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包拓業 報道)8月27日至28日,在青海省科協主辦的第三屆青海科技創新論壇上,院士專家學者緊扣論壇主題,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發表真知灼見,為我省推進青海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實踐起到極強的指導作用。
“相比鉛酸電池等傳統備用電源,氫燃料電池具有開啟反應快、安全、環保、成本低等優勢。”中國科學院鄒志剛院士建議,在青海綠色算力領域,應將低成本綠電轉化為綠氫存儲,作為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備用電源,可在電價高時使用,這是低成本利用氫能的重要手段。青海可再生能源發電占電網比例高,但存在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利用氫能“削峰填谷”可解決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
“省科協組織多名專家前往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開展調研,并與我省四大通信企業代表座談交流,為我們發展中的難題把脈問診、出謀劃策。”青海電信綠色算力發展中心行業總監金惠瑛說,當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網絡時延、技術升級與經濟效益難以平衡等現實挑戰,專家們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極具建設性的解決思路,令人受益匪淺。
省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青海綠色發展的錦繡畫卷徐徐鋪展之際,省科協舉辦第三屆青海科技創新論壇,旨在充分發揮科協“一體兩翼”組織優勢,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廣泛匯聚行業智慧、凝聚發展合力,為青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