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298種陸生野生動物,6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7種中國特有種……為全面掌握縣域內野生動物種群的現狀與動態趨勢,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棲息地,在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的統一部署下,經海東市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協調,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實施了《互助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及棲息地評估》項目,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及棲息地狀況展開了全面系統的調查,近日調查結果正式出爐,揭開了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野生動物資源的“家底”。
據介紹,本次調查采用分層抽樣法,對該縣內不同生態系統類型進行調查,抽樣強度為20.0%,調查方法則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單一或綜合手段,包括訪問調查法、資料收集法、樣線法、樣點法、樣方法等。
調查結果顯示,互助縣共計有陸生野生動物298種,隸屬于26目73科。其中,兩棲類1目2科4種;爬行類1目4科4種;鳥類18目51科245種;哺乳類6目16科45種。在298種陸生野生動物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21年)69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4種,如紅喉雉鶉、斑尾榛雞、黑鸛、胡兀鷲、禿鷲、烏雕、草原雕、金雕、白尾海雕、獵隼等10種鳥類,以及馬麝、荒漠貓、雪豹、豺等4種哺乳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5種,像藍馬雞、大石雞、灰鶴、縱紋腹小鸮、雕鸮、紅喉歌鴝等均在其列。此外,還有青海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三有動物”207種,中國特有種27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名錄的共計49種,其中附錄I有7種,附錄Ⅱ有38種,附錄Ⅲ有4種。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4種,易危(VU)物種4種,近危(NT)物種12種,無危(LC)物種276種,未予評估(NE)物種2種。
此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的發布,為我省“十四五”期間野生動物監測工作提供了本底數據,也為互助縣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野生動物保護策略奠定了科學基礎。未來,互助縣將依據調查結果,進一步加強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與修復,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公眾的保護意識,全力推動全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