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
鹽橋村:“兩路”精神綻放希望之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馬振東 董志勇
發布時間:2024-08-24 06:56:52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40824063229馬占龍認真工作中。馬振東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推開馬占龍家的院子大門,七八歲模樣的小女孩正領著兩三歲的弟弟在院中玩耍,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落在他們身上,為這幅畫面增添了一抹溫暖的光暈。

  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鹽橋村的馬占龍一家,母親、媳婦,包括自己都是聾啞人,這個不幸的家庭因為兩年前孩子的出生而帶來了希望——孩子很健康。

  “家里的大人呢?”面對記者一行,小女孩略顯緊張,明亮的大眼睛中閃爍著羞澀與好奇。

  “嬸嬸陪奶奶出門看病了,叔叔去廠子上班了。”

  沒見到馬占龍,同行的村黨支部書記蔡邦成簡單介紹起他家的情況:脫貧戶,但日子依舊不富足;有殘疾,文化程度不高。

  陽光灑在院子里,即便主人不在,透過窗戶也能看到屋內整潔干凈,家具擺設井然有序。

  “這些年,村上沒少幫扶他們一家,2019年之前,62217部隊某管線團定點幫扶他家,后來,歷任的第一書記、連點企業對他家能幫盡幫。”蔡邦成說,兩口子爭氣,現如今在村里的噸包生產車間里,就數他們工資最高。

  即使生活給予諸多困難,馬占龍兩口子也絕不低頭。

  馬占龍雖聾啞,但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心從未停歇。在車間里,他全神貫注地工作,不放過任何提升效率的機會,馬占龍的妻子同樣是聾啞人,在工作中毫不懈怠,認真對待每一個噸包的制作,確保質量過硬。兩人用手語交流工作經驗,相互鼓勵支持,為家庭的未來奮力拼搏。他們還在空閑時間收集廢品、種植蔬菜,以減少家庭開支。

  在鹽橋村噸包生產車間,我們見到了馬占龍。

  坐在縫紉機前的馬占龍,身材消瘦卻結實,皮膚黝黑,頭發有些凌亂,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縫紉機上的布料,雙手熟練地擺弄著,腳下的踏板不停地上下起伏,仿佛與縫紉機融為一體。他的腳旁堆著不少已經加工好的噸包袋,那一個個整齊的袋子,正是他辛勤耕耘后的果實。

  停下手中工作,馬占龍用手語向我們表達著他的感受,從他的眼神和動作中能看出他對這份工作的珍惜和努力。

  “他和妻子每天努力工作,就想多掙些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長久的接觸,蔡邦成已略懂幾句手語。

  環顧四周,每臺縫紉機前都坐著一位專注的工人,他們或神情凝重,或微微皺眉,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中的布料。白色的纖織物在縫紉機的穿針引線下,迅速地變成一個個結實的鉀肥噸包袋。那一根根細線在縫紉機的穿梭中,仿佛編織著鹽橋村的希望與未來。

  車間的墻壁上,張貼著一些安全生產的標語和操作規范,時刻提醒著工人們注意安全和質量。地面雖然有些陳舊,但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雜物。車間的角落里,堆放著一摞摞整齊的原材料和成品噸包袋,見證著工人們的努力和付出。

  鹽橋村的發展,處處彰顯著軍民共建的深厚情誼。

  人多地少是長期困擾鹽橋村的難題,經濟收入主要靠打零工。摘掉貧困村帽子后,如何利用現有產業謀求更好發展,一直是村“兩委”的心頭大事。

  格爾木背靠察爾汗工業園,本地卻沒有噸包生產廠,企業所需噸包都從外地進貨,需求量巨大。2019年,村“兩委”干部瞅準機遇,將辦加工廠作為頭等大事。前期成立培訓車間,鼓勵村民參加培訓,當年就培養出45名合格工人。

  然而,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有了工人后,村“兩委”班子成員自掏腰包,湊錢租下一棟三層樓房屋,添置幾臺縫紉機,并與鹽湖集團簽訂合約。但隨著鹽湖集團需求增大,僅有的幾臺縫紉機遠遠不夠,添置新機器又缺乏資金。此時,多虧了62217部隊某管線團及時伸出援手。

  部隊不僅先后支援50臺縫紉機,還定期到村里實地調研,了解村上的實際難題。

  鹽橋村的夜晚曾經一片漆黑,村里亮化工程少,村民出行不便。部隊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提供資金為村里修建路燈。目前,路燈建設項目即將開始施工,村民們充滿期待。這一盞盞路燈,不僅將照亮鹽橋村的夜晚,更象征著軍民之間深厚的情誼。

  軍民攜手、共同發展的局面,正是“兩路”精神中“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深刻體現。

  如今,鹽橋村噸包加工車間日產量達500多個,村民手工收入可觀。鹽橋村人在“兩路”精神激勵下,用雙手托起希望,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在幫扶下努力前行。而“兩路”精神也如同一顆種子,在鹽橋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它激勵著村民繼續奮斗,激勵著部隊官兵持續奉獻,軍民攜手共同書寫著鹽橋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與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座談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剛察:共筑生態屏障 守護湟魚家園
沙柳河畔:守望生命 綻放青春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果洛:瑪多牛羊將吃上“飛地草面包”
西寧市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優秀人才
24H熱點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鹽橋村:...
同心筑夢七十載 土鄉大地頌歡歌——互助土族自治縣...
五十余種高原臻品亮相長春農博會 開展首日意向簽約...
2024年對口援青和東西部協作省市文聯聯席會在南京召開
互助土族自治縣舉行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
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全省社會保險工作情況調研
【綠色算力·青海作為】青海德令哈智算中心項目開工...
青海特色非遺亮相2024“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展
省檢察院發布5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
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施工現場鏖戰忙
熱點圖片
【走進221致敬元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棒子底下出尖端”
【走進221致敬元勛—...
踏遍青山人未老——記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潘彤
踏遍青山人未老——...
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9攝氏度 西寧的夏天就是這么涼快
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
青海:以現代化審判管理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公正與效率
青海:以現代化審判...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西寧夜經濟更迭升級盛景綻放——年中經濟看亮點系列報道之五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農經觀察】“中國氣候好產品”——高原上的小小草莓
【農經觀察】“中國...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聽第一書記講駐村幫扶的大事小情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希望的田野上】青蒜苗撥動日月山下“金算盤”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
鹽橋村:“兩路”精神綻放希望之光

青海日報
2024-08-24 06: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
鹽橋村:“兩路”精神綻放希望之光

青海日報
2024-08-24 06: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
鹽橋村:“兩路”精神綻放希望之光

  • 2024-08-24 06:56:52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0824063229馬占龍認真工作中。馬振東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推開馬占龍家的院子大門,七八歲模樣的小女孩正領著兩三歲的弟弟在院中玩耍,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落在他們身上,為這幅畫面增添了一抹溫暖的光暈。

  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鹽橋村的馬占龍一家,母親、媳婦,包括自己都是聾啞人,這個不幸的家庭因為兩年前孩子的出生而帶來了希望——孩子很健康。

  “家里的大人呢?”面對記者一行,小女孩略顯緊張,明亮的大眼睛中閃爍著羞澀與好奇。

  “嬸嬸陪奶奶出門看病了,叔叔去廠子上班了。”

  沒見到馬占龍,同行的村黨支部書記蔡邦成簡單介紹起他家的情況:脫貧戶,但日子依舊不富足;有殘疾,文化程度不高。

  陽光灑在院子里,即便主人不在,透過窗戶也能看到屋內整潔干凈,家具擺設井然有序。

  “這些年,村上沒少幫扶他們一家,2019年之前,62217部隊某管線團定點幫扶他家,后來,歷任的第一書記、連點企業對他家能幫盡幫。”蔡邦成說,兩口子爭氣,現如今在村里的噸包生產車間里,就數他們工資最高。

  即使生活給予諸多困難,馬占龍兩口子也絕不低頭。

  馬占龍雖聾啞,但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心從未停歇。在車間里,他全神貫注地工作,不放過任何提升效率的機會,馬占龍的妻子同樣是聾啞人,在工作中毫不懈怠,認真對待每一個噸包的制作,確保質量過硬。兩人用手語交流工作經驗,相互鼓勵支持,為家庭的未來奮力拼搏。他們還在空閑時間收集廢品、種植蔬菜,以減少家庭開支。

  在鹽橋村噸包生產車間,我們見到了馬占龍。

  坐在縫紉機前的馬占龍,身材消瘦卻結實,皮膚黝黑,頭發有些凌亂,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縫紉機上的布料,雙手熟練地擺弄著,腳下的踏板不停地上下起伏,仿佛與縫紉機融為一體。他的腳旁堆著不少已經加工好的噸包袋,那一個個整齊的袋子,正是他辛勤耕耘后的果實。

  停下手中工作,馬占龍用手語向我們表達著他的感受,從他的眼神和動作中能看出他對這份工作的珍惜和努力。

  “他和妻子每天努力工作,就想多掙些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長久的接觸,蔡邦成已略懂幾句手語。

  環顧四周,每臺縫紉機前都坐著一位專注的工人,他們或神情凝重,或微微皺眉,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中的布料。白色的纖織物在縫紉機的穿針引線下,迅速地變成一個個結實的鉀肥噸包袋。那一根根細線在縫紉機的穿梭中,仿佛編織著鹽橋村的希望與未來。

  車間的墻壁上,張貼著一些安全生產的標語和操作規范,時刻提醒著工人們注意安全和質量。地面雖然有些陳舊,但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雜物。車間的角落里,堆放著一摞摞整齊的原材料和成品噸包袋,見證著工人們的努力和付出。

  鹽橋村的發展,處處彰顯著軍民共建的深厚情誼。

  人多地少是長期困擾鹽橋村的難題,經濟收入主要靠打零工。摘掉貧困村帽子后,如何利用現有產業謀求更好發展,一直是村“兩委”的心頭大事。

  格爾木背靠察爾汗工業園,本地卻沒有噸包生產廠,企業所需噸包都從外地進貨,需求量巨大。2019年,村“兩委”干部瞅準機遇,將辦加工廠作為頭等大事。前期成立培訓車間,鼓勵村民參加培訓,當年就培養出45名合格工人。

  然而,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有了工人后,村“兩委”班子成員自掏腰包,湊錢租下一棟三層樓房屋,添置幾臺縫紉機,并與鹽湖集團簽訂合約。但隨著鹽湖集團需求增大,僅有的幾臺縫紉機遠遠不夠,添置新機器又缺乏資金。此時,多虧了62217部隊某管線團及時伸出援手。

  部隊不僅先后支援50臺縫紉機,還定期到村里實地調研,了解村上的實際難題。

  鹽橋村的夜晚曾經一片漆黑,村里亮化工程少,村民出行不便。部隊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提供資金為村里修建路燈。目前,路燈建設項目即將開始施工,村民們充滿期待。這一盞盞路燈,不僅將照亮鹽橋村的夜晚,更象征著軍民之間深厚的情誼。

  軍民攜手、共同發展的局面,正是“兩路”精神中“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深刻體現。

  如今,鹽橋村噸包加工車間日產量達500多個,村民手工收入可觀。鹽橋村人在“兩路”精神激勵下,用雙手托起希望,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在幫扶下努力前行。而“兩路”精神也如同一顆種子,在鹽橋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它激勵著村民繼續奮斗,激勵著部隊官兵持續奉獻,軍民攜手共同書寫著鹽橋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 馬振東 董志勇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天堂а√中文在线|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国产a级理论片无码老男人| 亚洲桃色AV无码|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少妇中文无码高清|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