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等了不到十分鐘就看到雪豹了!”8月5日16時許,四川游客田女士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雪豹館前難掩興奮,她3歲的兒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雪豹“凌小蟄”。與此同時,西寧市城北區的豹街·西海路美食街上,攤主李向利已經忙碌起來,準備迎接晚市游客的到來。
動物園追豹熱
“我在抖音上刷到過凌小蟄,報紙上也看過凌小蟄的相關報道,這次來西寧,特意安排一天到動物園來看雪豹。”從四川帶孩子來西寧旅游的田女士說,“此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帶孩子親眼看看‘雪山之王’。”
這份期待沒有落空,讓田女士驚喜的是,等待雪豹的時間并不算長:“我們走到雪豹館前,等了不到十分鐘,凌小蟄就從窩里出來了,運氣真好!”當天下午,凌小蟄格外活躍,引得田女士一家三口駐足看了好一會兒。
田女士一家的“追豹”之旅,正是暑期西寧野生動物園火爆景象的縮影。西寧野生動物園提供的數據顯示,2025年7月,僅購票游客就超16.2萬人次,加上免票人群,當月總接待量約20萬人次,最高單日接待量接近1萬人次。
文創消費火
這股“追豹”熱情,也轉化為文創消費力。在西寧野生動物園天音文創館內,雪豹元素的文創產品占據了最顯眼的位置,吸引游客紛紛選購。

柜臺上擺滿文創產品。
“現在賣得最多的產品是‘雪豹拍拍環’,它深受年輕游客的喜愛。”天音文創館負責人李居營介紹。雪豹IP的火爆,改變了店內的銷售結構。他透露:“過去雪豹文創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不到20%。那時大家對雪豹的了解有限,購買意愿不高。隨著雪豹知名度的提高,如今相關文創產品的銷售額已能占到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提升幅度非常明顯。”
“雪豹獨特的斑紋在許多工藝上很難精準呈現,制作高度還原其真實形象的周邊產品難度較大。”李居營說,現在市面上很多雪豹圖案是AI生成的,有時會誤導大家對真實雪豹特征的認識,比如毛色、斑紋形狀等細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科普教育造成干擾。盡管如此,文創研發團隊的熱情不減,他們計劃開發更具生活氣息的雪豹周邊,讓雪豹元素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豹街煙火旺
夜幕降臨,西寧另一處因雪豹而火熱的地方才剛剛展現活力。位于西寧市城北區的豹街·西海路美食街上人聲鼎沸,烤肉與特色小吃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這條步行街已成為西寧夜間經濟閃亮的名片。
在豹街,109家攤位整齊排列,匯聚了青海本地美食、燒烤海鮮、全國地方特色小吃、網紅美食、休閑餐飲以及河湟傳統小吃,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元的美食矩陣。

豹街的熱鬧景象。
西寧城北城投資產運營部的數據印證了豹街的火爆:2025年5月1日至8月4日,豹街客流量突破193萬人次,總營業額達2069萬元。
這份火熱,商戶的感受最為真切。“青海土火鍋·海鮮燒烤”攤主李向利對此也深有體會。她回憶道,過去經營實體飯店時游客稀少,尤其冬季生意不好。入駐豹街成為轉機,而雪豹IP的賦能作用尤為關鍵:“特別是豹街火了之后,營業額比過去翻了一番!”如今,她的攤位生意紅火,旅游旺季的日營業額最高達8000元,生意最好時一晚上能接待40多桌客人。
雪豹IP為豹街注入了強勁動能,帶動了街區的全方位提升:街區人氣爆棚、營業額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通過巧妙融入雪豹元素的特色紅綠燈、光影秀和“尕豹兒”IP形象,豹街已成為“雪豹之都”的核心展示區。街區成功融合特色美食、民俗表演與非遺展示,構建起“游豹街、品美食、賞民俗”的多元消費場景,有力激活了西寧的夜間經濟。
記者手記
站在西寧野生動物園雪豹館的玻璃墻前,當那只名叫凌小蟄的雪豹邁著優雅而慵懶的步伐現身時,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便在耳邊響起。孩子們的小手緊貼著玻璃,眼睛瞪得滾圓,家長們則忙著舉起手機拍照。眼前游客們驚喜的神情,正是“追豹”熱潮的一個縮影。
雪豹帶來的關注度,很快延伸到了其他領域。天音文創館里,雪豹元素的文創產品同樣熱度不減。貨架上,“大貓”被印上帆布包、做成拍拍環和發箍等商品,游客們興致勃勃地挑選、付款,工作人員忙著補貨。雪豹IP正從被認識、被追捧,轉化為實際的消費力。
傍晚時分,霓虹燈亮起,西寧的活力并未消退,豹街·西海路美食街已是一派熱鬧景象。烤肉架上煙火升騰,孜然與油脂的香氣飄向周圍,吸引著食客,不少攤位前圍滿了人。豹街的火熱景象,正是西寧夜間經濟活力的生動寫照。
從動物園里游客見到雪豹時的驚喜尖叫,到文創店里大家爭相購買的雪豹周邊;從豹街夜市升騰的煙火氣,到商戶賬本上不斷增長的數字,這些不僅大幅提升了西寧的知名度,更讓當地經濟強勁“豹”發新活力。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