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八月的喀什,風悄悄吹紅了枝頭的石榴,明媚的陽光漫過足球場的每一寸草坪。就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綠茵場上,“青海湖小浪花”U13女子足球隊(以下簡稱青海湖小浪花隊)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比賽。
比賽開始前一天,記者見到了這支由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和西寧市城北區(qū)姑娘們組成的女足隊。她們穿著藍白相間的隊服,眼里充滿了好奇。聽帶隊教練介紹說這支隊伍從組建到站上賽場,滿打滿算才200多天,姑娘們幾乎都是從零基礎開始接觸足球,能來到喀什參加“石榴花開 青春綻放”全國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團結友誼賽,本身就是一場奇遇。
在適應性訓練場上,她們身上的那股認真勁兒吸人眼球。傳球時,小姑娘們會先調整站位,腳背觸球的瞬間帶著“嘭”的輕響;射門時,有人瞇著眼瞄準球門,球飛出去的剎那,隊友們會跟著蹦起來喊“好!”雖然對這里的環(huán)境還不太熟悉,但她們充滿熱情,認真練習傳球、射門,為接下來的比賽做足準備。
8月5日,由全國婦聯、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的“石榴花開 青春綻放”全國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團結友誼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市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足球隊員穿著各色隊服,像一道道流動的彩虹涌進會場。青海湖小浪花隊的姑娘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入會場。盡管當天沒有比賽,但她們依然在賽場觀看比賽,提前了解對手、分析對手戰(zhàn)術。
首場對陣寧夏隊的小組賽,哨聲一響,姑娘們像被點燃的小火箭,“搶她!”“跑起來!”的喊聲混著球鞋摩擦草坪的“沙沙”聲,在場上炸開。“小浪花隊”的前鋒卓瑪措像只敏捷的“小豹子”,幾次帶球突破,卻被寧夏隊后衛(wèi)飛身擋了下來。她愣了一下,立刻轉身回防,額前的碎發(fā)被汗水打濕,貼在臉上,嘴里還在喊著“別急!”整場比賽,足球在兩個半場飛來飛去,雙方你追我趕,直到終場哨響,比分定格在0:0。

8月7日對陣江西隊的比賽,更像一場硬仗。江西隊配合嫻熟,進攻像流水一樣順暢。上半場開場不久,對方一腳射門,眼看球要進門,門將卓瑪猛地撲出去,雙手緊緊抱住球——場上瞬間爆發(fā)出一陣驚呼。她爬起來時,嘴里卻說著:“沒事!沒事!”
可實力的差距終究明顯。上半場快結束時,江西隊率先進球拿下1分,下半場剛開場,江西隊又連進兩球。雖然場上氣氛有些凝重,可“小浪花”們反而更拼了。邊后衛(wèi)阿薩白瑪秋吉一次次飛身攔截,邊前衛(wèi)田星瑤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還是咬著牙追著球跑。終場哨響,0:3的比分讓姑娘們紅了眼眶,卻沒人哭出聲。這場比賽讓大家看到了高原姑娘們不服輸的頑強勁頭,她們身上的韌勁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能代表家鄉(xiāng)來這兒,我特自豪。”阿薩白瑪秋吉攥著衣角,聲音有點啞,“雖然輸了,但我們拼盡了全力。回去我一定好好練,希望下一次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田星瑤望著球場說:“通過足球,我學到了很多,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也走出青海去外面看了更廣闊的世界,雖然這場輸了,但我們在對方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提高了自己,讓下一場比賽踢得更好。”
守門員教練閆靖文拍著姑娘們的背,聲音溫和卻有力:“失敗很正常,但我們要從失敗中總結經驗,要在失敗中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挑戰(zhàn)等待你們,希望你們能繼續(xù)堅持下去、拼搏下去,不拋棄不放棄。”正如閆靖文所言,一場比賽的輸贏并不能代表一支隊伍的實力,“青海湖小浪花”這支組建不足一年的隊伍是有無限潛力和可能的。
在喀什的綠茵場上,一群高原姑娘用腳丈量夢想,她們在賽場上頑強拼搏、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深受感染。她們就像青海湖的浪花,初看細小,卻帶著一股撞向巖石也不后退的韌勁。而這種不向困境低頭的勁頭,早已超越了比賽勝負本身。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