工程是我國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旨在通過科學規劃、系統推進,從根本上消除地質災害威脅,讓群眾實現從“憂居”到“優居”的轉變。

  在青海高原的廣袤土地上,民和縣正書寫著避險搬遷的暖心故事。

  夕陽下,安哈格夫婦并肩站在廊檐下,指尖輕觸著三角梅垂落的花枝,盤算著往后的光景。說起搬遷后的新生活,妻子眼角漾著笑意:今年開春響應政府號召搬來馬場垣鄉團結村安置點,沒想到連縣城超市的鮮牛奶都能趕早喝上!

  今年年初,響應政府的號召,安哈格一家搬到馬場垣鄉團結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這里交通便捷,附近有學校、超市、醫院,距民和縣城僅10分鐘的車程。

  安哈格的新家,整潔亮堂,屋檐下兩株三角梅花開得正艷。屋內擺放著嶄新的沙發、茶幾。室內擺放的“模范戶”的匾額熠熠生輝。

  “起初總怕住不慣,擔心搬過來后各方面不方便。自從入住新家后,才明白擔心是多余的,新房子水電暖齊全,房前屋后平整有序。”安哈格的妻子說。

  在民和縣滿坪鎮避險安置點,一派繁忙又有序的建設景象映入眼簾。滿坪鎮黨委書記楊占華介紹,此處安置點主要安置滿坪鎮4個村的村民,共30戶126人。為了讓搬遷工作既高效又貼合村民需求,鎮政府組織村民到毗鄰鄉鎮觀摩戶型,征求大家的意見,確保房屋設計符合群眾期待。

  楊占華說,安置點的房屋分為8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兩種戶型。其中,80平方米的戶型村民可免費入住,120平方米的戶型村民需要向施工方補交7萬元。自今年3月啟動施工以來,項目推進順利,目前村民已全部入住。

  黃河畔的金田新村,新建的房屋鱗次櫛比,白墻紅瓦在暮色中泛著溫暖的光暈,屋頂的太陽能板閃爍著微光,與蜿蜒的黃河交相輝映。村民們三三兩兩坐在院門口,耳畔時不時傳來孩子們的笑聲,不同民族的鄉親們用方言聊著家常,像石榴籽般緊緊相依。

  今年以來,民和縣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實施,按照集中、上樓、分散等安置方式,啟動實施956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任務,全力以赴讓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遷入新居,穩住“心”房子。

  青藏游的黃金第一站

  當暮色為桃花源街市披上琥珀色的紗衣,萬千燈火便次第蘇醒。此時,烤羊肉的香氣混著甜醅的清香飄來,攤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這條不足千米的街市,此刻正跳動著最鮮活的城市脈動。

  慕名而來的蘭州市民楊玉榮分享道:“今年暑期我們全家規劃了期待已久的青藏之旅,特意將首站選在民和。這兩天的停留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座高原小城的獨特魅力——最令人難忘的莫過于地道的河湟美食:臊子面、釀皮、手抓羊肉,每道美食都帶著濃郁的地方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作為青藏高原的東部門戶,民和縣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正著力打造“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旨在讓這里成為青藏游的黃金起點、青甘大環線游的首站,讓游客從這里開啟高原傳奇之旅。

  民和,黃河、湟水、大通河3條河流在此相擁,共同孕育出青海海拔最低的生態綠洲。這里不僅是高原旅行的理想起點,更是一座活著的多元文化博物館。漫步在黃河谷地,您既能體驗母親河的壯闊,又能享受低海拔的舒適。

  依托青藏高原東門戶的區位優勢和多元民族文化底蘊,民和縣委、縣政府開創性地提出“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戰略,將地理稟賦轉化為發展動能,打造青藏旅游、青甘大環線旅游第一站的差異化定位。

  在“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戰略下,民和縣多措并舉,通過聘任魅力民和代言人、繪制網紅打卡點、發布推送“文旅局長請你來民和”短視頻、打造文創IP(桃小妹、大禹哥)、制作“魅力民和”智慧旅游小程序、完善旅游標牌體系等措施,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和縣委書記朱智泰坦言,近年來,民和縣聚焦新型消費、文旅消費等領域,精準把握暑期、國慶等消費旺季,以桃花源街市、七里花海等為依托,策劃舉辦系列文旅節慶活動,推動“農體文旅商”等業態深度融合,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持續推動消費回暖升級。

  民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肖克忠表示,通過“農體文旅商”深度融合,桃花源街市火爆出圈,舉辦“青藏游·從民和走”等各類文旅活動200余場次,吸引游客340萬人次、旅游收入9.8億元,均增長20%以上。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今年上半年,民和縣旅游總人數251.8萬人次,同比增長28.9%;旅游總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21.1%。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省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召開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考核面試公告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青海西寧市城鎮新增就業2.73萬人
“互助家政”帶動1.3萬余人就業
24H熱點
青海兩隊打入城BA四強
中冠總決賽第二輪青海昆侖隊戰平大連可為隊
護林員江文江措與雪豹的4次奇遇
張韶涵西寧演唱會落幕 文旅深度融合激活經濟發展新...
3名國家級表彰獎勵獲得者返崗 銘記抗戰精神 為建設...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西寧也能生產稀土鋰電池啦
創新采用“展演+展示”雙模式 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
【生態深一度】守望一座山 護好這片林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南北”對壘,上演堅韌攻守...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黃果”相遇,石榴花開綠茵...
熱點圖片
大地“血脈”:隨河而生奔河而去
大地“血脈”:隨河...
各族兒女共繪交融畫卷——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西寧市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專場演出側記
各族兒女共繪交融畫...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藍黃“對決” 平局收場——第二屆“青超聯賽”第十二輪海東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詩城”激戰 再掀熱浪 ——第二屆“青超聯賽”第十二輪海西主場見聞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五彩神箭”射箭邀請賽拉開戰幕
“五彩神箭”射箭邀...
紅軍營里的堅實脊梁——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燦燦
紅軍營里的堅實脊梁...
以箭為媒,架起溝通橋梁
以箭為媒,架起溝通橋梁
感受國家強盛榮光 堅定高原奉獻之志
感受國家強盛榮光 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民和答卷:從生態宜居到產業興縣

西海都市報
2025-09-08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民和答卷:從生態宜居到產業興縣

西海都市報
2025-09-08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民和答卷:從生態宜居到產業興縣

  • 2025-09-08 07:36:47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初秋時節,走進民和大地,一幅山川秀美、生態宜人的畫卷徐徐展開。工業園區內機器轟鳴,奏響綠色智造的時代強音;露天蔬菜種植基地里,高原冷涼氣候孕育出供港菜心的翡翠產業鏈;避險搬遷安置點里新房拔地而起,群眾喜遷新居;黃河岸邊的金田新村,各族群眾載歌載舞,共唱民族團結贊歌。

  今年以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奮進姿態,在產業升級、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生態旅游等方面同步發力,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民和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6億元,同比增長1.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全縣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高原智造鏈動未來

  地處青海東部的民和縣,坐擁蘭西城市群核心區位的戰略優勢,以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京藏高速、蘭新高鐵、西寧機場1小時經濟圈)和宜業宜居的高原氣候,成為西部投資興業的熱土。

  每當走進海東工業園區民和工業園,總能感受到令人振奮的活力——從鱗次櫛比的標準化廠房到機器轟鳴的智能車間,從新材料研發中心到新能源裝備生產線,每個角落都躍動著產業升級的強勁脈搏,每家企業都在書寫高原工業化的創新篇章。

  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蘆會鐘的辦公桌上,陳列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牛奶瓶蓋。這些牛奶瓶蓋雖不起眼,但每一個都是擁有國家專利的創新成果。對于乳制品行業而言,瓶蓋雖小,卻是牽動產業命脈的關鍵部件——優質瓶蓋能形成完美密封,確保產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品質如一;而劣質瓶蓋的微小氣孔,可能讓整批產品提前變質,最終損害品牌信譽。這些專利產品,詮釋著包裝領域“細節決定成敗”的行業真諦。

  “青海乳制品企業較多,以前產品銷到省外的較少,主要是包裝的問題。因為產品要達到一定的保質期,必須有高端和高密封的包裝,而青海不少企業的奶制品包裝次、密封性低。”蘆會鐘說,以前青海省內沒有奶瓶蓋專利生產企業,而省外購買無形中增加了運輸成本,導致產品銷售受到影響,現在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在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榮譽墻上,展示著蒙牛、伊利、青海湖、天露等數十家省內外知名奶制品企業的商標。蘆會鐘介紹,這些家喻戶曉的乳制品,其關鍵包裝部件都產自高原。在民和工業園這片熱土上,燕龍包裝以本地化生產的戰略智慧,為青海乳業構建起安全供應鏈——既破解了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的產業困局,又通過縮短物流半徑,為合作企業降低運輸成本。這種扎根高原、服務高原的發展模式,正是青海制造賦能本地產業的生動實踐。

  自2024年7月投產以來,青海燕龍包裝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用短短一年交出了2300萬元的銷售答卷。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民和工業園管委會《強化為企服務十項措施》的生動實踐——從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到生產配套的精準對接,從政策紅利的直達快享到要素保障的全程跟進,園區以全周期保姆式服務為企業掃清發展障礙。這種將“最后一公里”變成零距離的服務理念,不僅讓入駐企業快速站穩腳跟,更成為民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標桿案例。

  憂居到優居的暖心跨越

  避險搬遷工程是我國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旨在通過科學規劃、系統推進,從根本上消除地質災害威脅,讓群眾實現從“憂居”到“優居”的轉變。

  在青海高原的廣袤土地上,民和縣正書寫著避險搬遷的暖心故事。

  夕陽下,安哈格夫婦并肩站在廊檐下,指尖輕觸著三角梅垂落的花枝,盤算著往后的光景。說起搬遷后的新生活,妻子眼角漾著笑意:今年開春響應政府號召搬來馬場垣鄉團結村安置點,沒想到連縣城超市的鮮牛奶都能趕早喝上!

  今年年初,響應政府的號召,安哈格一家搬到馬場垣鄉團結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這里交通便捷,附近有學校、超市、醫院,距民和縣城僅10分鐘的車程。

  安哈格的新家,整潔亮堂,屋檐下兩株三角梅花開得正艷。屋內擺放著嶄新的沙發、茶幾。室內擺放的“模范戶”的匾額熠熠生輝。

  “起初總怕住不慣,擔心搬過來后各方面不方便。自從入住新家后,才明白擔心是多余的,新房子水電暖齊全,房前屋后平整有序。”安哈格的妻子說。

  在民和縣滿坪鎮避險安置點,一派繁忙又有序的建設景象映入眼簾。滿坪鎮黨委書記楊占華介紹,此處安置點主要安置滿坪鎮4個村的村民,共30戶126人。為了讓搬遷工作既高效又貼合村民需求,鎮政府組織村民到毗鄰鄉鎮觀摩戶型,征求大家的意見,確保房屋設計符合群眾期待。

  楊占華說,安置點的房屋分為8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兩種戶型。其中,80平方米的戶型村民可免費入住,120平方米的戶型村民需要向施工方補交7萬元。自今年3月啟動施工以來,項目推進順利,目前村民已全部入住。

  黃河畔的金田新村,新建的房屋鱗次櫛比,白墻紅瓦在暮色中泛著溫暖的光暈,屋頂的太陽能板閃爍著微光,與蜿蜒的黃河交相輝映。村民們三三兩兩坐在院門口,耳畔時不時傳來孩子們的笑聲,不同民族的鄉親們用方言聊著家常,像石榴籽般緊緊相依。

  今年以來,民和縣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實施,按照集中、上樓、分散等安置方式,啟動實施956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任務,全力以赴讓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遷入新居,穩住“心”房子。

  青藏游的黃金第一站

  當暮色為桃花源街市披上琥珀色的紗衣,萬千燈火便次第蘇醒。此時,烤羊肉的香氣混著甜醅的清香飄來,攤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這條不足千米的街市,此刻正跳動著最鮮活的城市脈動。

  慕名而來的蘭州市民楊玉榮分享道:“今年暑期我們全家規劃了期待已久的青藏之旅,特意將首站選在民和。這兩天的停留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座高原小城的獨特魅力——最令人難忘的莫過于地道的河湟美食:臊子面、釀皮、手抓羊肉,每道美食都帶著濃郁的地方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作為青藏高原的東部門戶,民和縣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正著力打造“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旨在讓這里成為青藏游的黃金起點、青甘大環線游的首站,讓游客從這里開啟高原傳奇之旅。

  民和,黃河、湟水、大通河3條河流在此相擁,共同孕育出青海海拔最低的生態綠洲。這里不僅是高原旅行的理想起點,更是一座活著的多元文化博物館。漫步在黃河谷地,您既能體驗母親河的壯闊,又能享受低海拔的舒適。

  依托青藏高原東門戶的區位優勢和多元民族文化底蘊,民和縣委、縣政府開創性地提出“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戰略,將地理稟賦轉化為發展動能,打造青藏旅游、青甘大環線旅游第一站的差異化定位。

  在“青藏游·從民和走”文旅品牌戰略下,民和縣多措并舉,通過聘任魅力民和代言人、繪制網紅打卡點、發布推送“文旅局長請你來民和”短視頻、打造文創IP(桃小妹、大禹哥)、制作“魅力民和”智慧旅游小程序、完善旅游標牌體系等措施,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和縣委書記朱智泰坦言,近年來,民和縣聚焦新型消費、文旅消費等領域,精準把握暑期、國慶等消費旺季,以桃花源街市、七里花海等為依托,策劃舉辦系列文旅節慶活動,推動“農體文旅商”等業態深度融合,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持續推動消費回暖升級。

  民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肖克忠表示,通過“農體文旅商”深度融合,桃花源街市火爆出圈,舉辦“青藏游·從民和走”等各類文旅活動200余場次,吸引游客340萬人次、旅游收入9.8億元,均增長20%以上。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今年上半年,民和縣旅游總人數251.8萬人次,同比增長28.9%;旅游總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21.1%。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趙俊杰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