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是山東對口支援海北藏族自治州十五周年。十五年來,山東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0.54億元,實施項目223個,累計捐贈資金物資折款3.84億元。選派五批227名干部人才、2052名柔性人才赴海北藏族自治州掛職,開展智力幫扶工作,為海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
始終秉承“海北所需,山東所能”,緊緊圍繞智力幫扶、產業援建、改善民生、文化教育、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強化資金、項目、人才、技術、市場“全鏈條”支持。實施“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工程”,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農牧民移民搬遷項目,讓群眾住上“安心房”。通過“組團式”醫療、教育幫扶,全方位提升民生福祉。打通與山東重點醫院的遠程醫療會診渠道;建設全州首個血液透析中心;海北州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晉升為三級綜合醫院,年惠及患者超10萬人次;“魯青有約”項目累計護送109名先心病患兒赴山東接受免費手術;魯青高中2024年高考本科一段、重點本科上線率均居全州第一,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硬實力”持續提升。
立足海北資源稟賦,圍繞生態畜牧、文旅、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業發展體系。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成功填補海北州在微藻生物科技領域的產業空白;以海晏青稞為核心開發多種創新產品,開啟富民新征程;建設萬只藏羊養殖基地,養殖戶實現戶均增收1萬至1.5萬元;完善文旅產業配套設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吸納當地農牧民就業;開展“千牛萬羊進山東”活動,累計向山東銷售5萬余頭牦牛、80萬余只藏系羊,銷售額達10億余元,帶動農牧民增收9000余萬元。同時,不斷建立完善援建項目聯農帶農機制,提升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能力,讓農牧民在產業鏈上“有錢賺、能致富”。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