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戴美玲
發布時間:2025-05-31 07:31:08
編輯:童洋

  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至。我們在這個初夏時節,紛紛在門上懸掛艾草、與家人團坐品嘗軟糯粽子、給孩童掛起各式香包……端午習俗是一套精妙的文化編碼系統,每一個元素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記憶。粽子的制作工藝傳承了古代祭品的制作智慧,香包上各式各樣的吉祥物彰顯了人們對于平安祥和的追求,艾草菖蒲的使用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對于疾病預防的醫學理念。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背后,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忠孝節義”的倫理觀和“祛病防疫”的生命觀,蘊藏著中華民族對自然時序的敬畏、對歷史先賢的追思以及對集體價值的堅守。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加快推進,人們每天都生活、工作在快節奏的狀態中,生活模式也呈現為“兩點一線”的單一、高效化,紛繁的商業化更是沖淡了節日的文化儀式感。人們不再像父輩那樣傳承端午文化,不再花費時間和精力賡續節日背后的價值。甚至在忙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將端午節作為“粽子節”或“休息日”,其豐富的文化意蘊被簡化為飲食行為和休閑時光。超市里機械包裝的工業化粽子取代了家庭手工制作,人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端午節特有的節日儀式感。我們獲得了便利,獲得了休閑,但是我們失去了什么呢?當端午習俗不斷被去儀式化,我們的端午文化記憶正在逐漸淡化,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正在被逐漸稀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習俗簡化、文化記憶淡化,是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文化根脈需要如何傳承、怎樣傳承的時候了。我們過端午節,不能僅僅是吃粽子,在電子屏觀看賽龍舟,我們需要喚醒丟失在節日習俗背后的文化血脈。讓我們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文化,以創新精神開拓未來,使端午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學習考察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山東學習考察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海東市舉辦“新政會客廳”活動
青海瑪沁構建“五庫聯動”機制
24H熱點
青海省“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明實踐示范活...
【省直機關“四強”黨支部建設巡禮】以“四強”建...
最新發布!荒漠林鶯為青海省新記錄種
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舉辦“情暖六一 關愛成長”慶...
省政協黨組召開擴大會議
省人民檢察院 省委社會工作部:聯合舉辦“攜手關愛...
科技筑夢 “智”逐山海——青海省第十五屆中小學生...
青海“高原臻品”精彩亮相西博會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
星炬照前路 少年踏新程——青海省少先隊工作綜述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熱點圖片
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國少年
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
“橄欖綠”牽手“紅領巾”共繪國防教育新畫卷
“橄欖綠”牽手“紅...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促進條例6月1日起施行 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青海省首部家庭教育...
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多項指標創新高
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
青海省廣播電視局與青海省地震局簽署應急廣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海省廣播電視局與...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國樂團走進青海文藝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之中國經典名曲音樂會圓滿舉行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啟幕 四季文化盛宴精彩呈現
“西海2261·河湟文化...
青海: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下沉惠及農村百萬群眾
青海:優質醫療衛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青海日報
2025-05-31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青海日報
2025-05-31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西海論壇】粽香里的文化傳承

  • 2025-05-31 07:31:08
  • 來源:青海日報

  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至。我們在這個初夏時節,紛紛在門上懸掛艾草、與家人團坐品嘗軟糯粽子、給孩童掛起各式香包……端午習俗是一套精妙的文化編碼系統,每一個元素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記憶。粽子的制作工藝傳承了古代祭品的制作智慧,香包上各式各樣的吉祥物彰顯了人們對于平安祥和的追求,艾草菖蒲的使用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對于疾病預防的醫學理念。這些看似平常的習俗背后,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忠孝節義”的倫理觀和“祛病防疫”的生命觀,蘊藏著中華民族對自然時序的敬畏、對歷史先賢的追思以及對集體價值的堅守。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加快推進,人們每天都生活、工作在快節奏的狀態中,生活模式也呈現為“兩點一線”的單一、高效化,紛繁的商業化更是沖淡了節日的文化儀式感。人們不再像父輩那樣傳承端午文化,不再花費時間和精力賡續節日背后的價值。甚至在忙碌的今天,更多的人只是將端午節作為“粽子節”或“休息日”,其豐富的文化意蘊被簡化為飲食行為和休閑時光。超市里機械包裝的工業化粽子取代了家庭手工制作,人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端午節特有的節日儀式感。我們獲得了便利,獲得了休閑,但是我們失去了什么呢?當端午習俗不斷被去儀式化,我們的端午文化記憶正在逐漸淡化,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正在被逐漸稀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習俗簡化、文化記憶淡化,是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文化根脈需要如何傳承、怎樣傳承的時候了。我們過端午節,不能僅僅是吃粽子,在電子屏觀看賽龍舟,我們需要喚醒丟失在節日習俗背后的文化血脈。讓我們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文化,以創新精神開拓未來,使端午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戴美玲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中文官网在线|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