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自2022年6月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行動以來,青海省氣象局在把穩戰略“總航向”的同時,持續夯實基礎“硬支撐”、強化業務“智能力”、打造服務“金名片”,推動先行先試工作行穩致遠。
該局通過構建“一機制”,打造“兩體系”,落實“三任務”,強化“六基礎”,夯實“三保障”的重要舉措,發揮氣象示范作用,構建融入式發展格局,形成了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的“12363”青海經驗模式。目前,應對氣候變化科技資源更加集約、支撐更加有力、業務布局更加合理、平臺更加集約。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服務保障氣候與生態安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發揮。同時,在提升氣候變化監測評估業務能力、夯實服務工作“底座”的過程中,有效帶動高層次人才培育、高水平項目實施和高規格制度建設,氣候變化保障能力更加強勁。
青海不斷打造集資源、技術、支撐為一體的氣候變化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成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產學研一體化的開放型創新共享平臺。新建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大力提升全省碳監測、分析及評估能力,為“雙碳”目標提供科技支撐。通過打造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完善監測體系,補全瓦里關溫室氣體監測要素,以高質量地基基準監測數據支撐衛星遙感真實性檢驗評估,建立天基、空基、地基一體化觀測業務,形成了衛星校驗大尺度、高空探測高精度、地面觀測多頻次相融合的立體化監測體系。此外,引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三可”碳核查系統,開發青海省碳源匯監測評估服務平臺,開展溫室氣體本底數據質控篩分、人為碳排放與自然碳通量同化反演等技術的研發,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