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是浙江對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十五周年,記者從浙江省援青指揮部獲悉,十五年來,浙江援青工作呈現持續加力態勢,目前已累計投入援青資金30.98億元,實施項目407個,選派五批238名干部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占比達56.7%,不斷助力海西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在民生改善方面,先后實施196個民生項目,包括建設牧民定居房6678套,解決2.67萬人住房問題和2.5萬人飲水安全等。在醫療領域,投入3.25億元改善醫療設施,創新“組團式”幫扶模式促成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展60余項新技術。在教育領域,新建校舍16萬平方米,開辦異地民族班、中職班,海西州高級中學2024年高考本科率達87.7%,2025年高考本科率89.56%。首創“小組團”柔性支援模式,開展“雙向雙百”人才交流,兩年內互訪醫療教育專家超1600人次,惠及群眾及師生5.6萬人。
浙江援青立足產業協作,以“地瓜經濟”理念培育共贏生態,通過創新實施“四張清單+指引”招商機制,促成兩地投資協議89項、總金額940億元。浙商企業在海西注冊量達1209家,實際投資408億元。2024年落地青海首個對口科技園浙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海西分園,推動產學研融合。文旅產業投入1.28億元實施178個項目,“西游記”品牌等帶動青海年接待浙江游客量突破151萬人次。
浙江援青以“千萬工程”經驗推動鄉村振興,投入5000萬元建成牦牛科技產業園,引入浙商突破青海駝乳深加工空白,帶動消費幫扶19.6億元;海西12個村與浙江強村結對,輸出“五個一”共富模式;15年累計造林投入1.6億元,建設防風固沙林4900余畝。同時,深化民族團結,黨政互訪658批次,實施“三交”項目180個,奧運健兒海西行等活動傳播量達1.5億人次。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