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文化旅游
流光溢彩金銀灘——寫在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開幕之際
作者:李皓
發布時間:2025-08-04 07:58:49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又值八月,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金銀灘草原迎來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祁連山的雪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青海湖的波濤拍打著遼遠的湖岸,金露梅和銀露梅的身影,扮靚了綠意深邃的草原。金銀灘不僅孕育了世界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更鐫刻著一個民族挺直脊梁的壯闊記憶。

  8月4日,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在金銀灘舉辦,這是詩情和浪漫的輝映,更是歷史與未來的交響,因為這里不僅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更是孕育“兩彈一星”精神的搖籃。

  偉大的精神財富 珍貴的紅色遺產

  從1958年選址建設到1995年光榮退役;從牧民們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舉家搬遷到科研工作者在草原上點亮民族崛起的希望;從神秘核武器研制基地到如今的紅色教育高地,金銀灘的每一寸土地都熔鑄和銘刻著忠誠與奉獻的故事。

  自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以來,歷屆海北州委、州政府始終將誕生在金銀灘草原上的“兩彈一星”精神,當作激勵全州各族群眾奮發前行的精神財富,將保護好221基地舊址,當作歷史賦予海北的責任和擔當。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海北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紅色文化挖掘、資源開發、研學教育與文物保護,讓同寶山、金銀灘、原子城,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紅色旅游勝地。

  精神根脈 以責任與匠心筑牢紅色基石

  紅色資源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精神的載體。對于海北州而言,保護好221基地舊址,就是守護住“兩彈一星”精神的見證和依托。近年來,海北州將221基地紅色資源保護置于優先位置,以制度為綱、資金為基、挖掘為要,讓革命文物煥發生機。

  海北州首先將221基地舊址保護利用納入革命文物保護重點工作與文物保護的“一號工程”,率先出臺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管理條例》,這是青海首部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的地方性法規,推動了221基地舊址各項保護工作的開展。

  與此同時,海北州研究制定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規劃(2018年—2025年)》,更是讓221基地舊址中18個廠區的功能定位得以清晰梳理。

  “建成一個、管好一個、用活一個”,這是海北州保護利用221基地紅色遺產、推動221基地舊址各分廠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則。據統計,近年來,海北州累計投入7億元,用于221基地舊址文物的修繕保護工程,讓散落在金銀灘草原上的各分廠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融入金銀灘的記憶。

  精神火種的傳播者

  然而,歷史不僅隱藏在斑駁滄桑的舊址中,更藏在人們的記憶中,為了講好221基地的故事,近年來,海北州組建專門團隊,收集金銀灘昔日的艱辛和榮光。

  于是,這樣的場景便頻繁地出現在攝像機的鏡頭中——80歲的老科研人員回憶起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實驗室里計算數據的夜晚不禁淚流滿面;當年參與搬遷的牧民講述起“把最好的草原讓給國家”的大義,依舊慷慨激昂;駐扎同寶山,守護221基地的指戰員,回想起當年戰天斗地的細節,再一次淚落成行……隨后這些珍貴的口述資料被整理成數百篇文字記錄,與征集到的1000余件實物,共同構成了一部鮮活的歷史檔案。

  為了讓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貼近時代,海北州對原221基地科技圖書樓進行改造,按照原貌恢復的“221書局”應運而生。

  記者走進書局,漆跡斑駁的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原子城系列叢書》;文創區里的“兩彈一星”主題書簽和印有基地地圖的筆記本深受游客喜愛;朗讀亭里,常有游客回想起郭永懷犧牲前緊緊護在懷里的研究數據,眼中淚光閃閃……這里不再是單純的圖書館,而是傳播紅色精神的高地,金銀灘草原上的紅色記憶就這樣在海北人的呵護、堅守和傳頌中,擁有了跨越時空的力量。

  紅色故事的講述者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表征,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精神需求,海北州委、州政府深知,只有利用多元現代的方式講好“兩彈一星”故事,才能讓“兩彈一星”精神走出金銀灘,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位于海北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鎮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講述“兩彈一星”故事的主陣地。

  2009年原子城紀念館建成之初,就以翔實的史料與生動的展陳,吸引著八方來客;2021年改陳布展后,更以“歷史場景再現”的方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模擬的試驗控制室內,信號燈閃爍著當年的頻率;紀念館墻壁上的時鐘永遠停留在1964年10月16日15時,這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刻,這是一個民族挺起脊梁的時刻。

  開館至今,紀念館已接待游客4460余萬人次,106家單位在這里掛牌設立教育基地。

  中國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是傳播故事的“輕騎兵”。

  自2012年成立以來,中國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帶著《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主題黨課走遍全國。420余場宣講,3萬名聽眾,宣講團的足跡遍布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無數人聽完宣講后專程奔赴金銀灘尋找初心。

  近年來,海北州協助拍攝的《國之大器》《鄧稼先》等10部影視片在央視播出后,讓更多人知道了金銀灘上的傳奇;文獻片《凌云壯志》里,老科學家們的原聲講述令人熱淚盈眶;廣播劇《永懷不忘》中,郭永懷與妻子李佩的隔空對話打動了無數聽眾。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情景黨課《那時,金銀花開》,演員們穿著當年的工裝,在復原的廠房里演繹著“草原上蓋實驗室”“用算盤算數據”等真實故事。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流動的紅色教材。

  紅色研學釋放精神價值

  讓紅色精神“活起來”,既要守護好歷史,也要對接好當下,這是海北州宣講“兩彈一星”精神時積累的重要經驗。

  近年來,海北州以“中國原子城”品牌為核心,將紅色資源與研學教育、旅游體驗相結合,讓“兩彈一星”精神從精神符號轉化為發展動能,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海北州整合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原子城紀念館、221基地舊址等資源,打造了“實景教學+專題講座+體驗活動”的研學模式,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在一分廠舊址,學員們通過操作模擬設備,了解核武器研制流程;在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課程設置既有理論講解,也有“重走科研路”的徒步體驗;海晏縣青少年紅色研學營地則為孩子們設計了“小小科學家”活動,讓孩子們在組裝模型、模擬試驗中感受科學精神。

  海北州還成立了研學旅行公司與培訓中心,從課程設計到服務保障形成完整鏈條,越來越多的機關、學校、企業將這里作為教育基地,紅色研學已成為原子城的新名片。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原子城”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廣袤的金銀灘,有一種精神永葆年輕,有一種力量永遠滾燙,借助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金銀灘上的風,又一次將“兩彈一星”的故事吹向更遠的地方,海北州用30年的堅守證明:紅色精神是流動的江河,唯有不斷傳承才能奔騰不息。

  這是今天的金銀灘,這是流光溢彩的金銀灘。

 。▉碓矗何骱6际袌螅

推薦閱讀
省委議軍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并講話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總成績及體檢等事項通知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升級“療愈”
青海西寧市:城管環衛為潔凈城市“護航”獲贊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青海玉樹賽馬會:千年風華,今...
青海50家A級旅游景區接受“健康”體檢
青海湟源縣:第十屆排燈文化旅游藝術展演活動啟幕
青海學子用音樂讓家鄉“出圈”
祁連“9號公路”入選中國最美自駕線路
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來青開展青年交流活動
“巾幗心向黨——‘木蘭駕到’尋文成足跡 重走唐蕃...
《翰墨書香 文潤河湟——〈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
“熱貢藏韻·協創共贏”專場推介會在拉薩舉辦
青海玉樹州稱多賽馬會暨第十三屆三江源生態文化旅...
熱點圖片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科技護航 打造綠色建筑“青海樣板”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央媒看青!繌氖托℃偟教煳闹劓偂嗪@浜霓D型故事
【央媒看青海】從石...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將青春扎進家鄉的“土”里——記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晉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張洪建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軍魂扮靚五彩童年——記“青海省擁政愛民模范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6034部隊
軍魂扮靚五彩童年—...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升級“療愈”
高原康養 西寧“避暑...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高原拓新崗 民生路更寬——“青海經濟年中觀察”系列報道之六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
青海省博物館迎來客...
“鄉土先鋒”有擔當,“一老一小”有保障
“鄉土先鋒”有擔當...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流光溢彩金銀灘——寫在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開幕之際

西海都市報
2025-08-04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流光溢彩金銀灘——寫在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開幕之際

西海都市報
2025-08-04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流光溢彩金銀灘——寫在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開幕之際

  • 2025-08-04 07:58:49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又值八月,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金銀灘草原迎來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祁連山的雪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青海湖的波濤拍打著遼遠的湖岸,金露梅和銀露梅的身影,扮靚了綠意深邃的草原。金銀灘不僅孕育了世界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更鐫刻著一個民族挺直脊梁的壯闊記憶。

  8月4日,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在金銀灘舉辦,這是詩情和浪漫的輝映,更是歷史與未來的交響,因為這里不僅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更是孕育“兩彈一星”精神的搖籃。

  偉大的精神財富 珍貴的紅色遺產

  從1958年選址建設到1995年光榮退役;從牧民們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舉家搬遷到科研工作者在草原上點亮民族崛起的希望;從神秘核武器研制基地到如今的紅色教育高地,金銀灘的每一寸土地都熔鑄和銘刻著忠誠與奉獻的故事。

  自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以來,歷屆海北州委、州政府始終將誕生在金銀灘草原上的“兩彈一星”精神,當作激勵全州各族群眾奮發前行的精神財富,將保護好221基地舊址,當作歷史賦予海北的責任和擔當。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海北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紅色文化挖掘、資源開發、研學教育與文物保護,讓同寶山、金銀灘、原子城,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紅色旅游勝地。

  精神根脈 以責任與匠心筑牢紅色基石

  紅色資源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精神的載體。對于海北州而言,保護好221基地舊址,就是守護住“兩彈一星”精神的見證和依托。近年來,海北州將221基地紅色資源保護置于優先位置,以制度為綱、資金為基、挖掘為要,讓革命文物煥發生機。

  海北州首先將221基地舊址保護利用納入革命文物保護重點工作與文物保護的“一號工程”,率先出臺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管理條例》,這是青海首部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的地方性法規,推動了221基地舊址各項保護工作的開展。

  與此同時,海北州研究制定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規劃(2018年—2025年)》,更是讓221基地舊址中18個廠區的功能定位得以清晰梳理。

  “建成一個、管好一個、用活一個”,這是海北州保護利用221基地紅色遺產、推動221基地舊址各分廠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則。據統計,近年來,海北州累計投入7億元,用于221基地舊址文物的修繕保護工程,讓散落在金銀灘草原上的各分廠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融入金銀灘的記憶。

  精神火種的傳播者

  然而,歷史不僅隱藏在斑駁滄桑的舊址中,更藏在人們的記憶中,為了講好221基地的故事,近年來,海北州組建專門團隊,收集金銀灘昔日的艱辛和榮光。

  于是,這樣的場景便頻繁地出現在攝像機的鏡頭中——80歲的老科研人員回憶起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實驗室里計算數據的夜晚不禁淚流滿面;當年參與搬遷的牧民講述起“把最好的草原讓給國家”的大義,依舊慷慨激昂;駐扎同寶山,守護221基地的指戰員,回想起當年戰天斗地的細節,再一次淚落成行……隨后這些珍貴的口述資料被整理成數百篇文字記錄,與征集到的1000余件實物,共同構成了一部鮮活的歷史檔案。

  為了讓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貼近時代,海北州對原221基地科技圖書樓進行改造,按照原貌恢復的“221書局”應運而生。

  記者走進書局,漆跡斑駁的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原子城系列叢書》;文創區里的“兩彈一星”主題書簽和印有基地地圖的筆記本深受游客喜愛;朗讀亭里,常有游客回想起郭永懷犧牲前緊緊護在懷里的研究數據,眼中淚光閃閃……這里不再是單純的圖書館,而是傳播紅色精神的高地,金銀灘草原上的紅色記憶就這樣在海北人的呵護、堅守和傳頌中,擁有了跨越時空的力量。

  紅色故事的講述者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表征,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精神需求,海北州委、州政府深知,只有利用多元現代的方式講好“兩彈一星”故事,才能讓“兩彈一星”精神走出金銀灘,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位于海北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鎮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講述“兩彈一星”故事的主陣地。

  2009年原子城紀念館建成之初,就以翔實的史料與生動的展陳,吸引著八方來客;2021年改陳布展后,更以“歷史場景再現”的方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模擬的試驗控制室內,信號燈閃爍著當年的頻率;紀念館墻壁上的時鐘永遠停留在1964年10月16日15時,這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刻,這是一個民族挺起脊梁的時刻。

  開館至今,紀念館已接待游客4460余萬人次,106家單位在這里掛牌設立教育基地。

  中國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是傳播故事的“輕騎兵”。

  自2012年成立以來,中國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帶著《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主題黨課走遍全國。420余場宣講,3萬名聽眾,宣講團的足跡遍布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無數人聽完宣講后專程奔赴金銀灘尋找初心。

  近年來,海北州協助拍攝的《國之大器》《鄧稼先》等10部影視片在央視播出后,讓更多人知道了金銀灘上的傳奇;文獻片《凌云壯志》里,老科學家們的原聲講述令人熱淚盈眶;廣播劇《永懷不忘》中,郭永懷與妻子李佩的隔空對話打動了無數聽眾。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情景黨課《那時,金銀花開》,演員們穿著當年的工裝,在復原的廠房里演繹著“草原上蓋實驗室”“用算盤算數據”等真實故事。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流動的紅色教材。

  紅色研學釋放精神價值

  讓紅色精神“活起來”,既要守護好歷史,也要對接好當下,這是海北州宣講“兩彈一星”精神時積累的重要經驗。

  近年來,海北州以“中國原子城”品牌為核心,將紅色資源與研學教育、旅游體驗相結合,讓“兩彈一星”精神從精神符號轉化為發展動能,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海北州整合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原子城紀念館、221基地舊址等資源,打造了“實景教學+專題講座+體驗活動”的研學模式,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在一分廠舊址,學員們通過操作模擬設備,了解核武器研制流程;在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課程設置既有理論講解,也有“重走科研路”的徒步體驗;海晏縣青少年紅色研學營地則為孩子們設計了“小小科學家”活動,讓孩子們在組裝模型、模擬試驗中感受科學精神。

  海北州還成立了研學旅行公司與培訓中心,從課程設計到服務保障形成完整鏈條,越來越多的機關、學校、企業將這里作為教育基地,紅色研學已成為原子城的新名片。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原子城”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廣袤的金銀灘,有一種精神永葆年輕,有一種力量永遠滾燙,借助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金銀灘上的風,又一次將“兩彈一星”的故事吹向更遠的地方,海北州用30年的堅守證明:紅色精神是流動的江河,唯有不斷傳承才能奔騰不息。

  這是今天的金銀灘,這是流光溢彩的金銀灘。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李皓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最经典的中文字幕视频 |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