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以來,西寧市聚焦農村發展短板弱項,注重發揮優質黨員教育資源和專家人才智力引導帶動作用,從農業牧業、教育衛生、生態環保等10個領域選聘133名專家人才組成“專家服務隊”,組織專家向基層一線下沉、重點產業聚焦,通過“志智”雙扶、“魚漁”兼授,為鄉村振興集聚第一資源、注入第一動力,增強鄉村振興新動能。
市委組織部強化資源統籌,做好組織動員、指導協調及管理工作,負責對接聯系專家、梳理幫扶村需求,形成幫扶專家“資源清單”、幫扶村“需求清單”,通過“按需派單、雙向選擇”的模式,對供需資源進行再優化再整合,確保專家作用發揮與幫扶村實際需求深度融合,最大限度釋放幫扶工作效能。
結合幫扶工作實際需要,組織“專家服務隊”深入153個服務點開展調查研究,摸清了聯點幫扶村自然狀況、特色產業、現實困難和優勢特點,幫扶專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針對幫扶村的發展方向與困難問題積極謀劃,共同研究制定幫扶計劃63份,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確定幫扶內容、方法措施和時間安排。今年,“專家服務隊”先后深入21個鄉鎮76個村經營主體、15個合作社、31家種養殖大戶開展現場指導,聚焦高原冷涼蔬菜和牛羊養殖等產業,解決技術問題13個,開展種養殖專題培訓40余場次,培養種植能手38人,培育農牧業“土專家”“田秀才”27人,有效提升了專家人才幫扶質量和鄉村自我發展的可持續能力。
堅持把幫扶工作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生動課堂,“專家服務隊”充分發揮幫扶團隊專業優勢和幫扶地現有資源開展傳幫帶活動,通過示范教學、同步研教和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525次、舉辦專家講座58堂、培育當地人才28人、提供服務決策咨詢200余次,積極講授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生產發展、傳染病防控、垃圾分類處理和安全生產等知識160余場(次),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科技保障。
為防止“平時不出現,年底一呼隆”等情況的發生,市委組織部通過建立“專家服務隊”動態考評管理和關愛機制,采取日常記實考核、組織評價、抽查測評、服務對象滿意度測評等多種方式,全過程跟蹤督導專家在基層一線幫扶的實際表現和工作成效,有力激勵專家積極主動擔當作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同時,搭建了“專家群眾及時反饋,村黨支部收集匯總,服務專家有問必答”平臺,虛心聽取各方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專家人才和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營造惜才愛才的濃厚氛圍,有效激發了專家人才建功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截至目前,市、縣區兩級組織部門共開展聯系服務專家人才89人次,實地走訪46次、電話回訪43次。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