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金秋九月,匠心涌動。9月19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一場聚焦技能人才、彰顯匠心實力的巔峰對決就此火熱上演。
這里成為全國技能人才的“競技場”——數控銑比賽現場,選手緊盯屏幕、手操搖桿;工業視覺系統運維賽區,技術人員調試著鏡頭與算法,讓機器“眼睛”精準識別零件瑕疵;美發項目的操作臺旁,剪刀與梳子翻飛,選手根據模特臉型設計發型,每一縷發絲都透著匠心;設備維護、參數調試類比拼中,選手同樣分毫必爭、激烈角逐。

比賽現場。
而在這片火熱的競技氛圍中,青海館則像一顆鑲嵌在賽場中的“高原明珠”,用傳統技藝、特色美食與匠心產品,向四方賓客講述青海故事,讓人們在現代技能比拼與傳統魅力展示的碰撞中,觸摸到技能世界的多元精彩。
走進青海館,最先吸引目光的是海南藏族自治州五彩藏繡藝術有限公司展區。展區內,一幅幅精美的刺繡作品錯落擺放,疊層繡工藝讓圖案極具立體感——遠處的雪山巍峨聳立,近處的草原綠意盎然,牦牛在草地上悠閑踱步,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仿佛將青海的高原風景直接搬到了展館之中。公司負責人拉毛葉忠身著民族服飾,正耐心地向觀眾講解藏繡的技藝特點與文化內涵,笑著說:“不管是機器銑削的精準,還是我們手工刺繡的細膩,本質上都是對‘技能’的追求,只不過一個是現代工業的精尖,一個是傳統手藝的堅守。”
“我們的藏繡傳承了青海傳統技法,每一件作品都要經過設計、選線、刺繡等多道工序。”拉毛葉忠拿起一幅刺繡作品,指著上面細密的針腳介紹道,“你看這個疊層繡,通過不同層次的絲線疊加,讓花瓣有了蓬松的質感,這是我們青海藏繡獨有的技藝。”
除了展示傳統技藝,拉毛葉忠此次來鄭州還有更長遠的目標——為青海藏繡尋找長期合作伙伴。“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傳統文化,我們希望能與酒店、文旅企業合作,把藏繡做成裝飾畫、擺件等產品,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藏繡,了解青海的文化。”

工作人員現場展演藏繡的繡法。
在青海館的另一側,一股濃郁的肉香撲鼻而來,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這里是何永龍牦牛大骨湯展區。一口碩大的湯鍋擺在展區內,湯鍋內翻滾著乳白色的湯汁,表面漂浮著蔥花,熱氣騰騰中,牦牛骨的鮮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展區負責人何英正忙著給觀眾盛湯。剛看完美發項目比賽的李女士,接過湯碗喝了一口,忍不住感嘆:“看完理發師精細的剪發手藝,又喝到這么地道的湯,感覺技能大賽不僅有‘技術范兒’,還有‘生活味兒’!”
“這是我們西寧的特色小吃,也是第一次帶到鄭州來。”何英一邊給觀眾遞上湯碗,一邊介紹,“我們的牦牛大骨湯用的是青海本地的牦牛骨,采用最原始的做法,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熬煮三個多小時,才能讓骨頭里的營養和香味完全融入湯中。”她笑著說,“盾構技術比賽中那么大的機器,選手操作起來卻有條不紊,和我們熬湯一樣,都講究‘慢工出細活’,只不過他們是守護隧道安全,我們是守護舌尖上的味道。”
一位剛喝完湯的河南市民胡先生忍不住稱贊:“這湯太鮮了!喝起來不油膩,還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和我以前喝的骨頭湯完全不一樣。”何英聽到夸贊,笑得更開心了:“我們就是想把青海健康綠色的美食帶給大家,讓大家通過這一碗湯,感受到青海的味道。”由于味道鮮美,何永龍牦牛大骨湯展區前一直排著長隊,不少觀眾喝完一碗還不過癮,又排隊再盛一碗,小小的展區內,充滿了煙火氣。
除了傳統技藝與特色美食,青海館內的青海可可西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展區,同樣人氣十足。展區內,20多款青海特色產品整齊碼放:罐里的枸杞顆粒飽滿、色澤鮮紅,密封袋中的藜麥顆粒分明、泛著自然光澤,帶著高原花香的蜂蜜擺放在C位,每一款產品都印著“青海原產”的標識。不少觀眾駐足翻看包裝,向工作人員詢問產地與營養功效。

客商咨詢青海特產的功效。董潔 攝
在展館內受歡迎的還有青海抓面。只見工作人員現場煮面、拌料,動作嫻熟,不一會兒,一碗碗香氣撲鼻的抓面就端到了觀眾面前。剛看完比賽的趙女士也趁著休息趕緊來品嘗:“吃一碗筋道的抓面特別解乏,感覺青海館就像‘技能賽場的補給站’,既有文化又有美食。”
“我們的抓面用的是青海本地的面粉,搭配秘制的醬料和配菜,口感筋道,味道濃郁。”展區工作人員介紹:“很多人沒吃過青海抓面,這次在大賽上一亮相,大家都特別感興趣,每天都能賣出好幾百份。”一位觀眾一邊吃著抓面,一邊說:“第一次吃青海抓面,味道真不錯,面很有嚼勁,醬料也很香,吃完還想再買幾份帶回家給家人嘗嘗。”
從數控銑的金屬交響、工業視覺的智能精準,到美發項目的時尚創意、盾構技術的硬核實力,再到青海館內指尖上的藏繡技藝、舌尖上的牦牛大骨湯與抓面,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的舞臺上,現代工業技能與傳統手工技藝交相輝映,展現出技能世界的豐富與多元。
拉毛葉忠忙著對接合作意向,何英忙著給食客盛湯,可可西里保健食品展區的工作人員忙著打包產品……青海館內的每一個人都在忙碌著,也在用心傳遞著青海的熱情與真誠。而賽場內,數控銑的銑刀仍在運轉,美發選手的剪刀仍在翻飛,一場場精彩的技能比拼還在繼續。這場技能盛宴中,既有現代技術的硬核實力,也有傳統手藝的溫度與情懷,它們共同勾勒出中國技能人才的風采,也讓“技能改變生活、匠心成就夢想”的理念,在金秋的鄭州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