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川河濕地公園,勾勒生態宜居幸福生動畫卷。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川青唐城嘉年華小鎮,以文化為魂、多元業態為體,構建趣浪城北歡樂打卡地。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皮影表演深受喜愛。記者 李延平 攝

雪豹雕塑。記者 李延平 攝

西寧美景惹人醉。城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西寧,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有“海藏咽喉”之稱,是“高原綠谷”“絲路明珠”,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蘊。
當春風喚醒高原,滿城丁香便在西寧的街巷間氤氳成紫色的云霞,“滿城丁香,漫游西寧”,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邀約;當炎夏席卷大地,熱浪翻涌,“中國夏都”西寧捧出沁人心脾的清涼;而雪豹,更是西寧“雪豹之都”最生動的圖騰,是生物多樣性豐饒的寫照。
丹噶爾古城、文廟、城隍廟等承載著河湟文化的記憶,豹街、下南關街已然成為文旅商融合的新地標,社火展演、青超聯賽、半程馬拉松等活動引流聚勢……古城譜新篇,西寧的城市活力持續迸發,“中國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等城市名片愈發閃亮。
西寧——這座正在崛起的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正以蓬勃的生機,書寫著生態與人文交融的壯麗詩篇。
雪豹,一位特殊的“西寧市民”
雪豹,雪山之巔的王者,已悄然成為特殊的“西寧市民”。“雪豹在各自的領域捕食、散步、嬉戲,有時還會調皮地給鏡頭深情一吻。”近日,西寧市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紅外相機回收工作中發現,雪豹頻頻出現在鏡頭中。
雪豹頻繁出現在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表明保護區物種豐富、食物鏈完整,擁有適宜雪豹生存的高海拔生態環境,也充分說明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動植物資源不斷豐富。自2020年開始,西寧市相繼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發現野生雪豹的身影。
5月27日是雪豹姐妹花“水墨油畫”的6歲生日;6月10日是人工繁育雪豹“傲雪”的9歲生日;6月13日是“凌小蟄”獲救100天的日子……這些特殊的日子,不僅見證了雪豹在西寧野生動物園的成長,更牽動著每一位關注雪豹者的心。
“要哭了,我是看著‘凌小蟄’一點一點好起來的。”“感謝‘西野’,感謝所有的救助人員。”“剛剛去動物園看過它,很健康,很活潑。”……西寧野生動物園在短視頻平臺上收獲了眾多網友的留言與祝福。這些充滿溫情的互動不僅拉近了大家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距離,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西寧野生動物園通過科學救助、精心照料以及公眾教育,為雪豹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園,同時也搭建起一座連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橋梁。如今,在西寧的大街小巷,無論是文創產品還是城市標識,都能找到雪豹的蹤跡,它已然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
西寧之所以有“雪豹之都”的美譽,是因為這座城市守護高原生靈的堅定信念與不懈行動。科研保護繁育引領,標識體系建設引路,城市文化內涵延伸,文旅融合發展引航,新聞輿論宣傳引導……西寧持續打造“雪豹之都”,被賦予了更多的科研保護、文化傳播、旅游體驗和科普教育的意義,凝聚起一種城市精神。
煙火,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
當夜幕降臨,西寧市的另一種生命力在璀璨燈火中熾熱綻放。
“誰知道莫家街承載了多少年的歷史?對啦,是六百年!”7月4日,隨著西寧市城中區莫家街夜經濟啟幕儀式上主持人的互動問答,這條老街成為夏夜里最耀眼的星。
走在莫家街,空氣里彌漫著烤肉滋滋作響的濃香、甜醅子獨特的酸甜氣息,撩撥著每一個路人的味蕾,百余個美食攤位整齊排列,攤主們顛勺、裝盤……動作行云流水,食客或歡聲笑語、或手拿美食穿梭其間,莫家街夜市,此刻迎來一日中最熱鬧的時刻。
在西寧,風格迥異的夜經濟正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高原城市的民生溫度。7月4日,城北區豹街街頭霓虹閃耀,雪豹IP“尕豹兒”在巡游隊伍中與游客互動……歌曲《春天里》《奔跑》、特技表演《變臉》《氣球魔術》、舞蹈《激情燃燒》《阿帕奇》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將現場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觀眾隨著音樂節奏揮舞雙手,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特別是《變臉》節目中那瞬息萬變的臉譜,引得眾人連連稱奇。而《氣球魔術》則以新穎獨特的形式,讓大家看得入迷,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奇妙時刻。
作為西寧市最具民族特色的商貿街區城東區下南關街,這條不足千米的街巷匯聚了上百種西北特色美食,每一種都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傳承,這里已經成為集美食、購物、旅游于一體的多元化消費地標。
走進下南關街,市民游客如織,街道鋪設防滑地磚,新增233個停車泊位,東西入口的河湟風格牌樓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最顯眼的是融入了青海方言的文化墻——“大寺道道”“魚兒道道”等充滿市井氣息的巷名被重新標識,搭配回族磚雕、撒拉族刺繡等非遺元素,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帶。
街區還設立非遺技藝展示區,將“文化+商業”深度融合,游客可現場體驗回族馓子制作、撒拉族刺繡,街區引入“暖冬幸福便民服務驛站”,提供熱水、圖書、母嬰室等貼心服務,設立“攤攤聯防”機制成為城東區街道治理典范,商戶自發組成巡邏隊,配合城管、公安開展日常巡查,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游客遇到消費糾紛可直接在此一站式解決。
從生態資源市民與游客共享的旅游集散中心,到產品供給豐富多樣的文旅消費中心;從資源發展互嵌融合的生態旅游產業中心,到多元文化傳承弘揚的文化中心……西寧市不斷推進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持續探索創新,加快特色街區建設,加強文旅產品供給,豐富城市品牌內涵,讓更多“流量”變“增量”,不斷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人走近西寧、認識西寧、了解西寧、愛上西寧。
賽事,解鎖獨有的高原浪漫
2025年西寧半程馬拉松雖已完賽,但完賽獎牌的熱度不減,頻頻出現在短視頻平臺上。獎牌正面將西寧“三河匯流、群山環抱”的壯美地貌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融入了青海非遺堆繡圖案以及彩陶紋飾,這是對西寧作為“河湟文化發源地”的深情致敬。背面雪豹剪影彰顯著“雪豹之都”的野性之美,流沙工藝打造的丁香花則展現了“丁香之城”的浪漫特質,城市剪影將西寧地標建筑一一呈現,展現了古今交融的城市韻味。
6月29日,以“相約清涼西寧,試與雪豹賽跑”為主題的2025西寧半程馬拉松在青海體育中心鳴槍起跑。盡管比賽當日氣溫驟降至11℃,細雨裹挾著高原寒意,卻絲毫未影響選手的拼搏熱情與市民的觀賽激情,1.5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冒雨開跑,用腳步丈量“中國夏都”的街巷。
賽事賽道以西寧主城區為核心,串聯起青海省科技館、南涼虎臺遺址公園、青海省博物館、人民公園等標志性節點,來自五湖四海的跑友通過西寧半程馬拉松解鎖西寧城市的獨特魅力。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第十六屆老爺山花兒會、城西區“雪豹杯”校園足球聯賽……西寧市全力推動體育賽事及各項活動的蓬勃發展,成功培育地方、縣區品牌賽事。各類活動的連續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西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成為西寧發展體育與旅游、美食、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在這個馬蓮花盛開的季節,“相約四季·浪山浪水浪大通——‘漫花兒·浪大通’2025中國·大通第十六屆老爺山花兒會系列活動”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遜布村啟幕。
西北五省區優秀花兒歌手及本地優秀歌手,帶來原汁原味的花兒歌舞表演,通過多元的演唱與藝術呈現,生動展現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曲曲花兒和歌舞贊美家鄉,謳歌新時代,歌頌幸福生活,將活動一次次推向了高潮,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不斷。
主會場創新設置花兒詩歌會、花兒寫生會等版塊的內容,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傳播老爺山花兒會的傳承與變遷,引導群眾在民族共同體視域中欣賞老爺山花兒會的獨特之美。非遺展示區、美食展示區、農特產品展示區和康養展示區觀眾紛紛駐足觀看欣賞和品嘗,現場儼然是一幅“農體文旅商養”融合發展的生動畫卷。
當2025年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一賽段西寧繞圈賽的風,拂過西寧的大街小巷,它將帶你感受西寧厚重的文化內涵、煙火街巷里的幸福畫卷、洋溢在城鄉各處的蓬勃生機,解鎖獨屬于你的高原浪漫。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