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大學的14名學生組成實踐團隊,在我省開展“東數西算”與綠色算力主題調研,探究青海清潔能源賦能新質生產力、本地新興產業與人才戰略發展,推動產學研融合。
這次調研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牽頭,團隊成員專業涵蓋電子工程、社會學、歷史學等領域,通過跨地域多學科視角,深度探訪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800千伏特高壓青南換流站、共和縣光伏發電園區、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等地,見證清潔能源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
團隊隊長、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田鎧瑄表示:“這次調研,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青海在綠色算力領域的巨大潛力和獨特優勢,也讓我們了解到產業發展中面臨的人才、技術等挑戰。我們詳細記錄了經驗、問題和建議,將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希望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參與家鄉建設。”
調研前,團隊還在西寧市一所學校開展了為期5天的支教活動,通過科技、環保、人文結合的課程,播撒科技報國的種子。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