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滿腔熱忱 “醫”路芬芳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牛玉嬌
發布時間:2024-09-23 06:37:39
編輯:何繼紅
工作中的李佩玲(右)。牛玉嬌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優秀的人到哪兒都優秀。”

  這是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中醫院院長王曉林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互助縣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佩玲的評價。

  這個“優秀的人”到底優秀在哪兒?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從中找到了答案。

  風雨催生鏗鏘玫瑰

  1987年出生的李佩玲,家中兄妹三人。她既是妹妹,也是姐姐,從小就懂得愛與被愛,懂得呵護和照顧家人。上大學時,母親突然離世,讓李佩玲瞬間“長大”。即將畢業的她選擇在廣州市一家私立醫院打工,供讀即將上大學的弟弟。

  “我畢業后留在了廣州,那邊工資高一些,弟弟大學一畢業我就回青海了。”

  三年時間,不僅讓李佩玲更加努力,也讓她的性格更加堅韌。

  2011年,李佩玲來到互助縣中醫院,先是急診科,后是針灸科,因為有省外護理工作經驗,工作干得得心應手。

  而這期間,李佩玲結婚生子,丈夫常年在外,一年只能見一次面,李佩玲獨立面對生活中的瑣碎,既照顧好了家庭,也照顧好了事業。

  “她不怕苦,敢想敢干,任勞任怨,事業家庭都照顧得很周全,真的很佩服她。”李佩玲的同事汪玉婷和她共事多年,熟悉她的點點滴滴。

  就因為她是一個“周全”的人,很快迎來了她事業上的轉折點。

  2021年,互助縣中醫院領導找到李佩玲,讓她擔任治未病中心主任。當時,互助縣中醫院恰逢開展二級醫院評審的關鍵期,而彼時的治未病中心剛剛成立半年多,一切都還是空白。

  “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但對護理出身的我來說,轉型到臨床科室,確實壓力很大。”回憶當初,李佩玲表示:“雖覺艱難,但也‘挺過來了’。”

  治未病中心對于互助縣中醫院來說,是一級科室,最重要的科室之一。

  從主抓護理的針灸科轉到負責臨床的治未病中心,李佩玲的業務內容完全改變。

  5月中旬到崗,6月評審,李佩玲只有1個月時間。

  不懂中醫療法就自己上網課學,不懂藥理就請教專家,不懂檔案歸納就慢慢摸索,不懂管理就以身作則,資料整理不完就加班加點……

  在兩位同事的協助下,治未病中心從一個近乎“空白科室”逐漸成熟,而在別人眼中,她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女強人”。

  愛崗敬業不負韶華

  多年來,李佩玲幾乎每一年都會獲得榮譽、拿到獎狀。

  海東市光彩護士、醫院先進工作者、全國首屆護理技術創新大賽三等獎、科室優秀技術人員、互助縣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榮譽的背后,是她常思考如何讓科室擁有成熟的技術,思考如何提高大眾對中醫藥療法的認可。

  2018年年底到2020年之間,李佩玲通過參加“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項目”等機會,前往9所省外醫院參加培訓學習,并將所學轉化為“真材實料”,帶到了互助縣中醫院。

  “2019年開展平衡火罐技術,應用于肩頸腰背痛、免疫力低下、失眠、感冒患者,2020年治療680人次。”

  “2020年開展銅砭刮痧技術,應用于頸椎病、肩周炎、背脊筋膜炎患者,2020年治療128人次。”

  “2019年開展火龍罐技術,應用于面癱、肩周炎、腰痛患者。”

  ……

  來到治未病中心不久,李佩玲又苦心思索:如何讓患者通過中醫理療和中醫保健常識了解治未病理念。

  “可以學學外地醫院,將中藥放入香囊、頸枕,大家使用起來更便捷,也更容易接受。”

  想到之前培訓參觀時看到的創新產品,李佩玲激動萬分,第二天就到院辦提建議。

  “這個想法好,我們互助的盤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資源也有優勢,兩者結合起來效果肯定好!”

  沒想到,她的想法和院長王曉林一拍即合,不久,以互助土族盤繡為基礎的香囊、掛件就送到了治未病中心。

  她創新研發的中藥香囊、中藥頸枕、中藥坐墊、中藥藥膳等8個系列十余種健康保健產品,深受各族群眾的喜愛,義診宣傳時,也頻頻出現在大眾眼前。

  李佩玲說:“這讓我們治未病中心真正將中醫理念帶到了群眾身邊。”

  不僅如此,步入正軌的治未病中心門診患者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人次逐年增多,門診人次從2021年的11215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14744人次,非藥物療法比例從2021年的8.04%增加到2024年的52.68%。

  李佩玲說:“還是感謝醫院給了我學習進步的平臺和機會。”

  一旁的王曉林笑著說:“她本身就很優秀,我們外出學習都有要求的,她都符合,她來了以后治未病中心成為醫院的一級科室,對我們中醫院適宜技術推廣,技術帶動作出了很大貢獻。”

  友善開出團結之花

  在治未病中心樓道里,有一面嶄新的錦旗,是今年7月1日一位接受治療的互助縣職工送給李佩玲及全體醫護人員的。

  這位職工說:“我每次都是6點下班后來做治療,本來應該下班的她們經常在等,既熱情又認真。”

  去年11月份,互助縣中醫院和互助縣總工會合作開展了提高職工生活品質的活動,雙方遴選出亞健康職工人群,到治未病中心治療,李佩玲熱情的工作態度深受患者喜愛。

  李佩玲說:“到目前已經有2300多人來做治療了,通過治療,大家的亞健康狀態基本緩解。”

  治未病中心主管護師汪玉婷打趣地說:“還不是因為你,原來醫院沒有要求,你為了方便這些職工,主動提出開設夜間門診,經常留下來加班,我們深受感染,現在大家都搶著加班。”

  一旁的李佩玲只是微微一笑,便低下了頭。

  工作積極的李佩玲,對待每一位患者、每一位同事都很用心。

  有一次,她聽說科室一位同事和丈夫鬧矛盾,每天悶悶不樂,聽到夫妻倆還要鬧離婚后,李佩玲連著兩個月對他們耐心勸導,最終讓夫妻倆和好如初。

  “干得比我們多,想得比我們遠。寧愿自己吃虧,也不讓我們受委屈。”在同事汪玉婷眼中,李佩玲就像姐姐一樣。

  汪玉婷說:“我來中醫院就跟著李主任,她對病人很好,我現在的想法、工作態度都是受她影響,從一個工作‘小白’到現在慢慢有了‘事業心’,都是她帶給我的。”

  去年,治未病中心承擔起了互助縣縣域心理服務中心的業務。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李佩玲,帶著同樣沒有經驗的5位同事一起自學、參加考試,最終都拿到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

  從“剛開始心理講座只會講一些保健知識”到現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識、情緒疏導”。治未病中心的醫護人員經常進校園、進機關、進鄉村開展講座,普及中醫文化及保健常識,個個能上講臺授課,開展培訓當“老師”。

  和李佩玲共事的幾年間,汪玉婷不僅看到了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對家庭的精心照顧,也看到了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優秀工作者。她說,李佩玲經常推薦學習平臺給同事,科室里同事間也團結一致,氛圍很好,被評為“先進科室”。

  李佩玲對待病人滿懷熱忱,對待工作滿腔熱血,對待同事滿懷芬芳。一個人影響一群人,樹立起民族地區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帶動科室和整個醫院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與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賀東風座談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省舉行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
青海海東:“博物館熱”升溫 賡續發展傳統文化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②
青海省湟源縣中醫文化養生活動舉辦
西寧市將建29項數字政府特色應用場景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滿腔熱忱 “醫”路芬芳...
【綠色算力·青海作為】青海加大綠色算力科技項目支...
陳剛在與新任職省管領導干部集體廉政談話時強調 擰...
青海省舉行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
青海西寧城東區: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 把喜悅送到商...
【大美青海 高原足球】“青超聯賽”冠軍誕生 玉樹...
用“喝”的方式打開絲博會青海展廳
青海省全鏈條整治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
【綠色算力 青海作為】青海省推進綠色算力科技項目...
青海省推進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
熱點圖片
喜看高原好豐景
喜看高原好豐景
我省舉辦第十五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宣傳活動
我省舉辦第十五屆“...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藏鐵路建設碩果累累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光伏村”里的綠色“雙碳夢”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雪豹之都”,西寧這樣煉成
“雪豹之都”,西寧...
“沃土5號”馬鈴薯帶來豐收喜悅
“沃土5號”馬鈴薯帶...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產業發展有新意 鄉村振興煥活力——德令哈市鄉村振興一線見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多彩賽事點燃草原激情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滿腔熱忱 “醫”路芬芳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三

青海日報
2024-09-23 06: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滿腔熱忱 “醫”路芬芳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三

青海日報
2024-09-23 06: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滿腔熱忱 “醫”路芬芳
——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之三

  • 2024-09-23 06:37:39
  • 來源:青海日報
工作中的李佩玲(右)。牛玉嬌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優秀的人到哪兒都優秀。”

  這是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中醫院院長王曉林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互助縣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李佩玲的評價。

  這個“優秀的人”到底優秀在哪兒?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從中找到了答案。

  風雨催生鏗鏘玫瑰

  1987年出生的李佩玲,家中兄妹三人。她既是妹妹,也是姐姐,從小就懂得愛與被愛,懂得呵護和照顧家人。上大學時,母親突然離世,讓李佩玲瞬間“長大”。即將畢業的她選擇在廣州市一家私立醫院打工,供讀即將上大學的弟弟。

  “我畢業后留在了廣州,那邊工資高一些,弟弟大學一畢業我就回青海了。”

  三年時間,不僅讓李佩玲更加努力,也讓她的性格更加堅韌。

  2011年,李佩玲來到互助縣中醫院,先是急診科,后是針灸科,因為有省外護理工作經驗,工作干得得心應手。

  而這期間,李佩玲結婚生子,丈夫常年在外,一年只能見一次面,李佩玲獨立面對生活中的瑣碎,既照顧好了家庭,也照顧好了事業。

  “她不怕苦,敢想敢干,任勞任怨,事業家庭都照顧得很周全,真的很佩服她。”李佩玲的同事汪玉婷和她共事多年,熟悉她的點點滴滴。

  就因為她是一個“周全”的人,很快迎來了她事業上的轉折點。

  2021年,互助縣中醫院領導找到李佩玲,讓她擔任治未病中心主任。當時,互助縣中醫院恰逢開展二級醫院評審的關鍵期,而彼時的治未病中心剛剛成立半年多,一切都還是空白。

  “這是領導對我的信任,但對護理出身的我來說,轉型到臨床科室,確實壓力很大。”回憶當初,李佩玲表示:“雖覺艱難,但也‘挺過來了’。”

  治未病中心對于互助縣中醫院來說,是一級科室,最重要的科室之一。

  從主抓護理的針灸科轉到負責臨床的治未病中心,李佩玲的業務內容完全改變。

  5月中旬到崗,6月評審,李佩玲只有1個月時間。

  不懂中醫療法就自己上網課學,不懂藥理就請教專家,不懂檔案歸納就慢慢摸索,不懂管理就以身作則,資料整理不完就加班加點……

  在兩位同事的協助下,治未病中心從一個近乎“空白科室”逐漸成熟,而在別人眼中,她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女強人”。

  愛崗敬業不負韶華

  多年來,李佩玲幾乎每一年都會獲得榮譽、拿到獎狀。

  海東市光彩護士、醫院先進工作者、全國首屆護理技術創新大賽三等獎、科室優秀技術人員、互助縣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榮譽的背后,是她常思考如何讓科室擁有成熟的技術,思考如何提高大眾對中醫藥療法的認可。

  2018年年底到2020年之間,李佩玲通過參加“全國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培訓項目”等機會,前往9所省外醫院參加培訓學習,并將所學轉化為“真材實料”,帶到了互助縣中醫院。

  “2019年開展平衡火罐技術,應用于肩頸腰背痛、免疫力低下、失眠、感冒患者,2020年治療680人次。”

  “2020年開展銅砭刮痧技術,應用于頸椎病、肩周炎、背脊筋膜炎患者,2020年治療128人次。”

  “2019年開展火龍罐技術,應用于面癱、肩周炎、腰痛患者。”

  ……

  來到治未病中心不久,李佩玲又苦心思索:如何讓患者通過中醫理療和中醫保健常識了解治未病理念。

  “可以學學外地醫院,將中藥放入香囊、頸枕,大家使用起來更便捷,也更容易接受。”

  想到之前培訓參觀時看到的創新產品,李佩玲激動萬分,第二天就到院辦提建議。

  “這個想法好,我們互助的盤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資源也有優勢,兩者結合起來效果肯定好!”

  沒想到,她的想法和院長王曉林一拍即合,不久,以互助土族盤繡為基礎的香囊、掛件就送到了治未病中心。

  她創新研發的中藥香囊、中藥頸枕、中藥坐墊、中藥藥膳等8個系列十余種健康保健產品,深受各族群眾的喜愛,義診宣傳時,也頻頻出現在大眾眼前。

  李佩玲說:“這讓我們治未病中心真正將中醫理念帶到了群眾身邊。”

  不僅如此,步入正軌的治未病中心門診患者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人次逐年增多,門診人次從2021年的11215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14744人次,非藥物療法比例從2021年的8.04%增加到2024年的52.68%。

  李佩玲說:“還是感謝醫院給了我學習進步的平臺和機會。”

  一旁的王曉林笑著說:“她本身就很優秀,我們外出學習都有要求的,她都符合,她來了以后治未病中心成為醫院的一級科室,對我們中醫院適宜技術推廣,技術帶動作出了很大貢獻。”

  友善開出團結之花

  在治未病中心樓道里,有一面嶄新的錦旗,是今年7月1日一位接受治療的互助縣職工送給李佩玲及全體醫護人員的。

  這位職工說:“我每次都是6點下班后來做治療,本來應該下班的她們經常在等,既熱情又認真。”

  去年11月份,互助縣中醫院和互助縣總工會合作開展了提高職工生活品質的活動,雙方遴選出亞健康職工人群,到治未病中心治療,李佩玲熱情的工作態度深受患者喜愛。

  李佩玲說:“到目前已經有2300多人來做治療了,通過治療,大家的亞健康狀態基本緩解。”

  治未病中心主管護師汪玉婷打趣地說:“還不是因為你,原來醫院沒有要求,你為了方便這些職工,主動提出開設夜間門診,經常留下來加班,我們深受感染,現在大家都搶著加班。”

  一旁的李佩玲只是微微一笑,便低下了頭。

  工作積極的李佩玲,對待每一位患者、每一位同事都很用心。

  有一次,她聽說科室一位同事和丈夫鬧矛盾,每天悶悶不樂,聽到夫妻倆還要鬧離婚后,李佩玲連著兩個月對他們耐心勸導,最終讓夫妻倆和好如初。

  “干得比我們多,想得比我們遠。寧愿自己吃虧,也不讓我們受委屈。”在同事汪玉婷眼中,李佩玲就像姐姐一樣。

  汪玉婷說:“我來中醫院就跟著李主任,她對病人很好,我現在的想法、工作態度都是受她影響,從一個工作‘小白’到現在慢慢有了‘事業心’,都是她帶給我的。”

  去年,治未病中心承擔起了互助縣縣域心理服務中心的業務。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李佩玲,帶著同樣沒有經驗的5位同事一起自學、參加考試,最終都拿到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

  從“剛開始心理講座只會講一些保健知識”到現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識、情緒疏導”。治未病中心的醫護人員經常進校園、進機關、進鄉村開展講座,普及中醫文化及保健常識,個個能上講臺授課,開展培訓當“老師”。

  和李佩玲共事的幾年間,汪玉婷不僅看到了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對家庭的精心照顧,也看到了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優秀工作者。她說,李佩玲經常推薦學習平臺給同事,科室里同事間也團結一致,氛圍很好,被評為“先進科室”。

  李佩玲對待病人滿懷熱忱,對待工作滿腔熱血,對待同事滿懷芬芳。一個人影響一群人,樹立起民族地區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帶動科室和整個醫院共同進步。

作者 牛玉嬌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日本三级在线中文字幕在线|中文|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