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蘿卜成為集市“走俏”產品。洪玉杰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多勒倉的水蘿卜,3把(每把大約0.5千克)10元!”
4月19日,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的農貿集市上,隨著此起彼伏賣水蘿卜的吆喝聲,不到半小時,一整輛三輪農用車上的水蘿卜就被搶購一空。
多勒倉村的水蘿卜為何如此“熱賣”?記者來到多勒倉村的田間地頭,豐收的喜悅迎面而來,只見水蘿卜連片種植,農戶動作嫻熟地將水蘿卜從土地中拔出,將一個個大小均衡、色澤鮮亮的水蘿卜整齊地排列在田地間,摘葉、清洗、裝袋、裝車,忙得不亦樂乎。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河西鎮多勒倉村成為生產綠色和有機特色蔬菜果品的理想場所。這里盛產的水蘿卜皮薄個大、肉質雪白、汁水豐盈,在貴德縣域名氣不小。
多勒倉村黨支部書記先巴東主介紹,先前多勒倉村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大都以青稞、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后來通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通過種植水蘿卜為抓手,由點帶片,帶領全村踏踏實實地走出了一條“水蘿卜”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

“每年12月中旬播種,3月初開始上市,是縣城及周邊最早上市的蔬菜,周邊的群眾都非常喜歡吃,產品銷路廣,今年我家一共種了3畝(一畝約等于0.67公頃)水蘿卜,按照市場價,畝產收入可達8000元至10000元,非常可觀。”正在田間采收水蘿卜的農戶才羅太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近年來,多勒倉村黨支部堅持“抓規模、抓口碑,抓銷售、抓科技”的思路,大力發展水蘿卜種植產業,積極組織村內農戶開展種植技能培訓,持續提升農戶種植能力水平,通過不斷創新改良作物種植技術,多勒倉村所產的水蘿卜在貴德縣城及周邊有了較高知名度,獲得一致好評。
“今年多勒倉全村種植水蘿卜的農戶共計38余戶,種植面積約60畝,現在水蘿卜行情很好、非常搶手,不僅是這個季節家家戶戶桌上的美味,也讓村里群眾靠自家土地在家門口就掙到了錢。現在來村里訂購的菜鋪、農貿市場越來越多,真的是既豐富了‘菜籃子’,也鼓起了‘錢袋子’。”先巴東主介紹。
一顆蘿卜帶動一個產業,河西鎮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基調,在水蘿卜引進良種、推廣良法、宣傳推介、開拓銷售渠道等方面加大力度,由點帶片,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讓優質果蔬走進千家萬戶,讓越來越多像多勒倉村村民一樣的農戶錢袋子更鼓,信心更足!