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我每天早上都要打好幾個噴嚏,鼻子又酸又癢,根本沒法集中精力工作。”9月以來,市民何女士被鼻炎反復困擾,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隨著秋季氣溫下降、空氣干燥,加上花粉、塵螨等過敏原活躍,過敏性鼻炎進入高發期,不少市民出現鼻塞、鼻癢、流清涕等癥狀,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秋季過敏性鼻炎高發,伴有典型癥狀
“秋季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和普通感冒很像,但仔細觀察能發現明顯區別。”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生鮑靖介紹,秋季過敏性鼻炎主要發生在8月到10月,臨床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清水樣鼻涕、鼻癢,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眼睛癢等癥狀,且癥狀多在接觸過敏原后突然發作,脫離過敏原后會逐漸緩解。
“最近耳鼻喉科門診上,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是因過敏性鼻炎來就診的。”鮑醫生介紹道,從患病人群來看,秋季過敏性鼻炎患者覆蓋各個年齡段,其中兒童、中青年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更容易“中招”,“今年的過敏性鼻炎較往年癥狀加重,部分患者合并有過敏性哮喘。”鮑醫生特別提醒,若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息,氣短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認清過敏性鼻炎,科學正確治療
鮑醫生指出了市民在秋季鼻炎防治中的常見誤區,其中“將鼻炎誤判為感冒”是最普遍的問題。“普通感冒除了鼻塞、流涕,還會伴隨乏力、發熱、咽痛、頭痛等癥狀,并且能夠在一周內自行緩解;而過敏性鼻炎沒有全身癥狀,病程可持續數周甚至數月,且癥狀會反復出現。”鮑醫生強調,若誤將鼻炎當感冒治療,服用感冒藥不僅無效,還可能延誤病情,甚至引發鼻竇炎、中耳炎、哮喘等并發癥。
此外,依賴網紅鼻噴藥、輕信偏方等誤區也需警惕。鮑醫生表示,市面上很多網紅鼻噴藥含有麻黃堿、萘甲唑林等減充血劑,這些成分可以快速收縮鼻腔黏膜血管,使鼻塞癥狀迅速緩解,但長期不規范使用會導致鼻腔血管反射性持續擴張,使鼻塞癥狀加劇,甚至發展成藥物性鼻炎。另外還有一些網紅鼻噴霧劑成分不明或隱瞞關鍵成分,可能含有強效激素等,長期使用也會對鼻腔黏膜造成永久性傷害。
預防為主+及時就醫,才能“暢享呼吸”
“面對秋季過敏性鼻炎,最重要的防治理念是‘預防為主,及時就醫’。”鮑醫生說,過敏性鼻炎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長期反復發作會影響生活質量,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哮喘等并發癥,市民朋友需要重視鼻炎防治,避免陷入誤區。
“只要掌握正確的防治方法,避開過敏原、規范治療,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癥狀。”鮑醫生提醒廣大市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及時就醫、科學用藥。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