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9月19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在河南省鄭州市開幕,青海省派出的77名選手將參加70個賽項的角逐。
近年來,青海省多措并舉實施技能幫扶,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以及綠色算電協同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47.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突破10.6萬人。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在技能培訓方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年均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聚焦重點群體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統籌推進城鄉未就業勞動力技能培訓,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間,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7.66萬人次。
同時,加強高技能人才平臺建設,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3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2個。開展“昆侖英才”計劃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累計建成2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公共實訓基地18個,打造集現代職業技能實訓、技能人才評價、職業技能競賽等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各級人社部門結合實際設立民辦職業培訓學校275家,為各類勞動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規范職業技能評價,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規范職業技能評價機構備案、組織實施、監督管理、違規懲處和退出機制。打破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支持用人單位在高級技師以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
截至目前,全省備案的技能等級認定機構53家,涉及工種828個;5家企業開展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評聘工作,累計評聘首席技師32人、特級技師53人;開發青海拉面制作、青海冬蟲夏草保護采挖、青海枸杞采銷、青海雪山向導等青海特色專項職業能力26項,備案專項能力考核機構10家。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