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圖片報道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繽紛色彩“耀”動高原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張小千
發布時間:2025-07-11 07:58:0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張小千 報道 )七月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驕陽似火,風沙在戈壁灘上肆意游走。在一片耀眼的藍色海洋中,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10萬千瓦塔式光熱項目現場的工人們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23,000余塊巨大的定日鏡已精準地安裝在指定位置,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里,正孕育著新能源發展的新希望,見證著青海共和公司對“綠色發展 追求卓越”核心價值觀的不懈探索與實踐。

圖為光熱項目鏡場航拍圖。

在這片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土地上,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正以堅定的步伐,書寫著品牌建設的新篇章。該公司堅持以品牌建設為引領,深入踐行集團RISE品牌戰略,通過在黨建引領、生態賦能、創新驅動等多個領域精耕細作,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和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品牌。

紅色燈塔黨建引領指引澎湃向前

紅色是國有企業的“引領色”,既是前進的方向,也是每一名高原清潔能源建設者們的初心。

自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從黨支部、黨委到每一名黨員,始終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青藏高原展現了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逐步打造了具有文化精神、自身特色、高原特點的“新能源鐵軍”黨建品牌。

圖為運維人員在合樂330千伏匯集站向黨旗莊嚴宣誓。

“新能源鐵軍”黨建品牌是一種精神、一種凝聚力,更是全體黨員的初心和信仰。創業初期,公司人員不足10人,面臨著2個國家大基地項目的前期和建設,黨員干部作為團隊的骨干與時間賽跑、與政府協調、與電網溝通,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辦理完所有項目的前期手續,實現了國家第一批大基地項目如期開工。成立三年多時間里,公司每年面臨著3-4個項目的開工投產任務,在點多面廣、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通過成立了工程建設黨員先鋒隊、光熱項目黨員責任區、安全質量管理黨員示范崗,不斷賦予“新能源鐵軍”的品牌屬性、精神屬性和文化屬性。公司黨委和黨支部采取包保責任制,帶領公司半數以上人員常駐一線,為了推進項目進度,多次到牧民家里講政策、做工作,不僅樹立了黨組織的良好形象,也通過不斷堅定信仰、挑戰高原、挑戰自我,裝機容量從0躍升至249萬千瓦。

藍色海洋,“光儲銀行”點亮萬家燈火

藍色海洋,涌動著青藏高原清潔能源發展的澎湃浪潮。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貫穿始終,融入血脈。

圖為慶暉光伏電站航拍圖。

青海是國家清潔能源發展的“主戰場”之一,也注定了這里綠色產業競爭的“白熱化”。

在發展速度上“奮起直追”。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取得備案資源超400萬千瓦。2022年度工程建設人員近兩個月內累計接駁車輛超800余輛,實現了330千伏升壓站“百日帶電”,創造了青海330千伏升壓站建設紀錄。2022年裝機37萬千瓦,2023年裝機突破100萬千瓦,2024年裝機突破240萬千瓦,“國能速度”在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園——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不斷上演。

圖為工程建設人員正在檢查支架鍍鋅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在發展模式上“打破常規”。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青海共和公司錨定“破局者”的角色,跳出傳統發展的桎梏。從最初扎根海南州共和縣的局限,到如今發展版圖橫跨兩州四縣,管理半徑延伸超300千米,以“拓荒牛”的姿態突破地域局限,將清潔能源的火種播撒在廣袤高原。在產業模式創新上,公司摒棄單一能源發展的常規思路,積極探索新能源多元化發展,構建起以光伏為主,光熱、儲能、風電為輔的“光風熱儲”協同模式。白天,光伏矩陣高效捕捉陽光,將光能轉化為清潔電力;夜幕降臨,儲能設備釋放日間儲備的能量,光熱系統持續輸出熱能,多能源形式如同精密齒輪般環環相扣。這種多元互補的產業結構,不僅顯著提升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更開辟出一條低碳高效、循環發展的新道路,為集團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共和模式”。

在發展質效上“追求卓越”。在發展質效的賽道上,共和公司以“綠色發展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每個項目的特色、質效,打造“兩高一低”優質工程。積極與政府進行溝通協調,通過自建合樂、同仁等升壓站降低分攤費用超3.7億元,大幅降低投資。同時,積極推進各個項目耦合式發展,創新打造“光伏+儲能+自建330匯集站+調相機+生態牧場”的發展模式,1020兆瓦時儲能項目為集團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將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調相機為集團首臺套50兆乏調相機項目,可有效提升負荷率;青豫項目形成了“光伏+光熱”發展模式,光熱項目為集團首臺塔式光熱項目,將為集團光熱發展積累有益經驗;第三批大基地為“風光儲一體化”,可有效提升基地項目的消納能力。憑借對卓越質效的執著追求,青海共和公司不斷突破技術與模式的邊界,讓每一個項目都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動力源”。

金色智矩,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

金色智矩,在清潔能源的版圖上勾勒創新輪廓。青海共和公司始終堅持緊扣國家能源集團“一個理念、三緊三非、一個扛起”科技創新戰略。

圖為集暉儲能電站。

在青海共和公司合樂330千伏匯集站廠區旁,一片整齊排列的超大號“充電寶”格外引人注目,作為集團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青海共和公司海南塔拉儲能項目總容量達到255兆瓦×4小時,占地面積93.463畝,由構網型組串式、高壓直掛式及集中式等多種儲能形式組成,猶如一個巨大的“電力海綿”,能夠有效調節電網的供需平衡。“我們公司參與研發了百兆瓦級儲能變流器、電池模塊狀態在線監測系統和電池系統安全保護系統,能夠實現對電池狀態的實時監控和精準調控,大大提高了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項目負責人袁洋年介紹道。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和卓越的性能,該項目中高壓直掛式儲能系統充放電效率可達91%,組串式儲能“一簇一管理”,EMS系統充電可視化、儲能電量智能統計,為同類型儲能項目提供了可復制的“共和方案”。

走進青海共和公司的智慧化場站,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能源大腦”。在這里,智慧管控平臺、合樂變安防管理平臺、無人機系統巡檢平臺和機器人巡檢平臺等智慧化系統協同工作,實現了對場站設備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圖為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監測設備運行狀態。

在35千伏配電室,一臺室內智能巡檢吊軌機器人正在軌道上緩緩移動,它搭載的可見光相機、紅外線熱像儀、局放傳感器等設備,能夠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數據,對設備的溫度、局放情況等進行精準檢測。“機器人巡檢不僅提高了巡檢效率,還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風險,現在,設備運維變得更加智能高效了。”運維人員雷登魁笑著說。

除此之外,在火熱的光熱建設現場,該公司智慧工地系統正在實時精準把握工程施工現場的每一個環節。搭建集視頻監控、智能預警、項目管理、智慧監管于一體化的智能管理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視頻分析等技術,該公司成功實現了工地管理可視化。通過現場硬件設備實時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以精確掌握施工進度,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通過智能安防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等手段提升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通過視頻監控和智能分析算法,可以實現工地的周界監控、入侵檢測和人員識別,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青海共和公司正在以智慧化、科技化的管控手段,探索出一條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路徑。

綠色發展,生態賦能情系千家萬戶

青海共和公司扎根高原,始終堅持“為社會賦能 為經濟助力”的企業宗旨,在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積極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致力于以綠色理念帶動綠色經濟,以綠色經濟帶動綠色發展。

圖為生態公益林航拍圖。

該公司秉持“一座光伏場區,滋養一片牧場,帶動一片綠色”的理念,積極承擔了在共和縣西山區“國家能源集團光伏生態公益林”建設,結合當地干旱、少雨的特點,種植耐寒耐旱植被6.6萬株,面積達509畝,生態公益林成果獲得商務部2024年“金鑰匙解決方案”,以綠色為筆,在高原的荒山上勾勒生態新畫卷。

青海共和公司致力于“光伏+生態”建設,積極主動融入當地“四地”發展規劃,在項目建設之初,青海共和公司選用光伏板組件下沿距地面1.5米-1.8米的高支架,便于牛羊在光伏板下吃草。與州林草局共同研究海南基地共和100萬千瓦“牧光儲”項目相關種草方案,積極播撒草籽達3萬余畝,有效地遏制了草場退化、防治土壤沙化等問題,形成“板上發電、板間牧羊、板下種草”的牧光互補新模式,為當地牧民提供了優質草場,光伏電站養殖牛羊數量達22000余只,每年給牧民帶來的經濟效益達上萬元。據統計,光伏場區建成后,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覆蓋率恢復到80%,有效緩解了土地沙化問題。青海共和公司與當地“互促互助互補”的發展模式,為以旅游業、畜牧業為主的共和縣,增添了一張亮麗的“綠電名片”。

圖為光伏板下悠然吃草的“光伏羊”。

海南州同德縣“越冬難”的問題長年未得到解決。同德縣由于海拔高,空氣含氧量低,煤炭燃燒不充分,不僅供暖效果不理想,還制約了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為了助力當地發展,改善當地生態,青海共和公司投資約5000萬元,積極開展煤改電等供暖方式,助力同德縣打造清潔供暖示范縣,改造供熱總面積117萬平方米,其中縣城規劃清潔供熱規模109萬平方米,為同德縣群眾冬季供暖帶來“綠色溫暖”的全新體驗。

堅定信心,實干爭先。面對“雙碳”目標的時代考卷,青海共和公司將綠色發展深植于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的壯闊藍圖,每一個品牌建設的足跡都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積極響應品牌強國戰略的過程中,青海共和公司以“青海樣本”為定位,持續打磨在新能源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將雪域高原上的光伏矩陣、儲能電站、光熱探索轉化作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長城,把智慧化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青海革命軍事館征集史料文物公告
湟源:清潔取暖節能改造項目啟動
共和:打通醫療惠民“最后一公里”
24H熱點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雪域職校育匠心 青春筑夢向未來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廚房廢料煉出電纜“防寒服”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多個重點交通項目迎來關...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
熱點圖片
青海西寧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群團”工作別開生面
青海西寧市鑄牢中華...
7月只有25.3℃,西寧邀您來避暑——避暑度假到西寧系列報道之一
7月只有25.3℃,西寧...
環青賽第五賽段 大冬樹山競速度 魚鳥天堂決勝負
環青賽第五賽段 大冬...
老舊小區“智能”改造 居民生活幸福升級
老舊小區“智能”改...
環比增長80% 青海避暑游為何頻頻上熱門——“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一
環比增長80% 青海避...
90后“女掌門”的鄉土征程
90后“女掌門”的鄉...
魚鳥天堂,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
魚鳥天堂,繪就人與...
糾紛旋渦中的“定盤星”——記西寧市城西區信訪事項調委會主任、城西區醫療糾紛調委會主任廖玉華
糾紛旋渦中的“定盤...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繽紛色彩“耀”動高原

青海新聞網
2025-07-11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繽紛色彩“耀”動高原

青海新聞網
2025-07-11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繽紛色彩“耀”動高原

  • 2025-07-11 07:58:00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張小千 報道 )七月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驕陽似火,風沙在戈壁灘上肆意游走。在一片耀眼的藍色海洋中,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10萬千瓦塔式光熱項目現場的工人們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23,000余塊巨大的定日鏡已精準地安裝在指定位置,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里,正孕育著新能源發展的新希望,見證著青海共和公司對“綠色發展 追求卓越”核心價值觀的不懈探索與實踐。

圖為光熱項目鏡場航拍圖。

在這片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土地上,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正以堅定的步伐,書寫著品牌建設的新篇章。該公司堅持以品牌建設為引領,深入踐行集團RISE品牌戰略,通過在黨建引領、生態賦能、創新驅動等多個領域精耕細作,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和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品牌。

紅色燈塔黨建引領指引澎湃向前

紅色是國有企業的“引領色”,既是前進的方向,也是每一名高原清潔能源建設者們的初心。

自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從黨支部、黨委到每一名黨員,始終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青藏高原展現了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逐步打造了具有文化精神、自身特色、高原特點的“新能源鐵軍”黨建品牌。

圖為運維人員在合樂330千伏匯集站向黨旗莊嚴宣誓。

“新能源鐵軍”黨建品牌是一種精神、一種凝聚力,更是全體黨員的初心和信仰。創業初期,公司人員不足10人,面臨著2個國家大基地項目的前期和建設,黨員干部作為團隊的骨干與時間賽跑、與政府協調、與電網溝通,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辦理完所有項目的前期手續,實現了國家第一批大基地項目如期開工。成立三年多時間里,公司每年面臨著3-4個項目的開工投產任務,在點多面廣、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通過成立了工程建設黨員先鋒隊、光熱項目黨員責任區、安全質量管理黨員示范崗,不斷賦予“新能源鐵軍”的品牌屬性、精神屬性和文化屬性。公司黨委和黨支部采取包保責任制,帶領公司半數以上人員常駐一線,為了推進項目進度,多次到牧民家里講政策、做工作,不僅樹立了黨組織的良好形象,也通過不斷堅定信仰、挑戰高原、挑戰自我,裝機容量從0躍升至249萬千瓦。

藍色海洋,“光儲銀行”點亮萬家燈火

藍色海洋,涌動著青藏高原清潔能源發展的澎湃浪潮。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貫穿始終,融入血脈。

圖為慶暉光伏電站航拍圖。

青海是國家清潔能源發展的“主戰場”之一,也注定了這里綠色產業競爭的“白熱化”。

在發展速度上“奮起直追”。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取得備案資源超400萬千瓦。2022年度工程建設人員近兩個月內累計接駁車輛超800余輛,實現了330千伏升壓站“百日帶電”,創造了青海330千伏升壓站建設紀錄。2022年裝機37萬千瓦,2023年裝機突破100萬千瓦,2024年裝機突破240萬千瓦,“國能速度”在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園——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不斷上演。

圖為工程建設人員正在檢查支架鍍鋅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在發展模式上“打破常規”。新能源產業發展是日新月異的,青海共和公司錨定“破局者”的角色,跳出傳統發展的桎梏。從最初扎根海南州共和縣的局限,到如今發展版圖橫跨兩州四縣,管理半徑延伸超300千米,以“拓荒牛”的姿態突破地域局限,將清潔能源的火種播撒在廣袤高原。在產業模式創新上,公司摒棄單一能源發展的常規思路,積極探索新能源多元化發展,構建起以光伏為主,光熱、儲能、風電為輔的“光風熱儲”協同模式。白天,光伏矩陣高效捕捉陽光,將光能轉化為清潔電力;夜幕降臨,儲能設備釋放日間儲備的能量,光熱系統持續輸出熱能,多能源形式如同精密齒輪般環環相扣。這種多元互補的產業結構,不僅顯著提升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更開辟出一條低碳高效、循環發展的新道路,為集團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共和模式”。

在發展質效上“追求卓越”。在發展質效的賽道上,共和公司以“綠色發展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每個項目的特色、質效,打造“兩高一低”優質工程。積極與政府進行溝通協調,通過自建合樂、同仁等升壓站降低分攤費用超3.7億元,大幅降低投資。同時,積極推進各個項目耦合式發展,創新打造“光伏+儲能+自建330匯集站+調相機+生態牧場”的發展模式,1020兆瓦時儲能項目為集團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將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調相機為集團首臺套50兆乏調相機項目,可有效提升負荷率;青豫項目形成了“光伏+光熱”發展模式,光熱項目為集團首臺塔式光熱項目,將為集團光熱發展積累有益經驗;第三批大基地為“風光儲一體化”,可有效提升基地項目的消納能力。憑借對卓越質效的執著追求,青海共和公司不斷突破技術與模式的邊界,讓每一個項目都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動力源”。

金色智矩,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

金色智矩,在清潔能源的版圖上勾勒創新輪廓。青海共和公司始終堅持緊扣國家能源集團“一個理念、三緊三非、一個扛起”科技創新戰略。

圖為集暉儲能電站。

在青海共和公司合樂330千伏匯集站廠區旁,一片整齊排列的超大號“充電寶”格外引人注目,作為集團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項目,青海共和公司海南塔拉儲能項目總容量達到255兆瓦×4小時,占地面積93.463畝,由構網型組串式、高壓直掛式及集中式等多種儲能形式組成,猶如一個巨大的“電力海綿”,能夠有效調節電網的供需平衡。“我們公司參與研發了百兆瓦級儲能變流器、電池模塊狀態在線監測系統和電池系統安全保護系統,能夠實現對電池狀態的實時監控和精準調控,大大提高了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項目負責人袁洋年介紹道。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和卓越的性能,該項目中高壓直掛式儲能系統充放電效率可達91%,組串式儲能“一簇一管理”,EMS系統充電可視化、儲能電量智能統計,為同類型儲能項目提供了可復制的“共和方案”。

走進青海共和公司的智慧化場站,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能源大腦”。在這里,智慧管控平臺、合樂變安防管理平臺、無人機系統巡檢平臺和機器人巡檢平臺等智慧化系統協同工作,實現了對場站設備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圖為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監測設備運行狀態。

在35千伏配電室,一臺室內智能巡檢吊軌機器人正在軌道上緩緩移動,它搭載的可見光相機、紅外線熱像儀、局放傳感器等設備,能夠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數據,對設備的溫度、局放情況等進行精準檢測。“機器人巡檢不僅提高了巡檢效率,還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風險,現在,設備運維變得更加智能高效了。”運維人員雷登魁笑著說。

除此之外,在火熱的光熱建設現場,該公司智慧工地系統正在實時精準把握工程施工現場的每一個環節。搭建集視頻監控、智能預警、項目管理、智慧監管于一體化的智能管理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視頻分析等技術,該公司成功實現了工地管理可視化。通過現場硬件設備實時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以精確掌握施工進度,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通過智能安防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等手段提升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通過視頻監控和智能分析算法,可以實現工地的周界監控、入侵檢測和人員識別,及時發現和解決安全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青海共和公司正在以智慧化、科技化的管控手段,探索出一條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路徑。

綠色發展,生態賦能情系千家萬戶

青海共和公司扎根高原,始終堅持“為社會賦能 為經濟助力”的企業宗旨,在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積極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致力于以綠色理念帶動綠色經濟,以綠色經濟帶動綠色發展。

圖為生態公益林航拍圖。

該公司秉持“一座光伏場區,滋養一片牧場,帶動一片綠色”的理念,積極承擔了在共和縣西山區“國家能源集團光伏生態公益林”建設,結合當地干旱、少雨的特點,種植耐寒耐旱植被6.6萬株,面積達509畝,生態公益林成果獲得商務部2024年“金鑰匙解決方案”,以綠色為筆,在高原的荒山上勾勒生態新畫卷。

青海共和公司致力于“光伏+生態”建設,積極主動融入當地“四地”發展規劃,在項目建設之初,青海共和公司選用光伏板組件下沿距地面1.5米-1.8米的高支架,便于牛羊在光伏板下吃草。與州林草局共同研究海南基地共和100萬千瓦“牧光儲”項目相關種草方案,積極播撒草籽達3萬余畝,有效地遏制了草場退化、防治土壤沙化等問題,形成“板上發電、板間牧羊、板下種草”的牧光互補新模式,為當地牧民提供了優質草場,光伏電站養殖牛羊數量達22000余只,每年給牧民帶來的經濟效益達上萬元。據統計,光伏場區建成后,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覆蓋率恢復到80%,有效緩解了土地沙化問題。青海共和公司與當地“互促互助互補”的發展模式,為以旅游業、畜牧業為主的共和縣,增添了一張亮麗的“綠電名片”。

圖為光伏板下悠然吃草的“光伏羊”。

海南州同德縣“越冬難”的問題長年未得到解決。同德縣由于海拔高,空氣含氧量低,煤炭燃燒不充分,不僅供暖效果不理想,還制約了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為了助力當地發展,改善當地生態,青海共和公司投資約5000萬元,積極開展煤改電等供暖方式,助力同德縣打造清潔供暖示范縣,改造供熱總面積117萬平方米,其中縣城規劃清潔供熱規模109萬平方米,為同德縣群眾冬季供暖帶來“綠色溫暖”的全新體驗。

堅定信心,實干爭先。面對“雙碳”目標的時代考卷,青海共和公司將綠色發展深植于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的壯闊藍圖,每一個品牌建設的足跡都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在積極響應品牌強國戰略的過程中,青海共和公司以“青海樣本”為定位,持續打磨在新能源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將雪域高原上的光伏矩陣、儲能電站、光熱探索轉化作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長城,把智慧化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作者 張小千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av|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2022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