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古調唱新篇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 俊
發布時間:2025-07-04 09:56:31
編輯:易 娜
村里的大棚產業。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天給粉絲朋友帶來新改編的《鄉里和城里一般好》,唱唱咱們村翻天覆地的變化……”7月2日,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大寨子村,青年演員魏吉智在直播間內向粉絲簡單介紹完非遺眉戶戲后,隨著悠揚婉轉的曲調響起,新編的眉戶戲將村莊的煥新變遷娓娓道來。而屏幕上不斷跳動的“小紅心”和滿屏點贊,是對“老戲新唱”最熱烈的回應。

  盛夏的大寨子村,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非遺展廳散發著濃郁的戲劇特色,仿佛一扇通往非遺寶庫的大門。文化長廊上,眉戶戲歷史起源和文化特色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讓人得以窺見這一古老藝術的深厚底蘊;民俗展柜里,古往今來的戲服、道具整齊陳列,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歲月的記憶,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這份“老戲新唱”的活力,離不開大寨子村黨支部的主動作為。作為省級非遺的一張“文化名片”,大寨子村眉戶戲曾面臨“老藝人漸少、年輕人難留”的困境。2021年,在村黨支部書記、第四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來存的牽頭下,大寨子村成立眉戶民間藝術演藝有限公司。

  自此,一場非遺復興之旅正式開啟。演藝公司組織創排了《移風易俗樹新風》《贊盛會》等現代劇目,巧妙地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心聲融入傳統戲劇,古老唱腔與新時代精神相互交融,讓眉戶戲不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更增添了時代藝術氣息。

眉戶戲排練。陳俊 攝

  同時,全區首個“紅色村播平臺”在大寨子村落地生根。這一平臺成為非遺傳播、政策宣講和農產品推銷的多功能陣地。70余場直播,不僅將黨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到千家萬戶,讓非遺借助網絡力量走進更多人視野,還為村民推銷土雞、菜籽油等特色農產品提供了助力。直播累計圈粉7200余人,帶動群眾增收3萬余元。曾經面臨困境的戲曲瑰寶,如今在直播間里重獲新生。

  循著戲腔的方向漫步村中,寬闊整潔的柏油路從村口向村內延伸,如一條黑色的絲帶串聯起家家戶戶。路旁田野里,油菜花絢爛綻放,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一排排青瓦白墻的民房錯落有致,既有現代建筑的簡潔美觀,又保留了傳統民居的韻味。農閑的村民,或在庭院中悠閑散步享受寧靜時光,或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臉上“寫滿”幸福。

  “以前村里道路很窄,坑洼不平,房前屋后隨意堆放垃圾,衛生環境也不好,F在黨員帶頭清垃圾、種花草、修涼亭,村里的小游園成了茶余飯后的好去處。”老黨支部書記秦生龍的感嘆,道出了大寨子村顏值蛻變的密碼。

  近幾年,大寨子村“兩委”以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向上爭取污水管網和天然氣入戶、人飲提升改造、“廁所革命”等項目。隨著項目建成,曾經污水橫流、塵土漫天的舊貌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整潔、宜居的新農村。

  穿過濃蔭覆蓋的村道往村里走,陽光照耀下,連片的溫室大棚熠熠生輝。菜農正忙著采摘、裝運著西紅柿、茄子、辣椒等新鮮蔬菜,構成了大寨子村黨支部“強集體、帶農戶”的生動圖景。

  “這里原來是廢棄的土墻小棚,如今通過改造成了村民的‘錢袋子’。”陳來存指向東側嶄新的大棚介紹說,這些是提檔升級項目的建設成果,通過實施該項目,大寨子村20棟廢舊大棚得以重新利用。村里采取“村集體+企業+農戶”的運營形式,引導帶動群眾創收。村集體以對外承租的方式,每年能夠增加收益15萬余元。

  承包戶祁富國的大棚內,濕潤的氣息撲面而來,他精心打理的西葫蘆長勢喜人。

  “我們這里是富硒土壤,產出的蔬菜品質好,拿到市場上特別受歡迎。我承包了二十四個棚,種西葫蘆、茄子、西紅柿,一個棚一年能掙兩萬元左右。”祁富國滿臉笑容地說,現在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直播間里的非遺新唱,到小游園里的笑語歡歌,再到大棚里的豐收喜悅,大寨子村的每一步跨越都鐫刻著基層黨組織的擔當。正如新編眉戶戲里所唱:“百年眉戶唱得妙,老人娃娃跟著鬧,擼起袖子加油干,改革藍圖要實現。黨旗所指之處,正是鄉村振興的方向。”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以優良作風保障新青海建設行穩致遠
羅東川赴海西州格爾木市、德令哈市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青海西寧:全面提升營運車輛服務質量
青海西寧:城東區推出多項“康養+”項目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福建省三明市客家走親展示展演...
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2025年戰勤保障比武演練落幕
【援青禮贊】一株蒲公英,種在千里之外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咖啡香漫“新天地”
【農經觀察】一只高原蜂的產業破繭
【一線故事】冷涼蔬菜的增收密碼
暖心:大雨傾盆公交司機送傘 感恩:老人執著尋人表...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美食幸福一座城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露營基地逐夢人
青;ブ河筒嘶ㄩ_河湟美
熱點圖片
【文化中國行】福建省三明市客家走親展示展演活動走進青海
【文化中國行】福建...
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2025年戰勤保障比武演練落幕
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2...
【援青禮贊】一株蒲公英,種在千里之外
【援青禮贊】一株蒲...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咖啡香漫“新天地”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
【農經觀察】一只高原蜂的產業破繭
【農經觀察】一只高...
【一線故事】冷涼蔬菜的增收密碼
【一線故事】冷涼蔬...
暖心:大雨傾盆公交司機送傘 感恩:老人執著尋人表謝意
暖心:大雨傾盆公交...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美食幸福一座城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古調唱新篇

青海日報
2025-07-04 09: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古調唱新篇

青海日報
2025-07-04 09:5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古調唱新篇

  • 2025-07-04 09:56:31
  • 來源:青海日報
村里的大棚產業。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天給粉絲朋友帶來新改編的《鄉里和城里一般好》,唱唱咱們村翻天覆地的變化……”7月2日,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大寨子村,青年演員魏吉智在直播間內向粉絲簡單介紹完非遺眉戶戲后,隨著悠揚婉轉的曲調響起,新編的眉戶戲將村莊的煥新變遷娓娓道來。而屏幕上不斷跳動的“小紅心”和滿屏點贊,是對“老戲新唱”最熱烈的回應。

  盛夏的大寨子村,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非遺展廳散發著濃郁的戲劇特色,仿佛一扇通往非遺寶庫的大門。文化長廊上,眉戶戲歷史起源和文化特色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讓人得以窺見這一古老藝術的深厚底蘊;民俗展柜里,古往今來的戲服、道具整齊陳列,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歲月的記憶,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這份“老戲新唱”的活力,離不開大寨子村黨支部的主動作為。作為省級非遺的一張“文化名片”,大寨子村眉戶戲曾面臨“老藝人漸少、年輕人難留”的困境。2021年,在村黨支部書記、第四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來存的牽頭下,大寨子村成立眉戶民間藝術演藝有限公司。

  自此,一場非遺復興之旅正式開啟。演藝公司組織創排了《移風易俗樹新風》《贊盛會》等現代劇目,巧妙地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心聲融入傳統戲劇,古老唱腔與新時代精神相互交融,讓眉戶戲不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更增添了時代藝術氣息。

眉戶戲排練。陳俊 攝

  同時,全區首個“紅色村播平臺”在大寨子村落地生根。這一平臺成為非遺傳播、政策宣講和農產品推銷的多功能陣地。70余場直播,不僅將黨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到千家萬戶,讓非遺借助網絡力量走進更多人視野,還為村民推銷土雞、菜籽油等特色農產品提供了助力。直播累計圈粉7200余人,帶動群眾增收3萬余元。曾經面臨困境的戲曲瑰寶,如今在直播間里重獲新生。

  循著戲腔的方向漫步村中,寬闊整潔的柏油路從村口向村內延伸,如一條黑色的絲帶串聯起家家戶戶。路旁田野里,油菜花絢爛綻放,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一排排青瓦白墻的民房錯落有致,既有現代建筑的簡潔美觀,又保留了傳統民居的韻味。農閑的村民,或在庭院中悠閑散步享受寧靜時光,或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臉上“寫滿”幸福。

  “以前村里道路很窄,坑洼不平,房前屋后隨意堆放垃圾,衛生環境也不好,F在黨員帶頭清垃圾、種花草、修涼亭,村里的小游園成了茶余飯后的好去處。”老黨支部書記秦生龍的感嘆,道出了大寨子村顏值蛻變的密碼。

  近幾年,大寨子村“兩委”以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向上爭取污水管網和天然氣入戶、人飲提升改造、“廁所革命”等項目。隨著項目建成,曾經污水橫流、塵土漫天的舊貌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整潔、宜居的新農村。

  穿過濃蔭覆蓋的村道往村里走,陽光照耀下,連片的溫室大棚熠熠生輝。菜農正忙著采摘、裝運著西紅柿、茄子、辣椒等新鮮蔬菜,構成了大寨子村黨支部“強集體、帶農戶”的生動圖景。

  “這里原來是廢棄的土墻小棚,如今通過改造成了村民的‘錢袋子’。”陳來存指向東側嶄新的大棚介紹說,這些是提檔升級項目的建設成果,通過實施該項目,大寨子村20棟廢舊大棚得以重新利用。村里采取“村集體+企業+農戶”的運營形式,引導帶動群眾創收。村集體以對外承租的方式,每年能夠增加收益15萬余元。

  承包戶祁富國的大棚內,濕潤的氣息撲面而來,他精心打理的西葫蘆長勢喜人。

  “我們這里是富硒土壤,產出的蔬菜品質好,拿到市場上特別受歡迎。我承包了二十四個棚,種西葫蘆、茄子、西紅柿,一個棚一年能掙兩萬元左右。”祁富國滿臉笑容地說,現在村民的錢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直播間里的非遺新唱,到小游園里的笑語歡歌,再到大棚里的豐收喜悅,大寨子村的每一步跨越都鐫刻著基層黨組織的擔當。正如新編眉戶戲里所唱:“百年眉戶唱得妙,老人娃娃跟著鬧,擼起袖子加油干,改革藍圖要實現。黨旗所指之處,正是鄉村振興的方向。”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陳 俊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AV大香线蕉|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