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藏高原,黃河岸邊的杏花與遠山積雪相映成畫,民和萬畝桃花在春風中舞動緋色煙霞,貴德千樹梨花如云似雪綴滿河谷。這場自東向西次第鋪展的“高原花事”,不僅編織著河湟谷地的春日錦繡,更催生出青海文旅的“美麗經濟”。
青海“賞花經濟”的蓬勃生機,深植于獨特的自然稟賦。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花卉資源。從河湟谷地的果木繁花到柴達木盆地的耐旱植被,從三江源區的高山花卉到祁連山下的油菜花海,差異化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層次分明的花卉景觀帶。門源百里油菜花海、互助北山杜鵑花溪、貴德“梨花勝雪”、青海湖環湖花帶等特色景觀,已構建起大美青海的立體賞花版圖。
在化隆回族自治縣安達其哈花海景區,“杏花節”通過非遺展演、傳統射箭、美食市集等多元業態,讓游客從“走馬觀花”轉向“沉浸體驗”。當地將168公里黃河岸線的丹霞地貌、百年藏莊的歷史底蘊與“拉面之鄉”的產業名片深度融合,打造出“賞花+文化+美食”的特色IP,帶動周邊農戶通過農家樂、手工藝品銷售實現戶均增收超2000元。所以,賞花經濟不是“曇花一現”,而是鄉村振興的持久動力。
絢麗花事不僅扮靚了高原山川,更拓寬了農牧民的致富渠道。以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為例,從單一梨園經濟到農旅融合的復合業態,構建起春賞梨花、夏游濕地、秋采碩果的完整產業鏈。這種“一朵花帶動一座城”的蝶變效應,在青海多個縣域形成示范,推動傳統農業向觀光農業、休閑農業轉型升級。
面向未來,青海賞花經濟蘊藏巨大發展勢能。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等新型消費將持續升溫,應進一步挖掘花卉資源的多元價值,推動賞花經濟與文化、體育、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產品體系。
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讓游客不僅能欣賞大美青海的花海盛景,更能體驗獨特的高原文化和民族風情。
當高原花卉與生態旅游、民族文化形成共振,青海正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通過持續提升“顏值”與“價值”的轉化效能,這片土地上的“美麗經濟”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