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深化醫改(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咸文靜 殷之皓
發布時間:2025-02-21 07:25:09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221060505東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文鵬醫生正在詢問患者的情況。殷之皓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平時我們的治療對象以中老年人為主,治療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效果都不錯。”2月19日15時,一場以“中藏醫康養集市進社區”為主題的義診活動在清怡院小區開展。來自西寧市城東區樂家灣鎮衛生院的藏醫執業醫師桑德杰正忙著整理治療器具。自從衛生院建立中藏醫館,他所擅長的藏醫特色療法頗受患者認可。參加義診,也是想讓更多群眾了解藏醫。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中與居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同時提出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

  “十四五”以來,城東區圍繞中藏醫藥傳承發展目標,采取“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帶全院”的工作模式,按照應設盡設的要求,強化特色科室建設,提供6類30余項中藏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同時不斷豐富中藏醫診療方式,新開展中醫特色護理項目。

  經過幾年發展,中醫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城東區各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其中一些中醫館已經成為“明星科室”,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QQ圖片20250221060514在韻家口鎮衛生院的小兒推拿室,醫生曹曉楠正在為患兒推拿治療。

  補短板:小兒推拿顯身手

  這個季節是流感高發期。城東區韻家口鎮衛生院小兒推拿室一大早便人來人往。幾位寶媽帶著萌娃等候在旁,小兒推拿師曹曉楠正在展現自己的“十八般武藝”。

  “我們當家長的,肯定是想讓孩子少吃藥、少打針。我是小兒推拿的老‘粉絲’了,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就常到這里來!”馮朝霞因兒子有些咳嗽,便帶他來衛生院就診。曹曉楠為小朋友進行推拿治療后,很有效果。

  其實,這不僅僅是馮朝霞的想法,更是所有家長的心聲。為了彌補在中醫領域兒科診療的空缺,韻家口鎮衛生院派曹曉楠前往外地小兒推拿傳承班進行專項學習進修,并于2023年10月30日正式掛牌開設了小兒推拿工作室。

  “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工作室能夠發揮中醫特色,以純綠色療法,針對兒童進行治病保健、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在治療同時,提供專業飲食指導,滿足轄區兒童治療、保健需求。”韻家口鎮衛生院院長蒲永瑕告訴記者。

  雖然小兒推拿療法已成為國際兒童保健、治療重要方法之一,但在曹曉楠看來,這項療法的推廣過程頗為曲折。

  “起初大家并不了解,不少家長都問我,打針吃藥都不見效,你推幾下就能好?可是當給孩子做過一次小兒推拿后,下次小孩兒生病,這種綠色療法就成了首選。”

  曹曉楠還記得,工作室成立后接診的第一個小患者是5歲的麗娜。

  “這個小孩連續一段時間一到晚上就惡心想吐,來衛生院時,黑眼圈很重,一看見醫生就很緊張。”詳細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等細節后,曹曉楠便按照療程給孩子推拿,對于這種新鮮的治療方式,小麗娜也十分配合。第二天一大早家長就帶著麗娜過來,說當天晚上就沒再吐了。現在這個家長已經成為小兒推拿的“宣傳員”。

  在口口相傳的推廣下,小兒推拿工作室成為韻家口鎮衛生院的一張金字招牌。

  “在推拿過程中,我常常會將一些體質調養、節氣保健等內容進行科普,并將一些簡單易學的手法教給陪同治療的家長。今后還會繼續推廣小兒推拿,讓更多人了解到這種療法。”曹曉楠說。

QQ圖片20250221060521在樂家灣鎮衛生院,藏醫執業醫師桑德杰正在通過藏醫療法治療患者的頸椎疼痛問題。殷之皓 攝

  強基礎:名醫坐診有“醫”靠

  馬賢花在南小街經營一家牛羊肉店。這兩天右手有些發麻,看到患者微信群里張大夫上班的消息,一大早就趕到城東區東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我在張大夫這兒看了十幾年,他醫術好,工作敬業,而且對患者很親切。”馬賢花告訴記者,不像從前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現在大家有個頭疼腦熱,更喜歡來這里。

  記者發現,群眾青睞家門口的中醫館,不僅因為離得近,還在于能享受到和大醫院一樣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馬賢花口中的“張大夫”是中心醫生張文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東區基層名醫張文鵬工作室”是中心的名醫工作室之一。說起工作室的由來,中心主任馬占龍打開了話匣子。

  “中心1954年成立,服務人口約10萬人。在轄區群眾中認可度、知名度都不錯,特別是中醫,算是強項。區上提出打造基層名醫工作室,我們積極響應,去年一月正式掛牌成立。”

  打造名醫工作室,掛個牌就行?

  當然沒這么簡單。

  1998年,張文鵬畢業于青海醫學院內科臨床專業。在韻家口鎮衛生院工作的那十年,擅長中醫的老院長對他影響很大,讓其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了扎實的中醫經驗。2007年調到中心后,他先后在內科、門診工作。

  “2019年開始,我一邊自學一邊拜省上的名醫為師,系統學習了中醫理論。”有之前的基礎,張文鵬很快便能學以致用,并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治療心得,不僅惠及轄區群眾,甚至外地患者也慕名前來。

  面對患者,張文鵬很少講一些專業詞匯,問診也多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始,三言兩語便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為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開出的藥方也多以草藥為主。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盡量三副藥解決問題”。

  隨著“人氣”越來越高,每天來找張文鵬的患者絡繹不絕,幾百號人的微信患者群里,幾乎每天都有患者詢問坐診時間。而他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掛了號,不管到幾點,都是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

  你瞧,有這樣的基礎,掛牌基層名醫工作室,順理成章。

  “成立名醫工作室,從內部來說,是對好醫生的一種認可,激勵其他人員向他們學習,更好發揮傳幫帶作用;對外,通過患者間相互介紹、推薦,也讓中心知名度越來越高。去年中心兩個名醫工作室的診療量超過1萬人次。”馬占龍說。

QQ圖片20250221060530在城東區中藏醫高原康養年貨集市活動現場,特色療法吸引不少市民體驗。咸文靜 攝

  增后勁:從有到優成招牌

  一大早,63歲的宋春玲就出門了。昨天一不小心扭到胳膊,疼得她一宿都沒睡好。9點多趕到城東區林家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說明情況,門診大夫推薦她上二樓中醫館試試“小針刀”。

  “啥是‘小針刀’?”宋大媽心里有些納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治療室,探身一看,屋里早已排了幾個人。有人在針灸、有人在接受小針刀治療……

  一打聽才知道,之所以稱之為小針刀,是因為它結合了針灸針和手術刀兩種器械的優勢,并兼具二者的治療特點。

  其實,在中醫館開展“小針刀”,對于林家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說有些年頭了。

  “2017年我們就建立了中醫館。雖然條件有限,但能開展針灸、拔罐等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印象中到第二年專門過來做治療的患者就多起來了。為了更好地發揮優勢,去年中心派業務骨干祁世祿去外地系統學習小針刀,回來后借著擴建中醫館的東風,打造了名醫工作室。”中心主任馬艷萍說。

  一番介紹,宋大媽聽完還是有些糊涂,可看一旁接受治療的患者,過程并不復雜。

  詳細詢問宋大媽的癥狀后,主治醫師祁世祿立即為她安排治療。不到半個小時,治療結束。很快到了宋大媽見證奇跡的時候,治療前還抬不起來的胳膊竟然可以輕松舉過頭頂,差點讓原本沒抱多大希望的宋大媽驚掉下巴。

  看著宋春玲的反應,祁世祿微微一笑,不禁想起去年收到的那封感謝信。

  “那位老大爺70多歲了。右手拇指患狹窄性腱鞘炎很多年,去年5月突然嚴重了。去醫院骨科檢查后,醫生告訴他手術很簡單,十幾分鐘就能做完,但需要辦理住院手續,還得安排手術時間。”祁世祿記得,老人經他人推薦來到中心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他僅用5分鐘便完成治療后,老大爺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他沒有想到僅花費80元就治好了自己多年的病痛。

  其實,祁世祿的醫術怎么樣,從工作室墻上掛滿的錦旗就能看出一二。看到記者采訪,原本做完治療準備回家的楊知春特意留下來說自己“有幾句話特別想說”。

  原來楊知春患有腰痛多年,去年9月骨折后病情再次加重。聽說中心的小針刀療法后,專門過來試試,治療第一天疼痛就明顯減輕。

  “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一樣的病在中心花費少、效果好。大夫醫術精湛,服務態度又好,沒啥不滿意的!”

  一路采訪下來,記者發現,或是填補空白,或是發揮所長,幾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傳統服務基礎上,注重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一館一特色”。雖然各路名醫各有專長,但無論提供哪種服務,其落腳點都是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正如很多患者在采訪時提到的那樣,在家門口看病,方便不說,就醫成本更低,關鍵是不僅設施設備愈發完善,醫生的水平更是不比大醫院差。

  從部分機構沒有中醫到對中醫館建設探索個性化、多樣化道路,在城東區,基層中醫館的發展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正邁向從有到優的發展新階段。從強化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兜牢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這一角度來說,中醫館這個社區居民的“好鄰居”正在成為群眾的好“醫”靠。

推薦閱讀
吳曉軍在西寧市調研座談
羅東川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省擬申報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名單公示
西寧市全力打造黃金海拔康養之都
青海平安:今年將擴大古驛綠色版圖833公頃
24H熱點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公司:光熱項目發電機轉子穿裝成功
青海省發布收費公路聯網收費退費新規
黃南州“春風行動”招聘會暨“送崗下鄉”系列活動啟動
海東市首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在民和開工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王國棟:扎根基...
青海全面啟動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南試驗區建設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青海代表團籌備工作第二次...
2025年省垣藏歷木蛇新年茶話會舉行
省總工會十五屆四次全體會議召開
熱點圖片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扎根基層 綻放奮斗之花——記西寧市湟中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馬瑞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下鄉】“土味”宣講進鄉村 共繪豐收新愿景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
依法履職 忠誠盡責 共繪鄉村全面振興宏偉藍圖——省人大農牧委員會開展全省鄉村振興專題調研綜述
依法履職 忠誠盡責 ...
【人勤春早 實干爭先】高原樓市迎暖春 西寧房博會燃動購房熱潮
【人勤春早 實干爭先...
青海西寧點單式服務:一鍵預約 醫護到家
青海西寧點單式服務...
采購忙 學習熱 中小學生忙迎開學季
采購忙 學習熱 中小...
青海西寧:海洋館迎來動物大體檢
青海西寧:海洋館迎...
青海互助:小小種苗“育”出億元大產業
青海互助:小小種苗...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深化醫改(三)

青海日報
2025-02-21 07:2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深化醫改(三)

青海日報
2025-02-21 07:2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
——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深化醫改(三)

  • 2025-02-21 07:25:09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221060505東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文鵬醫生正在詢問患者的情況。殷之皓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平時我們的治療對象以中老年人為主,治療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效果都不錯。”2月19日15時,一場以“中藏醫康養集市進社區”為主題的義診活動在清怡院小區開展。來自西寧市城東區樂家灣鎮衛生院的藏醫執業醫師桑德杰正忙著整理治療器具。自從衛生院建立中藏醫館,他所擅長的藏醫特色療法頗受患者認可。參加義診,也是想讓更多群眾了解藏醫。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中與居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同時提出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

  “十四五”以來,城東區圍繞中藏醫藥傳承發展目標,采取“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帶全院”的工作模式,按照應設盡設的要求,強化特色科室建設,提供6類30余項中藏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同時不斷豐富中藏醫診療方式,新開展中醫特色護理項目。

  經過幾年發展,中醫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城東區各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其中一些中醫館已經成為“明星科室”,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QQ圖片20250221060514在韻家口鎮衛生院的小兒推拿室,醫生曹曉楠正在為患兒推拿治療。

  補短板:小兒推拿顯身手

  這個季節是流感高發期。城東區韻家口鎮衛生院小兒推拿室一大早便人來人往。幾位寶媽帶著萌娃等候在旁,小兒推拿師曹曉楠正在展現自己的“十八般武藝”。

  “我們當家長的,肯定是想讓孩子少吃藥、少打針。我是小兒推拿的老‘粉絲’了,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就常到這里來!”馮朝霞因兒子有些咳嗽,便帶他來衛生院就診。曹曉楠為小朋友進行推拿治療后,很有效果。

  其實,這不僅僅是馮朝霞的想法,更是所有家長的心聲。為了彌補在中醫領域兒科診療的空缺,韻家口鎮衛生院派曹曉楠前往外地小兒推拿傳承班進行專項學習進修,并于2023年10月30日正式掛牌開設了小兒推拿工作室。

  “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工作室能夠發揮中醫特色,以純綠色療法,針對兒童進行治病保健、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在治療同時,提供專業飲食指導,滿足轄區兒童治療、保健需求。”韻家口鎮衛生院院長蒲永瑕告訴記者。

  雖然小兒推拿療法已成為國際兒童保健、治療重要方法之一,但在曹曉楠看來,這項療法的推廣過程頗為曲折。

  “起初大家并不了解,不少家長都問我,打針吃藥都不見效,你推幾下就能好?可是當給孩子做過一次小兒推拿后,下次小孩兒生病,這種綠色療法就成了首選。”

  曹曉楠還記得,工作室成立后接診的第一個小患者是5歲的麗娜。

  “這個小孩連續一段時間一到晚上就惡心想吐,來衛生院時,黑眼圈很重,一看見醫生就很緊張。”詳細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等細節后,曹曉楠便按照療程給孩子推拿,對于這種新鮮的治療方式,小麗娜也十分配合。第二天一大早家長就帶著麗娜過來,說當天晚上就沒再吐了。現在這個家長已經成為小兒推拿的“宣傳員”。

  在口口相傳的推廣下,小兒推拿工作室成為韻家口鎮衛生院的一張金字招牌。

  “在推拿過程中,我常常會將一些體質調養、節氣保健等內容進行科普,并將一些簡單易學的手法教給陪同治療的家長。今后還會繼續推廣小兒推拿,讓更多人了解到這種療法。”曹曉楠說。

QQ圖片20250221060521在樂家灣鎮衛生院,藏醫執業醫師桑德杰正在通過藏醫療法治療患者的頸椎疼痛問題。殷之皓 攝

  強基礎:名醫坐診有“醫”靠

  馬賢花在南小街經營一家牛羊肉店。這兩天右手有些發麻,看到患者微信群里張大夫上班的消息,一大早就趕到城東區東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我在張大夫這兒看了十幾年,他醫術好,工作敬業,而且對患者很親切。”馬賢花告訴記者,不像從前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現在大家有個頭疼腦熱,更喜歡來這里。

  記者發現,群眾青睞家門口的中醫館,不僅因為離得近,還在于能享受到和大醫院一樣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馬賢花口中的“張大夫”是中心醫生張文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東區基層名醫張文鵬工作室”是中心的名醫工作室之一。說起工作室的由來,中心主任馬占龍打開了話匣子。

  “中心1954年成立,服務人口約10萬人。在轄區群眾中認可度、知名度都不錯,特別是中醫,算是強項。區上提出打造基層名醫工作室,我們積極響應,去年一月正式掛牌成立。”

  打造名醫工作室,掛個牌就行?

  當然沒這么簡單。

  1998年,張文鵬畢業于青海醫學院內科臨床專業。在韻家口鎮衛生院工作的那十年,擅長中醫的老院長對他影響很大,讓其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了扎實的中醫經驗。2007年調到中心后,他先后在內科、門診工作。

  “2019年開始,我一邊自學一邊拜省上的名醫為師,系統學習了中醫理論。”有之前的基礎,張文鵬很快便能學以致用,并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摸索出一套治療心得,不僅惠及轄區群眾,甚至外地患者也慕名前來。

  面對患者,張文鵬很少講一些專業詞匯,問診也多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始,三言兩語便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為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開出的藥方也多以草藥為主。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盡量三副藥解決問題”。

  隨著“人氣”越來越高,每天來找張文鵬的患者絡繹不絕,幾百號人的微信患者群里,幾乎每天都有患者詢問坐診時間。而他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掛了號,不管到幾點,都是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

  你瞧,有這樣的基礎,掛牌基層名醫工作室,順理成章。

  “成立名醫工作室,從內部來說,是對好醫生的一種認可,激勵其他人員向他們學習,更好發揮傳幫帶作用;對外,通過患者間相互介紹、推薦,也讓中心知名度越來越高。去年中心兩個名醫工作室的診療量超過1萬人次。”馬占龍說。

QQ圖片20250221060530在城東區中藏醫高原康養年貨集市活動現場,特色療法吸引不少市民體驗。咸文靜 攝

  增后勁:從有到優成招牌

  一大早,63歲的宋春玲就出門了。昨天一不小心扭到胳膊,疼得她一宿都沒睡好。9點多趕到城東區林家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說明情況,門診大夫推薦她上二樓中醫館試試“小針刀”。

  “啥是‘小針刀’?”宋大媽心里有些納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治療室,探身一看,屋里早已排了幾個人。有人在針灸、有人在接受小針刀治療……

  一打聽才知道,之所以稱之為小針刀,是因為它結合了針灸針和手術刀兩種器械的優勢,并兼具二者的治療特點。

  其實,在中醫館開展“小針刀”,對于林家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說有些年頭了。

  “2017年我們就建立了中醫館。雖然條件有限,但能開展針灸、拔罐等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印象中到第二年專門過來做治療的患者就多起來了。為了更好地發揮優勢,去年中心派業務骨干祁世祿去外地系統學習小針刀,回來后借著擴建中醫館的東風,打造了名醫工作室。”中心主任馬艷萍說。

  一番介紹,宋大媽聽完還是有些糊涂,可看一旁接受治療的患者,過程并不復雜。

  詳細詢問宋大媽的癥狀后,主治醫師祁世祿立即為她安排治療。不到半個小時,治療結束。很快到了宋大媽見證奇跡的時候,治療前還抬不起來的胳膊竟然可以輕松舉過頭頂,差點讓原本沒抱多大希望的宋大媽驚掉下巴。

  看著宋春玲的反應,祁世祿微微一笑,不禁想起去年收到的那封感謝信。

  “那位老大爺70多歲了。右手拇指患狹窄性腱鞘炎很多年,去年5月突然嚴重了。去醫院骨科檢查后,醫生告訴他手術很簡單,十幾分鐘就能做完,但需要辦理住院手續,還得安排手術時間。”祁世祿記得,老人經他人推薦來到中心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當他僅用5分鐘便完成治療后,老大爺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他沒有想到僅花費80元就治好了自己多年的病痛。

  其實,祁世祿的醫術怎么樣,從工作室墻上掛滿的錦旗就能看出一二。看到記者采訪,原本做完治療準備回家的楊知春特意留下來說自己“有幾句話特別想說”。

  原來楊知春患有腰痛多年,去年9月骨折后病情再次加重。聽說中心的小針刀療法后,專門過來試試,治療第一天疼痛就明顯減輕。

  “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一樣的病在中心花費少、效果好。大夫醫術精湛,服務態度又好,沒啥不滿意的!”

  一路采訪下來,記者發現,或是填補空白,或是發揮所長,幾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開展傳統服務基礎上,注重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一館一特色”。雖然各路名醫各有專長,但無論提供哪種服務,其落腳點都是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正如很多患者在采訪時提到的那樣,在家門口看病,方便不說,就醫成本更低,關鍵是不僅設施設備愈發完善,醫生的水平更是不比大醫院差。

  從部分機構沒有中醫到對中醫館建設探索個性化、多樣化道路,在城東區,基層中醫館的發展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正邁向從有到優的發展新階段。從強化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兜牢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這一角度來說,中醫館這個社區居民的“好鄰居”正在成為群眾的好“醫”靠。

作者 咸文靜 殷之皓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视频|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99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韩国中文字幕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