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央媒看青海】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
來源:新華社
作者:史衛燕 陳杰
發布時間:2025-08-03 08:50:48
編輯:張小千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455
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的盤山公路(2025年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冷湖鎮,地處柴達木盆地,曾建成我國第四大油田。由于資源枯竭,這里逐漸衰落。如今,當地在創新理念驅動下發掘獨特星空資源,積極進行轉型。

  天文學界認為,冷湖臺址觀測條件與國際頂級臺址基本持平。2020年7月,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啟動。目前,冷湖逐步成長為亞洲最大的光學天文觀測基地,為我國光學天文研究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從低頭找油到抬頭問天

  夏日,柴達木盆地的戈壁深處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在平均海拔約4000米的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一臺臺天文望遠鏡矗立在蜿蜒山脈上,仰望蒼穹。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學家相聚于此,探尋宇宙奧秘。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見證了冷湖發展天文觀測的全過程:“從獲得初步勘測成果到多臺望遠鏡落戶,冷湖只用了5年。”他說,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將有更多大型望遠鏡項目在冷湖開建。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對石油資源的需求讓青海柴達木盆地進入專家視野。1958年,冷湖地中四井出現強烈井噴,日噴原油約800噸,拉開了冷湖油田大開發的序幕。

  在冷湖鎮東南方向,一座高聳的紀念碑引人注目。這里是冷湖四號公墓,長眠著自青海油田開發以來,因公、因病去世的400多位油田職工及家屬。他們把“愛國、創業、奉獻、實干”鐫刻在豐碑之上。

  20世紀90年代,隨著資源枯竭,石油工人撤離,冷湖沉寂下來。

  2015年,時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的田才讓調任冷湖負責建設工作。當時的冷湖,人口持續流出、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轉型發展讓他犯了難。有一天,田才讓和同事在冷湖調研途中迷路。夜幕降臨,大家被滿天繁星所震撼:油氣資源已沒有出路,冷湖的未來是否需要“抬頭看天”?

  在田才讓的邀請下,鄧李才來到冷湖考察星空資源。考察團隊抵達冷湖賽什騰山腳下時,天空中群星閃耀,銀河橫跨天際。“這應該就是最適合觀星的地方!”鄧李才興奮地對著星空拍下銀河拱橋。

  為驗證猜想,田才讓和鄧李才團隊決定爬上賽什騰山一探究竟。陡峭的山體、風化易碎的坡面不僅難以攀爬,而且方向難辨。他們背著自噴漆反復勘探,標記出了一條上山路線。

  在建成所有關鍵臺址參數的測量平臺并運行一段時間后,鄧李才驚喜地發現,這片區域的優質晴夜時間占比達70%,每年可觀測時間達300天。

  2018年,通往賽什騰山頂的砂石路開始動工,當地政府調用直升機運送建筑材料、臺址觀測設備。“為了趕時間,最多的一天吊運80趟,飛行近9個小時。”當時曾執行任務的直升機飛行員崔逢說。

  2021年,鄧李才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冷湖賽什騰山光學天文臺址勘選結果: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這一科研成果受到全球天文界高度關注。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459
施工人員在位于青海冷湖的墨子巡天望遠鏡項目進行作業(2023年4月8日攝)。

  戈壁荒灘建天文高地

  光學觀測臺是天文學研究的基礎。冷湖臺址發現后,一批高校和天文臺紛紛在這里啟動望遠鏡項目,有力推動我國光學天文發展。

  2022年起,青海將建設冷湖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納入青海省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每年給予1000萬元省級財政科技資金支持。

  從空中俯瞰賽什騰山,蜿蜒的盤山公路如同一條飄帶,串聯起各個平臺上的望遠鏡。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C平臺上,矗立著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共建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墨子巡天望遠鏡總設計師孔旭介紹,作為目前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的設備,“墨子”擁有一批硬核關鍵技術,每三晚可巡測整個北天球一次。

  2023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墨子”已成功發現4200多例超新星及相關暫現源候選體,構建了亞洲最大的超新星多波段測光數據庫。前不久,“墨子”還實現了對銀河系的分鐘級高頻監測,新發現多例具有快速光變的罕見變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知名天文學期刊。

  今年7月,成長型通用光學望遠鏡(EAST)輔助監測系統在冷湖啟動建設。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吳學兵介紹,監測系統將為我國未來超大口徑地基光學望遠鏡科學布局與建設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冷湖臺址的崛起,加速了科研成果的涌現。依托冷湖基地,我國科研人員已產出100余項論文、專利等成果,其中多項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產業經協部負責人曹春林介紹,目前,冷湖已引進12家單位的45臺望遠鏡,科學設備投資達30億元。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已躍升為東半球核心觀測點位,在國際天文學前沿領域發布越來越耀眼的“中國觀測”。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502
人們在參觀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的科學家工作站(2025年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記者 陳杰 攝

  嚴格保護暗夜星空

  清澈的星空,不僅承載著人類對宇宙的浪漫想象,更是進行光學天文觀測的基礎。

  “暗夜星空是天文觀測基地存在的必要條件。”鄧李才說,如果沒有暗夜,地面光學觀測就會無以為繼。

  天文觀測基地和旅游項目的落地,照亮了冷湖的轉型發展之路。然而這一“亮”卻帶來新的難題:如果大規模開發,燈光必然會對星空觀測產生影響。

  大量案例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原本條件優良的天文臺被光害影響,無法再進行科學觀測研究。

  2023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關于暗夜星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對冷湖暗夜保護核心區內的光源種類和亮度,以及所有戶外固定夜間照明設施的照射方向等進行嚴格劃分管理。

  “為保護天文觀測環境,冷湖已經將全域1.78萬平方公里納入暗夜星空保護區。”曹春林說,當地還對3個新開工新能源項目進行重新選址,全面規范觀測基地核心區、緩沖區內擬規劃項目的審批、報備流程,嚴把暗夜保護區域內項目準入關口。

  “條例的頒布實施,有助于從源頭減少光污染。”曹春林說,嚴格保護暗夜星空,不僅能保障天文觀測事業發展,也能推動地方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

  針對旅游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光污染隱患,當地檢察機關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整治,與相關企業、商戶簽訂《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光源污染承諾書》,確保天文觀測環境不受影響。

  “暗夜星空就是冷湖的金山銀山。”如今擔任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的田才讓說,保護、建設好天文基地對國家來說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暗夜保護核心區內要執行最嚴格的保護,必要時一些基建項目也需要讓路。

  鄧李才等天文學家表示,隨著更多望遠鏡項目落戶,相信未來冷湖基地有望成為世界著名天文臺,打造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培育原創性科學成果的重要策源地。

  黃沙漫漫難掩燦爛星空,茫茫戈壁涌動發展活力。小鎮冷湖正被一片星輝照耀……(新華社西寧8月2日電)

推薦閱讀
省委議軍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并講話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升級“療愈”
青海西寧市:城管環衛為潔凈城市“護航”獲贊
24H熱點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
“鄉土先鋒”有擔當,“一老一小”有保障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T3航站樓將于8月7日啟用
科技為筆 彩虹為幕 高原現代農業的破局之道——互...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過是其中一朵微小的...
老兵宣講傳薪火 強軍信念鑄忠誠
【鄉村振興在青海】靈秀山鄉“鐵木”奏響振興“交響”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產業向“新”躍進——“...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90后”村支書點亮牧...
重溫誓詞銘初心 青海武警官兵這樣慶祝“八一”
熱點圖片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
“鄉土先鋒”有擔當,“一老一小”有保障
“鄉土先鋒”有擔當...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T3航站樓將于8月7日啟用
西寧曹家堡國際機場T...
科技為筆 彩虹為幕 高原現代農業的破局之道——互助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巡禮(四)
科技為筆 彩虹為幕 ...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過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記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援青干部、西寧市湟中區委副書記、副區長 劉知博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
老兵宣講傳薪火 強軍信念鑄忠誠
老兵宣講傳薪火 強軍...
【鄉村振興在青海】靈秀山鄉“鐵木”奏響振興“交響”
【鄉村振興在青海】...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青海產業向“新”躍進——“青海經濟年中觀察”系列報道之四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央媒看青海】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

新華社
2025-08-03 08: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央媒看青海】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

新華社
2025-08-03 08: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央媒看青海】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的轉型故事

  • 2025-08-03 08:50:48
  • 來源:新華社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455
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的盤山公路(2025年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冷湖鎮,地處柴達木盆地,曾建成我國第四大油田。由于資源枯竭,這里逐漸衰落。如今,當地在創新理念驅動下發掘獨特星空資源,積極進行轉型。

  天文學界認為,冷湖臺址觀測條件與國際頂級臺址基本持平。2020年7月,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啟動。目前,冷湖逐步成長為亞洲最大的光學天文觀測基地,為我國光學天文研究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從低頭找油到抬頭問天

  夏日,柴達木盆地的戈壁深處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在平均海拔約4000米的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一臺臺天文望遠鏡矗立在蜿蜒山脈上,仰望蒼穹。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文學家相聚于此,探尋宇宙奧秘。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見證了冷湖發展天文觀測的全過程:“從獲得初步勘測成果到多臺望遠鏡落戶,冷湖只用了5年。”他說,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將有更多大型望遠鏡項目在冷湖開建。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對石油資源的需求讓青海柴達木盆地進入專家視野。1958年,冷湖地中四井出現強烈井噴,日噴原油約800噸,拉開了冷湖油田大開發的序幕。

  在冷湖鎮東南方向,一座高聳的紀念碑引人注目。這里是冷湖四號公墓,長眠著自青海油田開發以來,因公、因病去世的400多位油田職工及家屬。他們把“愛國、創業、奉獻、實干”鐫刻在豐碑之上。

  20世紀90年代,隨著資源枯竭,石油工人撤離,冷湖沉寂下來。

  2015年,時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的田才讓調任冷湖負責建設工作。當時的冷湖,人口持續流出、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轉型發展讓他犯了難。有一天,田才讓和同事在冷湖調研途中迷路。夜幕降臨,大家被滿天繁星所震撼:油氣資源已沒有出路,冷湖的未來是否需要“抬頭看天”?

  在田才讓的邀請下,鄧李才來到冷湖考察星空資源。考察團隊抵達冷湖賽什騰山腳下時,天空中群星閃耀,銀河橫跨天際。“這應該就是最適合觀星的地方!”鄧李才興奮地對著星空拍下銀河拱橋。

  為驗證猜想,田才讓和鄧李才團隊決定爬上賽什騰山一探究竟。陡峭的山體、風化易碎的坡面不僅難以攀爬,而且方向難辨。他們背著自噴漆反復勘探,標記出了一條上山路線。

  在建成所有關鍵臺址參數的測量平臺并運行一段時間后,鄧李才驚喜地發現,這片區域的優質晴夜時間占比達70%,每年可觀測時間達300天。

  2018年,通往賽什騰山頂的砂石路開始動工,當地政府調用直升機運送建筑材料、臺址觀測設備。“為了趕時間,最多的一天吊運80趟,飛行近9個小時。”當時曾執行任務的直升機飛行員崔逢說。

  2021年,鄧李才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冷湖賽什騰山光學天文臺址勘選結果: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這一科研成果受到全球天文界高度關注。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459
施工人員在位于青海冷湖的墨子巡天望遠鏡項目進行作業(2023年4月8日攝)。

  戈壁荒灘建天文高地

  光學觀測臺是天文學研究的基礎。冷湖臺址發現后,一批高校和天文臺紛紛在這里啟動望遠鏡項目,有力推動我國光學天文發展。

  2022年起,青海將建設冷湖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納入青海省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每年給予1000萬元省級財政科技資金支持。

  從空中俯瞰賽什騰山,蜿蜒的盤山公路如同一條飄帶,串聯起各個平臺上的望遠鏡。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C平臺上,矗立著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共建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墨子巡天望遠鏡總設計師孔旭介紹,作為目前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的設備,“墨子”擁有一批硬核關鍵技術,每三晚可巡測整個北天球一次。

  2023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墨子”已成功發現4200多例超新星及相關暫現源候選體,構建了亞洲最大的超新星多波段測光數據庫。前不久,“墨子”還實現了對銀河系的分鐘級高頻監測,新發現多例具有快速光變的罕見變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知名天文學期刊。

  今年7月,成長型通用光學望遠鏡(EAST)輔助監測系統在冷湖啟動建設。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吳學兵介紹,監測系統將為我國未來超大口徑地基光學望遠鏡科學布局與建設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冷湖臺址的崛起,加速了科研成果的涌現。依托冷湖基地,我國科研人員已產出100余項論文、專利等成果,其中多項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產業經協部負責人曹春林介紹,目前,冷湖已引進12家單位的45臺望遠鏡,科學設備投資達30億元。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已躍升為東半球核心觀測點位,在國際天文學前沿領域發布越來越耀眼的“中國觀測”。

微信圖片_20250803063502
人們在參觀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的科學家工作站(2025年7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記者 陳杰 攝

  嚴格保護暗夜星空

  清澈的星空,不僅承載著人類對宇宙的浪漫想象,更是進行光學天文觀測的基礎。

  “暗夜星空是天文觀測基地存在的必要條件。”鄧李才說,如果沒有暗夜,地面光學觀測就會無以為繼。

  天文觀測基地和旅游項目的落地,照亮了冷湖的轉型發展之路。然而這一“亮”卻帶來新的難題:如果大規模開發,燈光必然會對星空觀測產生影響。

  大量案例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原本條件優良的天文臺被光害影響,無法再進行科學觀測研究。

  2023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關于暗夜星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對冷湖暗夜保護核心區內的光源種類和亮度,以及所有戶外固定夜間照明設施的照射方向等進行嚴格劃分管理。

  “為保護天文觀測環境,冷湖已經將全域1.78萬平方公里納入暗夜星空保護區。”曹春林說,當地還對3個新開工新能源項目進行重新選址,全面規范觀測基地核心區、緩沖區內擬規劃項目的審批、報備流程,嚴把暗夜保護區域內項目準入關口。

  “條例的頒布實施,有助于從源頭減少光污染。”曹春林說,嚴格保護暗夜星空,不僅能保障天文觀測事業發展,也能推動地方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

  針對旅游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光污染隱患,當地檢察機關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整治,與相關企業、商戶簽訂《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光源污染承諾書》,確保天文觀測環境不受影響。

  “暗夜星空就是冷湖的金山銀山。”如今擔任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的田才讓說,保護、建設好天文基地對國家來說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暗夜保護核心區內要執行最嚴格的保護,必要時一些基建項目也需要讓路。

  鄧李才等天文學家表示,隨著更多望遠鏡項目落戶,相信未來冷湖基地有望成為世界著名天文臺,打造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培育原創性科學成果的重要策源地。

  黃沙漫漫難掩燦爛星空,茫茫戈壁涌動發展活力。小鎮冷湖正被一片星輝照耀……(新華社西寧8月2日電)

作者 史衛燕 陳杰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天堂最新版中文网|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