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日前,青海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慈善總會推出《青海省退役軍人關愛幫扶基金管理使用辦法》和《青海省退役軍人關愛幫扶基金操作使用規程》修訂版(以下簡稱《辦法》《規程》),構建起覆蓋更廣、標準更高、服務更優的退役軍人關愛幫扶體系。
《辦法》按照“普惠與優待疊加”原則,突破原有單一救助模式,優化為“幫扶+關愛”雙軌機制。將幫扶對象從原有的低保、特困退役軍人群體拓寬為“經民政部門認定的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以及其他符合規定的困難人員”,并將因疾病、災害、就學等致困、經社會救助后仍存在困難的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納入范圍,實現幫扶對象從絕對貧困向相對困難的梯度覆蓋。首創設立退役后榮獲省部級以上表彰的退役軍人先進典型、因突發性災害罹難的退役軍人家庭、參戰功臣或艱苦邊遠地區服役的困難退役軍人等關愛對象,實現從“兜底保障”到“分層分類”的關愛升級。
《辦法》根據退役軍人群體困難程度突破性設計“梯度幫扶”模式。在重大疾病幫扶方面,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個人負擔費用年累計超過3萬元、2萬元、1萬元的,超過部分分別按照80%、70%、60%給予幫扶;對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幫扶標準結合個人負擔費用年累計超過3萬元、2萬元、1萬元的,相應按照70%、60%、50%的比例執行,旨在切實緩解困難退役軍人經濟壓力。同時,將突發意外幫扶最高標準提高至2萬元,將教育幫扶年度最高標準設置為0.5萬元,對需要生活幫扶的退役軍人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相應支持。
新政策創新打造“線上+線下”“常規+特辦”服務模式。幫扶申請提交審核后,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對于突發緊急情況開通“綠色通道”,24小時內發放資金,20個工作日內補齊材料。關愛申請由縣級及以上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動發起,不需要個人申報。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