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報道)9月18日,青海省“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第2場新聞發布會舉行,據海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廣林介紹,興海縣立足高原農牧區實際,聚焦醫療痛點,以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核心,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醫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
據介紹,興海縣首先健全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組建以縣人民醫院、縣藏醫院為龍頭的緊密型醫共體,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1.27億元建設醫療康復綜合醫院等項目,同時通過多元引才方式,引進省級專家團隊4個、專家22名,選派612名技術人員參訓,為醫共體建設筑牢人才根基。
在完善健康防護網絡上,興海縣打造“心電一張網”,構建三級胸痛防治網絡,累計處置高危胸痛病例39例,轉診時效達標率100%;推進遠程可視化B超建設,完成668例遠程診斷,平均反饋時間僅5分鐘;搭建醫療影像云平臺,推送“云膠片”2304人次,避免重復檢查,減輕群眾負擔。
為推動健康服務關口前移,興海縣組建專業體檢隊,通過“固定+巡回+入戶”模式實現健康篩查全覆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化覆蓋率達97.67%,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率93%。該縣還成功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立慢性病全程管理機制,免費為患者發放藥品9.1萬元,35—45歲育齡婦女“兩癌”篩查率從52.98%提升至92.14%。
此外,興海縣通過“科包院”“聯鄉幫扶”推動縣級資源“四下沉”,5家衛生院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推薦標準;推行“鄉聘村用”,配備鄉村醫生141名,建成22個村衛生室中(藏)醫閣;開展“小積分換大健康”活動,2000余名居民參與,助力養成健康習慣。
下一步,興海縣將持續完善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進縣域醫療資源共享中心提標擴能,深化“互聯網 + 醫療健康”應用,為高原群眾提供更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