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聚焦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切實守護好農民工的“錢袋子”。截至7月23日,成功處置各類欠薪案件27起,為勞動者追回薪資459.59萬元。
在制度建設上,河南縣精準施策,制定印發《河南縣清理2025—2026年拖欠企業賬款還款計劃》等一系列文件,從源頭筑牢預防欠薪的“堤壩”。
宣傳引導中,多部門深入企業、工地宣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既為農民工普及維權知識,也指導企業規范用工,防范風險。
動態監管上,對在建項目開展“地毯式”排查,全流程監測工資支付情況,建立“紅黃綠”預警機制,以“現場交辦+限期整改+復核銷號”閉環管理促整改。目前開展專項檢查36次,覆蓋項目30余個,規范簽訂勞動合同800余份。
能力提升方面,培訓50余名項目負責人,強化勞資專管員的法治意識與專業能力,推動用工規范化。此外,縣人社、住建、公安、綜合執法等部門共建信息共享平臺,推行聯合執法模式,形成“部門聯動、資源共享、齊抓共管”的治理合力。全面落實動態評估、工程款支付擔保等制度,收繳60家企業保證金保函936.26萬元,推動欠薪治理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治理”。
權益保障環節,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維權服務矩陣,依托根治欠薪預警平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數字化渠道,建立“接訴即辦+跟蹤督辦+滿意度回訪”全周期服務機制,確保欠薪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處置,讓農民工維權更省心、安心。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