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期,西寧全市各地區各部門以“早部署、細排查、廣宣傳”為主線,緊盯關鍵環節,積極投入到防汛戰線,通過優化暢通預警信息、排查整治問題隱患、全力保障物資儲備等為抓手,進一步提升防災救災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排查到位、宣傳到位、保障到位,打好汛前“主動仗”,筑牢安全防汛第一道防線。
為保障預警信息暢通,今年以來,市防汛辦先后向各地各部門印發《風險提示函》《防災減災救災提示信息》《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建立高級別暴雨風險預警內部發布機制,區分橙、紅級別,精準叫應市、縣、鄉責任人,明確“叫應”流程;實施預警短信精準直達機制,實現紅、橙色預警短信基于基站位置的靶向推送。同時,嚴格執行值班帶班和信息報送制度,強化部門會商,加密監測預報,確保預警信息通過短信靶向、應急廣播、電話“叫應”等多渠道直達責任人和群眾。啟動應急廣播專項行動,大通、湟源、湟中三縣(區)45個鄉鎮、820個村共部署2594套應急廣播終端,應急廣播實現全覆蓋;市縣平臺已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將按響應級別提升保障,確保預警和應急指令,特別是轉移安置信息,快速精準傳播至“最后一公里”。
進入汛期以來,西寧市各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聚焦山洪地質災害易發點、城市低洼易澇區、橋涵隧道、景區、在建工地、臨水臨崖路段等重點部位,加密巡查排查,累計出動人員9998人次,車輛1668臺次,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1837處(次),山洪災害點632處(次),水利工程1058處(次),城市易積水點244處(次),自建房7930棟,農村公路4680公里,橋梁涵洞528座等,從源頭上降低災害風險。
此外,為了全力保障物資力量,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原則,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各類防汛搶險救援物資儲備,全力保障防汛搶險救災需求。對現有物資進行清查盤點和維保,確保汛期拉得出、用得上。截至目前,下沉干部5012名,在重點區域前置搶險隊員4614名、前置防汛沙袋10.59萬條,應急排水設備233臺套,確保第一時間能夠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全市儲備防汛專用沙袋、水泵、發電機等各類防汛搶險物資裝備67.1萬件套。同時,落實應急救援隊伍261支,救援人員7892人,并向24支市級專業和社會應急救援隊伍發出極端天氣前置備勤通知,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準備,為防汛減災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