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昆侖山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奧體廣場上空回蕩著《祖國不會忘記》的激昂旋律。9月20日,在海拔2780米的高原新城格爾木,一場跨越山海的對話正在上演。正如“國無防不立,善教得民心”所昭示,這場全民國防教育日活動讓南海之畔的海軍昆侖山艦與西部國防前哨格爾木市,完成了又一次震撼人心的雙向奔赴。
“關注國防,就是關心自己的家園。”2001年第一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主題,在此刻得到生動詮釋。當海軍登陸艦第六支隊昆侖山艦中校副政治委員彭東東說出“要把南海之畔人民海軍闊步向前發展、堅決維護祖國海洋權益的信息帶到高原之巔”時,臺下一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青藏兵站部的退役老兵不禁頷首——他胸前閃耀的勛章,見證著從“國之大事”到“家之要事”的深刻理解:“我深知國防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我希望下一代永遠記。汉推讲皇翘焐系粝聛淼模菬o數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這一理念在活動現場得到全方位展現。海軍昆侖山艦艦員為學生佩戴海軍艦帽時,一名藏族學生挺直脊梁:“這是我第一次觸摸到真正的艦帽,仿佛聽到了大海的波濤。”這種跨越地理界限的情感共鳴,正是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往實里走、往心里走的生動實踐。
現場處處體現著“善教得民心”的智慧。機電部門少校教導員袁環講述《昆侖山艦的龍骨密碼》時,提到官兵在南海執行任務的真實經歷,引得群眾自發鼓掌;武警海西支隊的舞蹈《戰斗的宣言》展現新時代軍人的血性膽氣;而格爾木中心雷達站官兵創作的RAP歌曲《回響》,則用現代音樂形式讓國防教育在年輕群體中“活”起來,“就算子彈穿過我的胸膛,使命依然刻在我的心臟!”
書法展臺前,“軍魂”二字墨香未干,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宣傳冊》共同構成獨特的教育場景。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這里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實現多樣化、形象化的教育效果,推動國防教育從紙面走向地面,從會場走向戰場。
此次全民國防教育日活動,通過軍民互動、武器模型展示、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不僅生動宣傳了國防教育的重要性,更在高原深處播下了關心國防、熱愛國防的種子。昆侖山艦與格爾木市的雙向奔赴,正是軍民融合、山海同心的生動寫照——它讓軍民魚水情愈發深厚,讓國防意識融入萬家燈火。
從艦員進校園講述強軍故事,到青少年走進軍營體驗戰士生活;從慰問抗戰老兵傳承紅色記憶,到官兵深入社區傾聽群眾心聲……當國防觀念扎根于心、實踐于行,當千萬人共同扛起守護家園的使命,必將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匯聚成強國興軍的磅礴力量。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