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葉文娟
發(fā)布時間:2024-06-14 09:39:45
編輯:李家奕
經過治理后的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景色如畫。葉文娟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0年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夏日哈地區(qū)平均每年有2公頃苗田被沙淹沒,相當于3個足球場大小,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30年后,這一地區(qū)人工造林面積已超1733.33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5年的3.88%提高到現在的5.14%。

  都蘭縣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南隅,這里分布著戈壁、沙漠、谷地、河湖等地形,屬高原干旱大陸性氣候,是柴達木盆地荒漠化和沙化最集中的區(qū)域之一。

  6月4日,記者走進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只見一株株楊柳科樹種迎風矗立,將昔日裸露的沙丘牢牢“鎖”住,遠處一簇簇梭梭、沙蒿、檸條等灌木綠意盎然,草方格沙障接連成片延展到沙漠腹地,筑起一道綠色屏障。

  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位于都蘭縣東部,這里曾是“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沙漠荒地。保護區(qū)護林員劉常樂是土生土長的都蘭人,他清晰地記得過去風一吹,沙子漫過公路,踩上去沒過腳脖的場景。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一直伴隨著都蘭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作為較早開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設的都蘭縣,全縣各族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在都蘭大地上吹響全面防沙治沙的號角。

  都蘭縣林草部門持續(xù)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主動擔當作為的精氣神,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屆接著一屆干、一任接著一任干,結合三北防護林、公益林造林等重點工程,積極構建以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為重點的防護林體系,共完成人工造林8048.2公頃、封山育林23100.3公頃、飛播造林1266.7公頃,為全縣約12000公頃農田筑起了綠色生態(tài)安全屏障。

  從綠樹成蔭的縣城到花紅柳綠的村莊、從綠草如茵的街區(qū)公園到鳥語花香的農家小院……如今的都蘭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環(huán)顧生態(tài)綠,日益提升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正在轉化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以及獲得感。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都蘭縣防沙治沙的林草人,蘆濤至今記憶猶新,“以前都蘭縣經常遭遇沙塵暴,109國道被狂沙堵塞,想要出行只能推沙開路。在離縣城11公里處的察汗烏蘇路段,僅150米長的道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每年都要用推土機推掉2300立方米的沙。”

  對此,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積極投入項目實施,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和實踐,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造林的新技術,即楊柳科樹種深栽旱作造林技術。這項技術既能讓樹苗更有效地吸收水分,又能更深入地固定沙丘,徹底結束了柴達木盆地無喬木旱作造林的歷史,此項技術先后榮獲1997年度海西州第二屆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度青海省第二屆農村科技成果二等獎。目前,都蘭縣采用深栽旱作造林技術造林面積約4733.33公頃,在高原防沙治沙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采集野生灌木樹種做人工栽培育苗試驗獲得成功,并在干旱荒漠及風沙區(qū)大面積實施人工造林取得良好效果。高海拔荒漠化地區(qū)沙生植物(灌木)引種馴化造林技術開創(chuàng)了全省先河,標志著都蘭縣防沙治沙事業(yè)又邁上了新臺階。目前,都蘭縣采用引種馴化造林技術造林面積已達1333.33公頃。

  “戈壁灘風沙大、土壤條件差,再加上嚴重缺水,植樹難度特別大。每年植樹期間,縣林草部門全體職工每天都在沙窩里忙碌。”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局長思正寰說,該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沙治沙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結合實際,扎實推進都蘭縣察汗烏蘇河、柴達木河、香日德河三大流域0.9026萬公頃的荒漠化防治與生態(tài)修復任務,努力實現全縣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全力構筑生態(tài)安全屏障。

  事非經過不知難。30年來,都蘭縣一代代防沙治沙人積極構建防風固沙林和農田防護林生態(tài)安全屏障,圍繞沙漠治理,先后建起諾木洪、香日德、察汗烏蘇等綠洲農業(yè)區(qū),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林地面積和森林覆蓋“雙增長”,沙化面積和程度“雙減輕”,荒漠化、沙化土地重點治理區(qū)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邁入“整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huán)”新階段。截至目前,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2553.33公頃,森林撫育5006.67公頃,封(沙)山育林42753.33公頃,工程固沙617.67公頃,沙區(qū)前沿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環(huán)境顯著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黨建引領“一村一品”打造綠色休閑農業(yè)
"黨建引領"打造"一村一品"打響"玉拉農家"黨建品牌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省西寧市已打造234家社區(qū)“石榴籽家園”
西寧市城中區(qū)特色農產品將亮相“青超聯賽”
24H熱點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青海湖迎來一年一度湟魚洄游季
“互嵌式”家園里的幸福事——青海海東市易地扶貧...
青海大通頭茬茼蒿銷往北上廣深
青海烏蘭駝業(yè)新動力新路徑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老鋼廠...
【文化中國行】古韻今風,百年排燈展新顏——“走...
青海海晏:守護好源頭活水 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
青海互助“八眉豬”再獲全國性榮譽
【身邊的感動】興海草原上的“格桑花”——記2024...
熱點圖片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
青海湖迎來一年一度湟魚洄游季
青海湖迎來一年一度...
“互嵌式”家園里的幸福事——青海海東市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qū)見聞
“互嵌式”家園里的...
青海大通頭茬茼蒿銷往北上廣深
青海大通頭茬茼蒿銷...
青海烏蘭駝業(yè)新動力新路徑
青海烏蘭駝業(yè)新動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老鋼廠里的新模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文化中國行】古韻今風,百年排燈展新顏——“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四
【文化中國行】古韻...
青海海晏:守護好源頭活水 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
青海海晏:守護好源...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青海日報
2024-06-14 09:3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青海日報
2024-06-14 09:3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青海都蘭30年接力治沙筑起綠色屏障

  • 2024-06-14 09:39:45
  • 來源:青海日報
經過治理后的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景色如畫。葉文娟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0年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夏日哈地區(qū)平均每年有2公頃苗田被沙淹沒,相當于3個足球場大小,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30年后,這一地區(qū)人工造林面積已超1733.33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5年的3.88%提高到現在的5.14%。

  都蘭縣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南隅,這里分布著戈壁、沙漠、谷地、河湖等地形,屬高原干旱大陸性氣候,是柴達木盆地荒漠化和沙化最集中的區(qū)域之一。

  6月4日,記者走進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只見一株株楊柳科樹種迎風矗立,將昔日裸露的沙丘牢牢“鎖”住,遠處一簇簇梭梭、沙蒿、檸條等灌木綠意盎然,草方格沙障接連成片延展到沙漠腹地,筑起一道綠色屏障。

  夏日哈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qū)位于都蘭縣東部,這里曾是“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沙漠荒地。保護區(qū)護林員劉常樂是土生土長的都蘭人,他清晰地記得過去風一吹,沙子漫過公路,踩上去沒過腳脖的場景。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一直伴隨著都蘭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作為較早開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設的都蘭縣,全縣各族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在都蘭大地上吹響全面防沙治沙的號角。

  都蘭縣林草部門持續(xù)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主動擔當作為的精氣神,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屆接著一屆干、一任接著一任干,結合三北防護林、公益林造林等重點工程,積極構建以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為重點的防護林體系,共完成人工造林8048.2公頃、封山育林23100.3公頃、飛播造林1266.7公頃,為全縣約12000公頃農田筑起了綠色生態(tài)安全屏障。

  從綠樹成蔭的縣城到花紅柳綠的村莊、從綠草如茵的街區(qū)公園到鳥語花香的農家小院……如今的都蘭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環(huán)顧生態(tài)綠,日益提升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正在轉化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以及獲得感。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都蘭縣防沙治沙的林草人,蘆濤至今記憶猶新,“以前都蘭縣經常遭遇沙塵暴,109國道被狂沙堵塞,想要出行只能推沙開路。在離縣城11公里處的察汗烏蘇路段,僅150米長的道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每年都要用推土機推掉2300立方米的沙。”

  對此,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積極投入項目實施,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和實踐,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造林的新技術,即楊柳科樹種深栽旱作造林技術。這項技術既能讓樹苗更有效地吸收水分,又能更深入地固定沙丘,徹底結束了柴達木盆地無喬木旱作造林的歷史,此項技術先后榮獲1997年度海西州第二屆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度青海省第二屆農村科技成果二等獎。目前,都蘭縣采用深栽旱作造林技術造林面積約4733.33公頃,在高原防沙治沙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采集野生灌木樹種做人工栽培育苗試驗獲得成功,并在干旱荒漠及風沙區(qū)大面積實施人工造林取得良好效果。高海拔荒漠化地區(qū)沙生植物(灌木)引種馴化造林技術開創(chuàng)了全省先河,標志著都蘭縣防沙治沙事業(yè)又邁上了新臺階。目前,都蘭縣采用引種馴化造林技術造林面積已達1333.33公頃。

  “戈壁灘風沙大、土壤條件差,再加上嚴重缺水,植樹難度特別大。每年植樹期間,縣林草部門全體職工每天都在沙窩里忙碌。”都蘭縣林業(yè)和草原局局長思正寰說,該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沙治沙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結合實際,扎實推進都蘭縣察汗烏蘇河、柴達木河、香日德河三大流域0.9026萬公頃的荒漠化防治與生態(tài)修復任務,努力實現全縣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tǒng)一,全力構筑生態(tài)安全屏障。

  事非經過不知難。30年來,都蘭縣一代代防沙治沙人積極構建防風固沙林和農田防護林生態(tài)安全屏障,圍繞沙漠治理,先后建起諾木洪、香日德、察汗烏蘇等綠洲農業(yè)區(qū),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林地面積和森林覆蓋“雙增長”,沙化面積和程度“雙減輕”,荒漠化、沙化土地重點治理區(qū)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邁入“整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huán)”新階段。截至目前,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2553.33公頃,森林撫育5006.67公頃,封(沙)山育林42753.33公頃,工程固沙617.67公頃,沙區(qū)前沿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環(huán)境顯著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

作者 葉文娟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