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高原盛夏,消費正燃。青海湖畔的騎行驛站里,香港游客為一碗熱拉面點贊;西寧商場的家電專區,消費者算著智能冰箱的“補貼賬”;玉樹市區,市民領券的笑容格外真切……從城市商場到鄉鎮集市,從家電換新到文旅融合,一系列精準有力的舉措讓高原消費市場暖意涌動,社零總額增長2.6%,正是這場消費提振攻堅戰的生動注腳。

青海湖南岸莫熱村的中國青海拉面店開門納客,這是青海省商務廳助力“拉面+騎行驛站+多業態融合”的示范項目。董潔 攝
政策組合拳撬動市場:
從“政策紅利”到“消費活力”的蝶變
政策的精準發力,往往能成為激活消費市場的“金鑰匙”。“原本想換臺節能冰箱,一算補貼能省好幾百元,當天就下單了!”西寧市城西區居民李阿姨的消費決策,折射出青海消費政策的精準效能。今年以來,青海打出“政策+資金+行動”組合拳,以制度創新破解消費堵點,讓沉睡的消費潛能加速釋放。
省商務廳大力實施提振消費、社零攻堅等專項行動,建立調度服務“三張清單”,相繼出臺服務消費、以舊換新、消費促進等6項政策,安排促消費、穩增長、入限納統資金1.2億元。在政策、資金和行動的多方促進下,一季度全省社零自2024年以來首次轉正,增速逐月提升,上半年社零增長2.6%,實現了從“止跌”到“回升”的關鍵跨越。
在政策的輻射下,針對不同群體的消費創新也紛紛涌現,“銀發經濟”的創新開發同樣亮眼。針對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青海首創“銀發旅游+消費”融合模式,在旅游線路中嵌入健康體檢、高原特產選購、文化體驗等環節。
5月18日,青海省首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寧·魅力海西·秘境茫崖”銀發旅游專列從西寧站啟程,滿載380名老年游客沿青藏鐵路西行,途經德令哈、格爾木等地,串聯翡翠湖等“網紅景點”,讓游客深度領略青海的壯闊與秘境之美。
除聚焦特定群體外,青海還通過擦亮“美食名片”激活餐飲消費。“青海家宴”在香港首發,首次向國際亮相,隨后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辦家宴系列活動;同時發布家宴6項標準,開展“青海家宴”美食月、擂臺賽等活動,舉辦“跟著電影品美食”活動。上半年,餐飲業同比增長3.7%以上,連續4個月正增長。
住宿餐飲行業的回暖體現了精準施策的成效。面對年初住宿業的下滑壓力,省商務廳通過主題促銷活動發放滿減消費券、兌現穩增長獎勵資金、優化調整住宿行業限下企業樣本等措施,著力遏制住宿業下行趨勢。上半年,住宿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1%,較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
從普惠性政策到針對性舉措,青海以“組合拳”打通消費堵點,既讓政策紅利直達經營主體,也讓多元消費需求得到精準回應,為消費市場注入持續動能。

一家大型數碼店內,前來咨詢和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絡繹不絕。董潔 攝
以舊換新縱深推進:
從“舊物更新”到“消費升級”的跨越
政策的持續發力為消費市場奠定了基礎,而以舊換新等具體舉措則進一步推動著消費結構的升級。走進西寧市的一家家電賣場,市民王女士正在體驗最新款的嵌入式廚房一體機。“舊抽煙機用了八年,參加以舊換新不僅能抵錢,還能享受國補,算下來節省不少。”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家電補貼范圍細化為20大類56個品種,家居種類擴圍到42類,開通首家國補線上平臺,創新開展“六進”活動222場次,“春風煥新”覆蓋一半鄉鎮、三分之一行政村。目前,已發放補貼41.6萬人次、5.3億元,撬動消費73億元,人口滲透率和補貼品類居全國前列。
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正推動消費者從“能消費”向“愿消費”跨越。“領了500元消費券,買手機省了一大筆錢!”玉樹市民興奮地說。6月18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投入24.5萬元促消費資金,發放8000張電子消費券和5000張移動用戶券,帶動消費熱度與經濟增長同頻共振。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正讓更多消費者從“能消費”轉向“愿消費”。
節假日和重要節點成為消費活力的集中釋放期。“五一”期間的西寧市城北區,“五大促消費行動”同樣亮眼:137萬元促消費資金撬動3700余萬元消費,“高原好物—城北臻選”線上平臺讓特產直供家門;而在“6·18”“家裝節”等節點,全省多地通過“消費券+以舊換新+夜經濟”組合拳,持續釋放消費潛力。6月20日,西寧市城北區萬佳家博園內人頭攢動,“2025青海省綠色智能煥新消費季暨青海建行‘家裝節’”在這里拉開帷幕。通過省市縣聯動、政銀企聯動、線上線下聯動,持續優化“政策+活動+金融”融合效應,將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進一步豐富綠色智能消費新場景。
以舊換新的縱深推進,不僅讓“舊物更新”成為消費常態,更以政策杠桿撬動了消費理念的升級,為綠色智能消費打開廣闊空間,成為拉動內需的強勁引擎。
業態融合創新突圍:
從“單一消費”到“場景再造”的突破
在政策與補貼之外,業態的創新融合也為青海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消費場景更加多元立體。“在青海湖邊暢快騎行后,到拉面館吃碗拉面,再配上幾串滋滋冒油的羊肉串,這趟旅程的體驗真是太棒了!”來自香港的游客陳先生在朋友圈分享的“環湖消費日記”,生動展現青海業態融合的創新魅力。今年上半年,青海打破傳統消費邊界,通過“業態混搭”創造新需求,讓消費場景更具吸引力。
“青海拉面+環湖騎行驛站+多業態融合”模式,成為文旅消費的新IP。7月2日,青海湖南岸莫熱村的中國青海拉面店正式開門納客。這家開在環青海湖沿線的拉面店,是青海省商務廳助力“拉面+騎行驛站+多業態融合”的示范項目。店內不僅集合了各類青海名小吃,還設有唐卡體驗、藏香展示等功能區域。
青海省拉面產業行業協會宣傳部負責人米晉對記者說:“騎行者和游客不僅能在這里品嘗地道的青海拉面,補充體力,獲取環湖騎行攻略,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還可以參與畫唐卡體驗活動,親手繪制精美的唐卡作品,感受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消費場景的拓展還體現在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上,這讓高原特產觸達更廣泛的市場。省商務廳編制的“帶碼消費”宣傳冊收錄青海好物,消費者掃碼就能了解產品故事、查看購買渠道。這種“碼上消費”模式,讓高原臻品跨越山海走進尋常百姓家。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省商務廳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110場,創新打造“青海拉面+環湖騎行驛站+多業態融合”和“1+10”融合服務消費場景,首創“銀發旅游+消費”融合模式,首編線上好物、外貿優品、青海家宴等“帶碼消費”宣傳冊,系統展示高原臻品和特色餐飲文化,獲國家部委、央企和境內外嘉賓的高度稱贊。
從政策撬動到模式創新,從城市商場到鄉村集市,青海消費市場的每一個變化都透著蓬勃生機。上半年2.6%的社零增速,不僅是一個數字的突破,更是消費信心的重塑、市場活力的彰顯。隨著下半年150場促消費活動的陸續開展,以及更多融合場景的打造,青海消費市場必將延續向好態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