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來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欒雨嘉
發(fā)布時間:2025-06-10 07:03:40
編輯:何繼紅
帳篷民宿。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21日,踏入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能科鄉(xiāng)德乾村的能科景區(qū),沿著蜿蜒的木棧道前行,廣袤無垠的草原在腳下鋪展至天際。牦牛與羊群悠然自得地散布其間,時而低頭啃食鮮嫩的青草,時而駐足凝望遠方,為寧靜的草原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極目遠眺,蔥郁的原始森林錯落分布,盡顯大自然的雄渾壯美。

  繼續(xù)前行,一排排潔白的帳篷民宿映入眼簾,它們靜靜地佇立在草原之上,與遠處的森林、腳下的草甸完美相融。景區(qū)既彰顯濃郁的民族風情,又為游客打造了親近自然、感受草原魅力的詩意空間。

  “媽媽,我要坐秋千!”循聲望去,一個小孩指著觀景臺上的秋千喊道。

  “草原、森林、成群的牛羊……這樣的景色在城市里根本看不到。而且距離西寧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特別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游客王琳邊說邊把孩子抱上秋千。

  “5月17日,景區(qū)舉辦開園儀式,正式開門迎客。人氣旺起來,村子的好日子就有指望了!”尖扎縣能科鄉(xiāng)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多果加按捺不住興奮,“七月中旬更美!連片的油菜花田齊刷刷綻放,游客站在觀景臺上隨手一拍,都是能當壁紙的大片!”

帳篷餐廳,游客享用美食。欒雨嘉 攝

  多果加眼中的期盼,映射著德乾村的轉型之路。曾經,當地村民依靠采挖蟲草、放牧維持生計,收入微薄。能科鄉(xiāng)雖坐擁絕美風光,卻深藏山中無人知曉。

  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推動下,能科鄉(xiāng)黨委政府與德乾村“兩委”反復思索發(fā)展破局之道。大家逐漸意識到,自然資源豐富的能科鄉(xiāng),若想走出傳統(tǒng)發(fā)展困局,必須將生態(tài)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fā)展優(yōu)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德乾村最寶貴的財富,不就是這滿眼的青山綠水嗎?”多果加感慨。于是,德乾村的發(fā)展路徑逐漸成型——以旅游業(yè)為突破口,蹚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德乾村的家底可太厚實了!”說起村里的資源,多果加如數家珍:草原花海如織毯鋪展,原始森林綠蔭蔽日,牧場牛羊悠然漫步,峽谷瀑布飛流直下。更令人驕傲的是,帳篷中飄出的酥油茶香、熱情奔放的藏族歌舞,無不浸潤著藏族文化的獨特韻味。

  “把生態(tài)美景和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讓游客住進帳篷體驗游牧生活,跟著牧民學擠奶、親手捻毛線,沉浸式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這不就是獨一無二的旅游名片嗎?”

林海草原美景。欒雨嘉 攝

  循著“生態(tài)旅游+文化體驗”的發(fā)展藍圖,由縣上投資700余萬元建設的云棲牧原帳篷民宿項目在德乾村順利落地。29頂藏式風格帳篷巧妙融合現代住宿設施,66個床位能充分滿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兩頂通透穹頂的星空帳篷,為游客打造出仰望銀河的浪漫空間;400多平方米的帳篷餐廳一次可容納200余人同時就餐。此外,2.6公里木棧道串聯(lián)起觀景臺、趣味秋千等休閑設施,標準化停車場也同步建成,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為實現專業(yè)化運營,德乾村將項目委托給第三方公司。“今年,我們與對方簽訂了一年10萬元的租金協(xié)議,這筆收益為村集體增收開辟了新路徑。”多果加表示,后續(xù)還將根據項目盈利情況動態(tài)調整租金,并拿出部分收益為村民分紅,讓大伙共享旅游發(fā)展紅利。“以前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冷冷清清,現在景區(qū)火了,不少人都回來做導游,或者在景區(qū)售賣手工藝品、農畜產品、特色小吃等。”多果加翻開手機,展示著村民組建的旅游服務群,“大伙的勁頭可足了!不僅自發(fā)成立了保護草原志愿服務隊,每天定時巡邏,清理垃圾,還制定了保護環(huán)境的村規(guī)民約。大家都明白,守住這片綠水青山,就是守住咱們的金飯碗。”

  拉姆措擦拭著餐桌,眉眼彎成月牙:“以前總覺得守著草山放牧就是一輩子,沒想到還能在自家門口上班。現在我在景區(qū)帳篷餐廳當服務員,給游客端上酥油茶、青稞酒,聽他們夸酸奶好吃、糌粑香,聽他們說‘這里比照片還美’,才知道原來家鄉(xiāng)的一切都這么珍貴。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愛上家鄉(xiāng),這份工作可比放牧有意思多了!”

  從無人問津的深山村落,到游人如織的生態(tài)景區(qū),德乾村的蛻變,不僅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實踐,更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在雪域高原結出的豐碩果實。可以看到,曾經冷清的村莊,如今處處涌動著發(fā)展的活力,成為了游人向往的詩與遠方。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為未來五年發(fā)展謀定方向擘畫藍圖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西寧開發(fā)區(qū)攜手寧德時代加碼 追加投資5億元
玉樹州與武漢音樂學院達成校地合作
24H熱點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來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守護祁連山——青海改革...
青海春季干旱突出沙塵頻發(fā) 多項氣象指標突破歷史極值
青海省果洛州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向好
2025年青海省第一屆勞動關系協(xié)調師職業(yè)技能大賽啟幕
青海省40名優(yōu)秀中青年專業(yè)技術人才將赴江蘇省開展...
青海48個產品納入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目錄
廣東游客在互助體驗“頭采”樂趣
省政協(xié)圍繞“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建設中加大紅...
省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組在西寧市開展森林法執(zhí)法檢...
熱點圖片
2025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戰(zhàn)賽鳴槍
2025青海·同德“宗日...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舊梯煥新,“梯”升幸福新高度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從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蟲夏草的產業(yè)升級與生態(tài)共贏之路
從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供港菜田農事忙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駐村”更“助村” 實干促振興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
鏡頭里的生態(tài)答卷——對話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qū)首席簽約攝影師鮑永清
鏡頭里的生態(tài)答卷—...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從“數字種子”到“創(chuàng)業(yè)苗圃”——“綠色算力賦能青海實體經濟”系列報道②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來

青海日報
2025-06-10 07: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來

青海日報
2025-06-10 07: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草原美景引客來

  • 2025-06-10 07:03:40
  • 來源:青海日報
帳篷民宿。欒雨嘉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21日,踏入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能科鄉(xiāng)德乾村的能科景區(qū),沿著蜿蜒的木棧道前行,廣袤無垠的草原在腳下鋪展至天際。牦牛與羊群悠然自得地散布其間,時而低頭啃食鮮嫩的青草,時而駐足凝望遠方,為寧靜的草原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極目遠眺,蔥郁的原始森林錯落分布,盡顯大自然的雄渾壯美。

  繼續(xù)前行,一排排潔白的帳篷民宿映入眼簾,它們靜靜地佇立在草原之上,與遠處的森林、腳下的草甸完美相融。景區(qū)既彰顯濃郁的民族風情,又為游客打造了親近自然、感受草原魅力的詩意空間。

  “媽媽,我要坐秋千!”循聲望去,一個小孩指著觀景臺上的秋千喊道。

  “草原、森林、成群的牛羊……這樣的景色在城市里根本看不到。而且距離西寧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特別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游客王琳邊說邊把孩子抱上秋千。

  “5月17日,景區(qū)舉辦開園儀式,正式開門迎客。人氣旺起來,村子的好日子就有指望了!”尖扎縣能科鄉(xiāng)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多果加按捺不住興奮,“七月中旬更美!連片的油菜花田齊刷刷綻放,游客站在觀景臺上隨手一拍,都是能當壁紙的大片!”

帳篷餐廳,游客享用美食。欒雨嘉 攝

  多果加眼中的期盼,映射著德乾村的轉型之路。曾經,當地村民依靠采挖蟲草、放牧維持生計,收入微薄。能科鄉(xiāng)雖坐擁絕美風光,卻深藏山中無人知曉。

  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推動下,能科鄉(xiāng)黨委政府與德乾村“兩委”反復思索發(fā)展破局之道。大家逐漸意識到,自然資源豐富的能科鄉(xiāng),若想走出傳統(tǒng)發(fā)展困局,必須將生態(tài)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fā)展優(yōu)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德乾村最寶貴的財富,不就是這滿眼的青山綠水嗎?”多果加感慨。于是,德乾村的發(fā)展路徑逐漸成型——以旅游業(yè)為突破口,蹚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德乾村的家底可太厚實了!”說起村里的資源,多果加如數家珍:草原花海如織毯鋪展,原始森林綠蔭蔽日,牧場牛羊悠然漫步,峽谷瀑布飛流直下。更令人驕傲的是,帳篷中飄出的酥油茶香、熱情奔放的藏族歌舞,無不浸潤著藏族文化的獨特韻味。

  “把生態(tài)美景和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讓游客住進帳篷體驗游牧生活,跟著牧民學擠奶、親手捻毛線,沉浸式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這不就是獨一無二的旅游名片嗎?”

林海草原美景。欒雨嘉 攝

  循著“生態(tài)旅游+文化體驗”的發(fā)展藍圖,由縣上投資700余萬元建設的云棲牧原帳篷民宿項目在德乾村順利落地。29頂藏式風格帳篷巧妙融合現代住宿設施,66個床位能充分滿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兩頂通透穹頂的星空帳篷,為游客打造出仰望銀河的浪漫空間;400多平方米的帳篷餐廳一次可容納200余人同時就餐。此外,2.6公里木棧道串聯(lián)起觀景臺、趣味秋千等休閑設施,標準化停車場也同步建成,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為實現專業(yè)化運營,德乾村將項目委托給第三方公司。“今年,我們與對方簽訂了一年10萬元的租金協(xié)議,這筆收益為村集體增收開辟了新路徑。”多果加表示,后續(xù)還將根據項目盈利情況動態(tài)調整租金,并拿出部分收益為村民分紅,讓大伙共享旅游發(fā)展紅利。“以前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冷冷清清,現在景區(qū)火了,不少人都回來做導游,或者在景區(qū)售賣手工藝品、農畜產品、特色小吃等。”多果加翻開手機,展示著村民組建的旅游服務群,“大伙的勁頭可足了!不僅自發(fā)成立了保護草原志愿服務隊,每天定時巡邏,清理垃圾,還制定了保護環(huán)境的村規(guī)民約。大家都明白,守住這片綠水青山,就是守住咱們的金飯碗。”

  拉姆措擦拭著餐桌,眉眼彎成月牙:“以前總覺得守著草山放牧就是一輩子,沒想到還能在自家門口上班。現在我在景區(qū)帳篷餐廳當服務員,給游客端上酥油茶、青稞酒,聽他們夸酸奶好吃、糌粑香,聽他們說‘這里比照片還美’,才知道原來家鄉(xiāng)的一切都這么珍貴。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愛上家鄉(xiāng),這份工作可比放牧有意思多了!”

  從無人問津的深山村落,到游人如織的生態(tài)景區(qū),德乾村的蛻變,不僅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實踐,更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在雪域高原結出的豐碩果實。可以看到,曾經冷清的村莊,如今處處涌動著發(fā)展的活力,成為了游人向往的詩與遠方。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欒雨嘉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无码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